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在介紹短視頻新聞特點的基礎上,闡述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優勢與不足,同時分析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發展的作用,并對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創新發展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短視頻;新聞制作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各種智能終端逐漸出現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環境為新聞的傳播及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如短視頻的出現縮小了個人與網絡之間的距離,且借助短視頻平臺進行新聞傳播也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發展的主要方向。另外,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如短視頻新聞,為受眾獲取新聞信息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徑,且受眾不僅是新聞的接收者,還是新聞的制作者,能夠在網絡環境中自主創作短視頻新聞[1],而短視頻創作與新聞報道的融合,使得新聞傳播更具自主性與創造性。
1短視頻新聞的特點
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是一種全新的新聞傳播形式,也是時展的必然,有其自身特點。首先,信息零散化與內容大眾化。互聯網背景下,民眾對互聯網的使用率不斷升高,使用途徑也更加多元。其中,利用新媒體進行創作成為互聯網應用的一個新方向。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專業新聞工作者,還是非專業人士,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新聞制作,如其可利用手機終端將新聞內容拍攝好后上傳至短視頻平臺,從而通過網絡傳播分享給各界人士。而短視頻最主要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傳播的新聞信息較為零散,但其傳播的內容多數都是新聞的重要內容。當前,在民眾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生活節奏加快的背景下,短視頻更符合年輕人獲取新聞信息的需求[2]。其次,制作與瀏覽風格簡單。短視頻新聞制作相對簡單,在錄制視頻后,只需要簡單剪輯,即可傳送到網絡平臺,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簡的特點,與當前網民的互聯網瀏覽偏好相符。同時,短視頻平臺還具有分享視頻的功能,能夠達到新聞傳播的目的。另外,與傳統媒體相比,短視頻新聞主要通過圖片、視頻、文字三種元素的組合進行傳播,感染力更強,對新聞現場的還原度更高,受眾更容易接受。再次,新聞展現角度獨特。與傳統新聞報道不同,短視頻新聞傾向于報道新聞事件的細微之處,短視頻新聞內容短而精,能夠較好地展示新聞細節,并且新聞內容的生活感、畫面感更強。在報道相關新聞事件時,短視頻只需播放一個相關鏡頭,就能引起大量網友的共鳴,如在報道自然災害的相關新聞時,傳統新聞報道主要通過語言描述引起受眾共鳴,而短視頻主要通過播報災害發生時的監控視頻來引起受眾共鳴。可見,短視頻新聞是在保證新聞真實性和準確性原則的基礎上,以生活化的場景再現新聞事件,新聞表現力更強。
2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優勢與不足
2.1短視頻新聞制作優勢
短視頻新聞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優勢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便捷性。目前,短視頻平臺數量眾多,抖音、快手、微視等平臺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新的路徑,且平臺中提供的新聞信息內容資源更加豐富。隨著短視頻平臺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多,以短視頻平臺為載體的短視頻新聞傳播的便捷性也更強,民眾獲取新聞信息也更加方便。第二,趣味性。在新聞傳播方面,短視頻平臺與傳統新聞傳播平臺存在較大差別,短視頻平臺在新聞傳播時的形式更多樣、空間更寬泛,民眾在生活與工作閑暇之余,能夠通過手機終端直接觀看輕松、有趣的新聞內容,與傳統新聞呆板的傳播模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新聞制作的趣味性得到較大提升。第三,適應性。不同個體對新聞內容的需求不同,在面對萬千受眾時,傳統新聞呆板、規范的報道形式已難以滿足每一位受眾的需求,而短視頻平臺中的新聞信息展示能力更加強大,新聞傳播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一方面,受眾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搜索與觀看短視頻新聞;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根據受眾的觀看記錄了解受眾的觀看需求,并為受眾推送相應的短視頻新聞,從而在提升短視頻新聞制作適應性的同時促使其更加多元化。
2.2短視頻新聞制作的不足
雖然當前短視頻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發展迅速,具有諸多優勢,但當前短視頻的新聞制作也存在較多不足,只有深入分析并解決短視頻存在的問題,才能促使短視頻新聞獲得更好的發展。現階段,短視頻新聞在制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同質化內容嚴重。部分自媒體賬號的短視頻新聞存在內容同質化較為嚴重的問題。例如,在某一新聞事件出現后,自媒體賬號為了熱度而跟風報道該新聞事件,無論是內容方面,還是題材方面,普遍存在相似度較高的問題,而一些超熱門話題的報道會導致新聞泛濫,使得短視頻新聞制作面臨較大的挑戰[3]。第二,內容低俗化。在短視頻平臺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相關部門對短視頻新媒體平臺的監管力度不足,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機制還不夠完善,且短視頻市場的準入門檻較低,為素質較低的傳播者及不法分子傳播低俗視頻提供了條件,而青少年作為短視頻的觀看群體之一,低俗內容的傳播容易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4]。第三,過度商業化。最初,新媒體短視頻的出現是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在新聞宣傳與制作中的參與程度,但當前的新媒體短視頻環境成為部分群體牟利的土壤。當前,主流的宣傳模式是引導受眾成為視頻內容的消費者,而短視頻新聞傳播必然會受到商業化性質的影響,從而違背其在新聞內容與傳播形式等方面的客觀性原則。
3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發展的作用
3.1滿足民眾對高品質新聞信息的需求
新媒體環境下,對短視頻新聞制作進行創新能夠有效解決短視頻平臺新聞內容低俗化的問題,傳播更多的正能量,并能為受眾提供更高品質的新聞信息,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現階段,短視頻平臺是現階段年輕人獲取新聞、分享社交的主要途徑。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創新發展,不僅能夠促使短視頻平臺吸引更多年輕群體的注意,獲取海量用戶資源,實現正能量的傳播,而且能夠使青少年通過短視頻平臺獲取高品質的新聞信息,滿足自身“三觀”健康發展的需求。
3.2促使新聞視頻制作智能化、專業化發展
當前,在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的背景下,與傳統新聞制作相比,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專業程度、難度等都大幅降低,并且短視頻拍攝門檻較低,智能化的拍攝設備、軟件編輯工具等的使用,也降低了短視頻新聞制作成本,這為民眾制作短視頻新聞提供了便利。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短視頻拍攝與制作的門檻降低,但不同拍攝者與制作者的拍攝、剪輯技術良莠不齊,而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PGC)的短視頻新聞制作模式能夠憑借專業新聞視頻制作的拍攝方法與剪輯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的專業優勢,從而促使短視頻平臺中的新聞視頻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的制作與創新應朝著智能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3.3實現短視頻新聞制作的精準化發展
目前,我國短視頻市場較為活躍,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0億。面對海量的短視頻信息,如何對信息進行有效篩選,是短視頻用戶所面臨的難題。而短視頻新聞制作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篩選出符合用戶喜好的新聞類型,從而實現短視頻新聞的精準推送。例如,短視頻平臺可根據用戶的觀看記錄對用戶的喜好進行數據分析,并能根據計算結果制作與推送滿足用戶觀看需求的新聞信息。新媒體環境下,大數據技術能夠對用戶的個性偏好、瀏覽愛好、行為軌跡、個人喜好進行查詢,短視頻新聞平臺可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確定用戶的觀看喜好,并對制作好的短視頻進行精準化推送。
4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發展的策略
4.1堅持內容原創與創新
當前,短視頻發展的速度較快,民眾可以通過觀看、短視頻來使自身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但在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途徑越來越多元化,相同平臺中及不同平臺中的短視頻內容存在同質化較為嚴重的問題,千篇一律的短視頻容易使民眾產生審美疲勞。因此,新聞類短視頻若要在短視頻環境中受到關注,就需要在制作過程中堅持內容的原創與創新,將自己的思想加入短視頻、從獨特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這樣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5]。例如,在創作新聞類短視頻的過程中,創作者可將視頻內容與社會現象聯系在一起,也可將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加入短視頻,充分表現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另外,在短視頻新聞創作中,創作者應從民眾關注的內容層面出發。因為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關的衣食住行等信息永遠是民眾關注的重點。因此,在短視頻新聞創作時,創作者可多制作、傳播民生新聞和人性化的新聞信息。同時,短視頻新聞在創作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是對新聞事件的看法,也可以是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如此,受眾在觀看短視頻新聞時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對新聞內容進行廣泛討論,這不僅能增強受眾與新聞視頻之間的互動性,還能不斷提高短視頻新聞的影響力。
4.2強化短視頻新聞拍攝設計
短視頻新聞獲得的流量除受視頻內容的影響外,視頻拍攝手法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拍攝短視頻新聞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對拍攝鏡頭、拍攝角度等加以重視。首先,在拍攝過程中,創作者可使用多臺攝像機同時拍攝,此種拍攝方法既能夠通過不同鏡頭、不同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展示,又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下將短視頻的新聞效果更好地呈現出來[6]。其次,創作者在新聞采集、拍攝過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特色,在保證視頻畫面、結構比例協調的同時重視審美元素的應用,從而為受眾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再次,在短視頻新聞制作中,語言也是制作的主要內容,在對語言進行排版時,創作者需要對每個畫面中的字體及位置進行細化,避免出現字體與視頻幀數顯示不同步的情況,確保短視頻新聞在傳播時能夠真實地反映新聞事件。
4.3多角度提高短視頻新聞的價值
由當前短視頻新聞報道的主要特點可知,多數短視頻的新聞內容僅停留在表面,創作者并未深入挖掘新聞的內涵,其新聞價值不高[7]。基于此,在創作短視頻新聞的過程中,創作者要在明確創作目的的基礎上設計短視頻新聞的創作框架和創作模板,而在獲取新聞資料后,創作者要深入挖掘新聞資料的深刻內涵,從而不斷提高短視頻的新聞價值,豐富短視頻的新聞內容[8]。具體來說,短視頻創作者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手腳勤。手腳勤是短視頻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素養,新聞事件的發生比較突然,而無論其是否有新聞價值,新聞工作者都需要第一時間抵達新聞現場,防止新聞變舊聞,失去新聞價值。第二,知識廣。短視頻新聞工作者面對的是各行業、各領域、各戰線的新聞事件,若新聞工作者對發生的新聞事件無所了解,就難以全面把握新聞熱點的特點、因果關系及真實性,所以新聞工作者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大學習力度,豐富知識儲備,提升綜合素質,為制作高價值的短視頻新聞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抓特點。新聞報道能否吸引受眾的關注、產生深刻的影響,其關鍵在于該新聞報道是否具有自身特色、是否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能否與其他報道區別開來。所以在短視頻制作時,新聞工作者必須抓住事件、人物的特點,深入挖掘新聞素材的內涵,以此制作出獨具特色的、具有高價值的短視頻新聞。
5結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宣傳的途徑更加多元化,短視頻新聞制作成為其發展的主要方向。作為新聞媒體,短視頻新聞不僅要了解新媒體環境的特點,還要認識到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充分利用新媒體環境的優勢來突破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束縛,為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創新發展提供契機,并以此推動我國短視頻新聞制作的智能化、專業化、精準化、多元化發展。
作者:陳國新 單位:寧德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