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聲唱法審美藝術形態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聲唱法有著悠久的歷史。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科學性,技法上主張打開喉嚨,講究聲音的柔美、明亮,音質純凈,旋律音的連貫勻稱而靈巧,裝飾音的優雅精致,吐字清晰和良好的氣息支持,聲音具有穿透力。通過對歌唱者的聲音位置、共鳴運用、氣息控制形成良好的歌唱狀態,塑造出美好的歌聲。
關鍵詞:美聲唱法;審美;氣息;共鳴
美聲唱法就是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運用,把歌唱所需的共鳴腔都調動起來。從聲音上來說,就是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從共鳴上來說,就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首先要有扎實的演唱技能,即打好基本功,包括發聲訓練、理論知識等。只有掌握了科學的發聲練習,聲音才能夠統一連貫、收放自如,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演唱者的綜合條件發展成為獨特的演唱風格。也就是說,一個演唱者只有在歌唱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將自己的演唱個性展現出來。
一、優美的音色
結實的聲音是有音量、有力度、有穿透力和致遠力的聲音。這是衡量歌唱者掌握美聲演唱技巧好壞的第二個重要標志。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物體振動產生音波,音波在空氣中傳播,引起聽覺感受,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人聲是靠聲帶振動而發聲,聲帶是發音體,是發出基本音的音源。聲帶位于喉頭的中間,喉頭是由軟骨組織組成。美聲唱法中高音的訓練不是孤立的,是在氣息、腔體與聲帶閉合的配合下訓練器官配合的準確度和耐受力。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演唱者應時刻關注氣息流量的控制、聲帶的閉合度、腔體的空間度,在音階或琶音的演唱中達到各部分器官動態的平衡。調整后的聲音效果應達到高音不飄,中音不撐,低音不壓。高音的演唱在于統一技術動作,以及氣息腔體、聲帶閉合的準確配合。此外,還要不斷完善演唱高音時的心理準備,做到“不猶豫,不畏懼,不重復,不亂試”。用樂評人的話說“那是一種純樸的美聲”,沒有任何外在力量的渲染。
二、穩定通暢的氣息
氣息連貫要建立在吸氣到位、呼吸準確控制的基礎上,并且在演唱中與健康閉合的聲帶形成配合,這一技術才算是完整體。當吸氣和控制氣息的技術動作完成后,要選擇最佳發聲時機。從發聲激發狀態就要盡力做到氣息與聲帶的最佳配合。肺部吸氣和呼氣表現在兩肋的擴展與收縮,能感受到兩肋擴展后有一個最高點,就應在這時積極閉合聲帶,配合上氣息,激發聲帶發聲。激發最佳點有利于演唱者演唱時控制呼吸,可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氣或吸氣準備不充分所引起的問題。這一技術動作對初學者是有難度的。初學者要仔細體會,反復練習。美聲唱法呼吸方法的優點首先在于全面地調動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動作用,因此吸氣深、速度快;其次,這種呼吸方法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均勻而深沉,并能對呼氣氣勢的強弱進行調節,使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控制自如。另外,這種呼吸方法在膈肌處有吸與呼、上與下兩股氣流的對抗及所產生的壓力,因此形成了明顯的呼吸支點,即“橫膈膜的支持”,這就是美聲唱法所說的氣息的“支點”,也就是美聲唱法最重要的基礎。所以世界著名的歌劇大師們都強調意大利歌劇美聲唱法的靈魂是誰懂得歌唱的呼吸,誰就會唱歌。
三、花腔均勻
在花腔的聲區統一和氣息連貫技術掌握的比較成熟后,才能進入這一階段的技術訓練、演唱相應的作品,否則適得其反。因為演唱快速跑動的華彩樂段時,除了歌唱腔體穩定、氣息控制平穩外,還需要充分調動口輪匝肌、沉降肌等說字咬詞的功能。有些聲樂學習者急于求成,不按方法訓練,唱出來的所謂花腔的華彩樂段,或吐字不清、少字漏字,或密集音符群不均勻;或腔體撐得過大,跑動笨拙,失去音色,音準有誤;或氣息上浮,提著喉頭唱,樂句音色不統一等。上述都是演唱者要注意的問題。一切正確的發聲和美好的歌唱都是依賴于共鳴和最大限度地運用共鳴。這就是我們聆聽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時,為其藝術造詣而瘋狂的關鍵所在。
四、聲區統一、音域寬廣
美聲唱法科學的演唱技巧所表現的歌唱藝術效果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美聲唱法區別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即真聲與假聲兩者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歌唱整體。在美聲唱法中,氣息通暢、聲音流暢是擴展音域、統一聲區最重要的前提。在這一前提下,我們才能進行“混聲”.即無論男聲還是女聲從自然聲區起步,建設好中聲區,過渡好換聲區,訓練好高聲區、消除聲區之間的痕跡,達到聲區的連接和統一。不同的聲區訓練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統一聲區,統一聲區的藝術標準就是音域擴展時,始終保持聲音的完美性、一致性。也就是說,聲區雖然不同,但表現歌唱藝術的聲音效果應該相對一致,而不能在不同聲區里唱出完全不同的聲音。掌握了這種演唱方法,歌唱者就可以根據歌曲旋律高、中、低音的各種變化,隨心所欲盡情自如地演唱,不受音域、音區變化的限制,上下音區聲音始終保持優美、統一的音色,聲音上沒有任何負擔。因此,美聲唱法的歌手一般都能唱到兩個八度,而花腔女高音和一些歌唱家都能唱到兩個半八度,甚至能達到三個八度。
總之,美聲唱法有著悠久的歷史,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科學性,技法上主張打開喉嚨,講究聲音的柔美、明亮,音質純凈,旋律音的連貫勻稱而靈巧,裝飾音的優雅精致,吐字清晰和良好的氣息支持,聲音具有穿透力。通過對歌唱者的聲音位置、共鳴運用、氣息控制形成良好的歌唱狀態,塑造出美好的歌聲。
作者:鄧丹彤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