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施工技術論文(5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與質量管理
摘要: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對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進行論述。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水利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水利施工;鉆孔灌注樁;關鍵技術;質量管理
1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1.1成孔施工技術
這是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關鍵工序,在進行鉆孔施工前,相關的技術人員應當先檢查護筒,看其偏差是否在可控范圍內,據此來確定鉆機的擺放位置;施工過程中,現場作業人員應當對首根樁的施工參數進行準確記錄,并在其施工完畢后,進行總結,并與工程所在地的地質勘察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借此來了解樁區的詳細情況,同時結合現場施工環境對鉆孔參數進行適當地優化調整,以此來對后續施工進行指導。在成孔的過程中,需要對孔內的泥漿指標予以重點考慮,清孔換漿時,應當使孔內泥漿的含砂率控制在規范標準要求的范圍內。施工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時,當鉆孔遇到阻礙時,應立即停鉆,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解決處理后,方可繼續鉆進。
1.2鋼筋籠加工與安裝
(1)加工制作。在對鋼筋籠進行加工時,操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中給出的孔徑要求,并結合實測的樁孔深度進行加工制作,鋼筋籠的焊接應當牢固可靠,不得存在焊接質量問題;在搬運和吊裝鋼筋籠的過程中,為防止鋼筋籠變形,應在加工時配置加勁箍筋,可以每間隔2.0m左右設置一根;制作鋼筋籠前,要對鋼筋進行除銹,并檢查鋼筋的規格,看是否與要求相符,豎向鋼筋的偏斜應控制在2%之內,如果超出要及時調整;要在清孔前將所有鋼筋籠制作好,以免影響施工進度,加工好的鋼筋籠要進行編號,并在上下兩端掛上可以區分的標志,同時應將鋼筋籠擺放在平整的場地上,以免變形。
(2)安裝。在對鋼筋籠進行安裝前,要對鋼筋和接頭的長度進行測量,并對鋼筋籠的加工質量進行檢查,重點看其尺寸和形狀是否與要求相符,確認無誤后,便可按照圖紙給出的尺寸要求進行綁扎;為便于鋼筋綁扎,可以搭設一個支撐架,這樣還能有效防止鋼筋變形的問題發生,架立鋼筋的間距應控制在1.0m以內,并按梅花狀進行布置。
1.3水下混凝土施工
水利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一般都會采用水下導管澆筑法進行混凝土灌注,導管可以用絲扣進行連接,每個樁孔設置一組導管,以泵送的方式進行澆筑,孔口位置處應設置料斗,施工時要確?;炷恋膬淞孔銐?,以免中途因缺料中斷,封孔必須一次完成,導管下放之后,可以借助導管進行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前,要對孔深進行測量,確認與要求相符后方可灌注;施工過程中,要對澆筑速度進行控制,通常以6-8m/h為宜,最高不得超過10m/h,澆筑時,應當對混凝土面的上升情況進行定時測量,并對灌入的混凝土量進行核對,以免導管拔離混凝土面。
2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
2.1成孔質量的管控措施
成孔是水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的關鍵工序之一,它的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后續工序的質量,為此,必須對成孔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成孔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有塌孔、縮徑等,一旦施工中出現此類問題,將會對成樁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成孔質量可采取如下措施進行控制:
(1)控制好垂直度。要保證成孔的垂直度在允許偏差的范圍之后,由此可以確保鋼筋籠的順利就位。
(2)控制好護筒質量。鉆孔過程中,需要對護筒進行準確定位,為保證樁位的準確性,應對定位后的護筒進行復核,若是施工中采用的鋼護筒,其直徑應當大于設計樁徑10-20cm;在對護筒進行埋設時,應確保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之間的偏差在50mm以內,如果超出必須及時調整,以免影響施工質量;施工場地的土質為砂土時,護筒的埋設深度不得<1.5m,若場地土質為粘土,埋設深度應當大于1.0m,換言之,護筒埋設的深度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進行確定;當護筒埋設好之后,可以用粘土將筒與孔壁填塞密實,同時在護筒內添加適量的粘土,以此來對筒腳進行加固,若是施工場地的表層土較為疏松,則應向筒內加入適量的片石,隨后可向筒內加入清水和拌制好的泥漿,在鉆頭的沖擊作用下,泥漿和石塊會被擠向孔壁,由此能夠大幅度提升筒腳的穩定性和牢固性。
(3)樁頂標高控制。由于鉆孔時,可能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地坪標高出現變化,這樣會對孔深的控制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此類問題,可采取如下措施進行解決,即對護筒的頂部高程進行測量,以此為依據,對鉆孔深度進行控制,或是在樁架就位之后,對樁具的總長度和底梁高程進行復核,做好記錄,并在成孔之后,對鉆桿在鉆機上余留出來的長度進行測量,進而校驗成孔深度。
(4)控制鉆進速度。鉆孔時,應結合施工場地土層的特點對鉆進速度進行優化調整,并做好相關記錄。
(5)檢查鉆頭。如果鉆頭出現嚴重的磨損,可能會導致孔徑不足,從而影響成孔質量,為此,應當定時對鉆頭進行檢查,若磨損程度超過10mm,則應進行修復或更換鉆頭。
2.2鋼筋籠的質量管控措施
加工鋼筋籠時選用的所有鋼材均應當質量合格,同時應按照施工規范的規定要求,對鋼筋的直徑、規格、數量和加工質量進行驗收,在驗收的過程中,要注意鋼筋籠上的吊環長度是否能夠使鋼筋籠準確地吊放在設計標高上,以此來確保鋼筋籠下放后入孔內后的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2.3混凝土澆筑的質量管控措施
為確保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澆筑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與國家現行規范標準的規定要求相符,同時要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標準的要求,選用質量合格的混凝土材料,在澆筑施工前,要對混凝土進行檢驗,質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在施工中使用;澆筑過程中,要對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進行控制,澆筑完畢后,要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3結論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關鍵技術較多,一旦某個環節或是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為此,除了要掌握相關的施工技術要點之外,還要在施工中,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對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這對于水利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昕宇.淺析水利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5):78-80.
[2]楊升.水利施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解析[J].甘肅農業,2016(9):108-110.
[3]丁健偉.公路橋梁施工中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探析[J].江西建材,2016(3):165-167.
[4]黎小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5(51):55-58.
作者:雷中鋒1,2 吳建華1 單位:1.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2.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管理局
第二篇:水利施工中圍堰技術應用分析
摘要:隨著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步伐的加快,對水利施工質量也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水利工程實際開展中,仍有較多弊病存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水利工程項目綜合效益的實現。通過實踐研究發現,將圍堰技術引入其中,使圍堰在可靠性與穩定性上得以提高,對水利施工質量的改善可起到突出的作用。本文將對水利施工圍堰技術相關概述、圍堰技術應用于水利施工的原則以及圍堰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圍堰技術;水利施工;應用
前言:作為當前水利工程項目開展中的技術支撐,圍堰技術的應用對水電實業以及整個工程項目都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盡管近年來大多生產企業逐漸將圍堰技術引入到實際施工中,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未遵循相應的水利施工原則,施工過程較為盲目,導致圍堰技術的優勢被限制發揮。因此,本文對圍堰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水利施工圍堰技術相關概述
關于圍堰技術,以往應用過程中多以四層遮蓋性的形式為主,并不能保證防滲保護層發揮其實質作用,防滲效果較差。在此背景下,要求將深層覆蓋防滲措施引入,有利于對灌漿防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而該過程實現中需引入相應的圍堰技術,保證能夠滿足水利工程施工要求。從圍堰技術的類型看,可細化為:第一,針對兩岸堰體受河流寬度影響問題,由于在修建橋梁過程中既需考慮到地形因素問題,也需對河流寬度較小問題分析,可將引開水流方式引入,改造堰體主體結構,使工程項目順利開展。第二,對于大航道,通常會受小航道影響,此時可將固定建筑物或建筑土墩引入,這種圍堰方式有利于航道保護目標的實現。第三,擋墻圍堰技術,其一般適用于水流侵蝕防止方面,如竹籠圍堰、土圍堰或鋼板樁等,都可在河流修建中使水利工程順利完成。需注意的是,在圍堰設計中需考慮到是否為永久保留或拆除等問題,假若為用永久性建筑,要求設計與施工質量都較高,而涉及到拆除問題時,需避免對工程項目其他構件造成破壞。另外,圍堰技術選擇中,要求做好材料選擇與設置位置的分析工作,如在材料方面,需使其在抗沖能力、穩定性以及防水能力上都較高,而設置位置中要求圍堰能夠滿足抗水流沖擊的要求[1]。
二、圍堰技術應用于水利施工的原則
盡管近年來大多水利工程建設中,逐漸將圍堰技術引入,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未能遵循相關的技術應用原則。因此,本文結合以往圍堰技術應用實踐研究,將技術應用原則具體細化為:第一,先進技術的應用。水利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有相應的技術作為保障,尤其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下,更要求將先進的施工技術與具體的設備引入其中,有利于改善整個施工情況,推動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水平的提高。第二,施工布局的優化。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本身具有專業性、復雜性等特征,若施工中整個布局較為混亂,未對各施工工序做好質量管控與優化,加上施工中監控工作的缺失,這樣整個水利工程在施工質量上都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圍堰技術的應用應以施工布局的優化為前提,使整個施工過程順利完成。第三,環境適應性與工程項目穩定性原則。其中的環境適應性主要強調將圍堰技術引入后,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應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而在項目穩定性方面,要求圍堰技術應用下,項目投入運行中能夠達到可靠性、穩定性等標準,這樣才能達到綜合效益獲取的目標[2]。
三、圍堰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具體運用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選取中小型水利工程作為實例。將圍堰技術應用后,需在前期工作中做好標準制定與規劃工作。如在獲取勘測數據后應考慮施工圖紙與施工方案的設計問題,如對于圍堰頂端觀測點的設計,可考慮在每隔45m位置處進行觀測點的布置,并由專人具體負責具體的觀測記錄工作,確保對施工中不確定性因素及時被發現并消除,保證施工的順利實施。完成標準制定與施工規劃工作后,便可引入圍堰技術開展施工。
(一)漿砌石塊圍堰的應用
漿砌石塊應用中,通常需以石塊分層為依據臥砌石塊,這樣可使較多細縫存在于石塊中,若難以保證砌筑質量,也可引入拉線方式,避免最終的石塊內部有空洞情況。同時應注意在鋪砌開始前,需對石塊采取濕潤措施,這樣有利于使水分滲入石塊中。此時也應對石塊縫隙情況判斷,如縫隙厚度大于35mm的情況,應利用碎石采取填補措施。另外,對于砌石塊工序,為保證表層具有足夠的光滑度,應做好縫隙填補、抹面等操作。以縫隙填補為例,要求在開展前清洗縫溝、縫槽表面,并在砌筑砂漿攪拌合理的情況下,做好填補與抹面工作,最終達到防護的目標[3]。
(二)裝袋與黏土圍堰方式
圍堰技術應用中,對于2.7m以內的水深、1.3m/s以內水流速度河流,其通常不具備較為明顯的土質滲透性。這種情況下便可將裝袋圍堰技術引入,直接在水中堆放水帶,保證圍堰形成后袋與袋縫隙合理控制,可起到明顯的防護效果。而在黏土圍堰方式下,適用范圍多集中于0.4m/s水流速度、1.3m以內的水流,可通過黏性土或沙土的運用,實現填充目標。應注意若填充中選擇的材料為沙土,要求做好圍堰加寬工作,可結合沙土顆粒大小對加寬程度確定,能夠使圍堰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三)填充粘土與鋼筋混凝土圍堰方式
現行圍堰技術應用中,常需將相關的監測技術引入,使圍堰軸線數據被確定,以這些測定的結果為依據便可開展粘土填充工作。具體填充中要求在達到圍堰水面的情況下采取分層填充方式,并保證控制28cm的各層填充厚度。填充結束后利用挖土機、壓路機等進行推平、夯實。此外,在鋼筋混凝土圍堰方式應用下,其一般可細化為拱形、重力式兩種類型,其中的拱形圍堰要求所選擇的鋼筋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性能,尤其在抗壓能力方面,施工難度較高。通常對于兩側為陡峭懸崖、堅硬石塊等情況,采用拱形混凝土圍堰較為適宜。而在重力式圍堰技術方面,所設計的圍堰多為永久性建筑,可起到水流疏導與兩側擋水的作用[4]。
(四)其他圍堰技術
當前圍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極為常見,除鋼筋混凝土圍堰、黏土圍堰與漿砌石塊圍堰等方式外,也有其他較多圍堰技術可被應用,如鋼板定樁或木樁夯實等。以其中鋼板定樁為例,直接在河床中定入鋼板,并對鋼板之間填土。應用完成后可取出鋼板,并將其用于其他結構施工中。再如木樁夯實,施工中通常在河床上設置木樁,并在竹芭加設到木樁內部,這樣在填土后便可使圍堰得以形成。此外,應注意無論采取哪種圍堰技術,都應考慮到拆除圍堰后可能出現的塌方問題,所以可在加護中引入砂袋或木樁,有利于坡面位移情況的控制。這樣在做好圍堰拆除與鞏固后,便能保證圍堰技術應用優勢充分發揮出來[5]。
四、結論
圍堰技術的應用是現代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實際引入圍堰技術中應正確認識圍堰技術的基本內涵,遵循相應的圍堰技術應用原則,結合水利施工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圍堰技術,如填充粘土、裝袋或黏土圍堰以及漿砌石塊圍堰等技術,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民濤,張安亭.水利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4,13:27.
[2]王小平.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3,06:169-170.
[3]王春祥,程振平.水利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4:212.
[4]魏志峰.水利水電施工中導流和圍堰技術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5,S2:283.
[5]陳成.關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5:129.
作者:周緒軍 單位:四川信德建設有限公司
第三篇:水利施工中模板工程施工技術研究
摘要:建立科學的施工工藝技術體系能夠有效的滿足水利水電模板工程的基本需要,因此在混凝土建設施工過程中,采用模板施工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模板施工方案的優化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主要介紹餓了水利施工中模板的主要內容和作用,同時也對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說明,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藝;技術分類
近年來,我國水利工程發展迅速,水利水電模板工程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優化,這對于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的健康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雖然我國的水利水電模板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施工工藝的分類問題,因此我們還需要對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科學有效的分類,從而更好的保證水利水電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
1模板工程的主要內容分析
1.1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經濟制度也在不斷改進完善,而水利水電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也越來越多。而我國水利工程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提高對于工程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水利水電模板工程中,對于技術的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科技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中,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來提高工程施工的經濟效益也有著非常好的表現效果,同時也是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途徑。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模板建設工程占據著中流砥柱的地位。在混凝土施工環節中,模板起到關鍵的作用,其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為了提升工程質量,必須做好混凝土建設施工工作,做好模板的選擇工作,針對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做好模板的選擇,以此優化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保障施工進度,實現施工進程中整體成本的控制。
1.2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模板施工也存在著費用成本偏高的問題,但是相比混凝土施工也依然有著一定的差距。在對混凝土工程施工進行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目前解決模板施工的成本問題,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并且對于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質量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針對施工模板的整體解構、材料、設備以及各項技術的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保證節省原材料的同時,工程的施工進度也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但也只有在滿足上述要求的情況下,也才可以更好的做好工程施工建設的成本控制。模板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它里面的各個組成體系是密切聯系的,模板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對水利工程水電模板施工技術的分析,可以得知模板系統不具備長久性,模板與所澆筑的混凝土之間是配對關系,混凝土的成型必須要用到模板,模板的表面質量、尺寸大小、類型等都關聯到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2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技術的具體分類
2.1在施工過程中,不同的工作步驟,模板的要求是不同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混凝土結構及其澆筑后形態的變化,都需要搭配相關類型的模板,以此滿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模板的穩定性、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其強度及耐久性,必須要滿足相關施工步驟的要求。在工程拆裝過程中,模板必須具備便捷性,從而滿足工程重復使用的要求,它的結構也必須要滿足相關部門的技術標準。模板的外觀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模板的表面光滑性有利于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提升。模板之間的接縫需要保證嚴密性,模板材料要具有耐潮性的特點,即使陰雨天氣也不會因為水氣潮濕而出現變形的情況,模板質量的保證離不開模板設計技術的保證。在模板設計過程中,需要保證嚴格的設計質量,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實地進行調查,根據施工的要求及其施工環境的要求,進行模板設計方案的制定。在模板設計應用中,需要保證各個設計環節的協調。需要針對配板進行設計,根據要求做好配圖設計及其相關技術環節的分布圖。需要針對施工的相關步驟,進行技術信息數據的計算,以此進行模板裝拆方法的確定。
2.2模板的形狀分為平面模板及曲面模板兩種。平面模板稱之為側面模板,主要作用于結構物的垂直面。曲面模板主要應用于隧洞、廊道等位置,除此之外也應用于某些特殊的部位,比如尾水管、蝸殼、水口扭曲面等。按照模板的材料又可以分為塑料模板、橡膠模板、鋼模板、竹模板等。針對其模板受力條件將其分為稱重模板及側面模板。承重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施工中的垂直荷載力。側面模板主要承載新澆混凝土的側壓力。側面模板進行支承受力的負荷,針對其支承受力的方式,將其分為懸臂模板、半懸臂模板、簡支模板等。根據模板的使用性質可以將其分為移動式、滑動式、拆移式等。固定式主要作用于形狀特殊的部位,不能進行重復性的使用,除此之外的拆移式、移動式都可以進行重復的使用。但是這幾種方式的使用途徑各不相同。拆移式模板需要進行拆散移動,移動式模板的車架必須要有滾輪,按照特定軌道進行模板的整體移動?;瑒邮侥0蹇梢砸郧Ы镯敒閯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進行模板的混凝土表面滑動。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施工質量,需要做好模板的安裝準備工作。需要熟練掌握圖紙設計的關鍵,針對建筑的結構形式及其尺寸,做好模板的設計工作。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進行相關施工程序的安排。實現模板操作、混凝土澆筑、鋼筋綁扎的有效協調。為了避免出現不同工種的相互干擾情況,需要做好模板安裝的以下環節。在施工過程中,要針對施工狀況,做好模板的防偽及其大小校正工作,保證其整體準確性的提升,在校正過程中,要校正兩次,保證模板大小滿足施工的要求。
2.3在施工過程中,模板的各個結合點都要保證支撐的穩定性,進行振搗器搗固位置的嚴格控制,保證振搗質量的提升,從而避免產生一系列的裂縫。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模板拆模的負面影響,需要保證模板安裝的簡潔性,在加固連接過程中,進行圓釘使用量的減少。在拆模過程中,為了避免建筑物受到外在沖擊力的影響,模板安裝過程中,需要進行墊塊的設置,支撐物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需要將其安裝在墊板上面,進行其受力面積的增大,避免出現模板的沉降情況。模板拆卸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的施工規范,進行模板的拆除工作。在拆模過程中需要針對模板結構的具體情況做好相關的拆除工作,首先需要松掉螺栓等一系列的連接件,再利用專業性的工具進行模板的松掉。可以將木楔放在混凝土施工中的預留縫隙中,再配合相關工具進行處理,保證模板及混凝土的有效分離,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避免錘子的直接敲擊,避免模板受到強烈的震動。
3結束語
通過對水利水電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藝的優化,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以此滿足水利工程工作的需要,具體的施工步驟及其技術要求,需要引起每一個施工技術人員的重視。
作者:矯峰梅 單位:黑河市愛輝區水務局
第四篇:水利施工新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相關行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水利工程建設非常重要,它會對國民經濟建設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本文圍繞著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討論,首先對水利工程的特點進行了介紹,隨后分析研究了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新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水利工程中,其工藝和技術就決定了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因此,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對工程質量進行提高,同時還能節約資源,使得市場競爭力提高。近年來,我國的水利工程中不斷應用開發新技術,既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又起到了提高工程質量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的特點
(一)對環境影響較大
水利工程不僅會影響到經濟,還會影響到河流、湖泊、氣候條件、自然景觀、當地環境,然而這一工程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又必不可少。[1]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有利有弊,產生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為了使得負面影響盡量降低,就需要將其正面影響充分發揮,認真總結、分析相關的影響要素,對其利弊進行權衡。
(二)工程規模大
建設種類多、規模大是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主要特點,其主要功能為灌溉、發電、蓄水、防洪,這些功能的實現較為困難,需要較高的施工技術予以支持,因此相對于普通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會更加復雜。
(三)施工條件復雜
很多因素都會對水利工程施工產生影響,包括水文和地質條件,具有施工規模大、周期長的特點。除此之外,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水利工程在使用后,會處于較為復雜的工作環境,還會受到沖刷力、推力、浮力的作用。氣候條件和自然因素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水利工程,在我國部分地區具有多變的氣候,因此很難控制降水量,這就會造成水利施工不確定因素增加,這對水利工程效益的提升和穩定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四)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在統一流域,水利工程項目的構成。[2]同一個地區的水利工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系統性,其關系為相互制約。對于國計民生來說水利工程非常重要,它能夠對經濟建設起到很強的促進作用,還與財政部門、城市建設等部門聯系密切。因此在進行水工程施工方案的制訂時,就需要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從而保證施工方案合理且科學,從而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
(一)GPS技術的應用
隨著各種新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GPS也逐漸被應用到水利工程中。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其所處的惡劣的施工環境,并且測量人員所使用的測量工具也比較傳統,因此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不夠精準,需要通過反復檢測、花費大量時間才能使得測量數據符合標準規范。在GPS應用后,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和檢測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主要是在測量技術上使用GPS,使其作用和影響得到充分發揮。GPS具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功能,通過想這兩種功能完成對衛星信息的接收,在對其定位時能夠做到準確,隨后劃分三維坐標,實現地面實施放樣工作的確定。[3]在測量水利工程的過程中,GPS技術的應用使得原先的工作過方法發生了改變,工作效率提升,收集到了實時準確的數據,從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設。
(二)圍堰技術
在水利工程中,壩體和閘門屬于建筑類型中較為常見的,通常水下建設是必不可少的,而施工環境往往也較為復雜,因此應用圍堰技術就可以實現施工環境從復雜到簡單的轉變。導流是新型圍堰技術的側重點,它不僅可以提高圍堰結構的穩定性,也能對工程的運行起到促進作用??刂扑岛秃哟仓械乃魇切滦蛧呒夹g的側重點,因此在控制水流時可以運用導流的方式,使得水流狀態保持穩定。因此,運用新型圍堰技術能夠對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進行提高,所以目前這一技術被廣泛的運用于實際施工中。
(三)混凝土碾壓技術
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作為優質材料,混凝土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其作為主要組成部分構成了水利工程主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水利工程的發展。所以,發展、創新水利工程需要廣泛地應用新技術,作為一種關鍵技術,新型混凝土技術能夠起到促進施工速度加快,施工質量提高的作用,因此新型混凝土技術廣受關注。[4]大面積碾壓的方式,既能提升結構的密實度,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和穩定性。在進行砌筑和灌注壩體時,需要運用混凝土碾壓技術,使得澆筑施工更加便利,提高壩體的強度。這種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夠很好的控制技術和施工的成本,方便且簡單。
(四)綠色混凝土技術
水利工程的穩定性和強度決定著其使用壽命和質量,因此對于水利工程施工來說,對混凝土邊坡防護進行加強非常重要。在一般情況下,都會增加混凝土的厚度,設置防護層或防護結構的方式,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這種做法會增加成本,促使工程造價上升。而綠色混凝土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一技術能夠促使混凝土的技術、功能、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將綠色植物和混凝土的防護和結構的優勢充分利用了起來,使得環保效果得到提升。[5]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步驟進行,在預制混凝土后使其形成不規則的孔徑,從而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孔內進行合適的肥料和土壤的填充,從而促進綠色植物的生長。
(五)防水毯技術
在水利工程中,新型的施工技術還包括防水毯技術,其優點包括保護生態環境、防滲防水。防水毯是由鈉基膨潤土和土工織物進行復合,其中應用了納米技術,具有環保的優點,廣泛應用于水利工程的開挖。防滲防水的傳統施工,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水和水體環境,應用防水毯技術能夠對這種現象進行有效地防護。鈉基膨潤土在遇到水后會發生變化,逐漸膨脹,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將防水毯鋪設在相應部位,從而形成黏土狀的連續交替,從而對滲水部位進行有效地封堵。因此防水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對經濟效益進行提高,也能保護生態環境,具有費用低、可操作性強、簡單的特點,因此廣泛應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設,其應用效果良好。[6]
三、結語
雖然目前我國的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但這種發展是以大量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為代價,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不可再生資源就會逐漸減少,因此在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大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如水資源的利用。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實現合理的利用、開發水資源。本文就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水利工程的特點,隨后對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研究。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水利工程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水利工程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水利施工的質量起到提升作用,使得施工時間縮短,促進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珊,陳佳聰.淺談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5:180.
[2]戚鳳秀.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8:133-134.
[3]梁福連.芻議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4:89-90.
[4]盧永超,孟凡靜.水利工程中大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1:105.
[5]周擁軍,劉明,丁善鋒.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科技與企業,2013,14:203-204.
[6]吳金鳳.淺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門窗,2013,12:271.
作者:王明慶 王弌 單位:四川地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研究
摘要:地基在建筑物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主要的作用是對建筑物進行支撐。因此,地基的處理技術如何將會對建筑物的后續使用產生直接影響?,F今的水利工程的地基一般都是軟土地基。由于軟土地基具有承載性差、空隙大、含水性高等缺點,若在施工中,沒有使用正確科學的處理技術,就會導致工程周圍地面出現變形的狀況,影響工程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必須對水利工程施工的軟土地基做好相關的處理,保證工程的質量。本文主要從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的相關危害出發,并討論了軟土地基的相關處理技術。
關鍵詞:水利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與普通地基相比,軟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土質疏松、承載力較差等缺點,并且很容易出現變形的情況,影響工程的質量。在水利工程中,一般都是使用軟土地基。但由于水利工程中,河流的長期侵蝕作用,導致施工難度加大,也造成了施工的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因此,需要對水利工程中的軟土地基采用正確的處理技術,增強地基的強度以及承載力,保證工程質量。
一、軟土地基的主要特點
軟土地基主要指的是由粉土以及粘土等土層構成的,穩定性較差且承載力較差的地基結構。一般來說,軟土地基的主要特點有:首先,觸變性。這主要是指當軟土地基在未受到外部力量破壞之前,呈現固態。但若外部力量對其產生破壞,就會導致其形態發生一定的變化,由固態變為流動性。其次、透水性差。軟土地基和其他地基類型相比較,其透水性是很差的。在工程的建設期間,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來進行地基的排水固結工作。再次,壓縮性高。由于受到高壓影響,壓縮數值越大,越容易導致軟土地基出現沉降的情況。當其中的垂直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地基發生變形的狀況,進而導致沉降出現[2]。第四,沉降的速度較快。隨著負荷的增加,軟土地基出現沉降的速度越快。由于水利工程中的軟土基地負荷都較大,因此,其出現沉降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影響工程安全。最后,存在一定的不均勻性。和其他地基類型相比較,由于軟土地基的主要組成是較為微小的顆粒以及高分散的顆粒,這兩種顆粒之間的密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而導致建筑物的受力不均勻,從而產生的沉降也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常常會導致軟土地基出現深淺不一的裂縫,甚至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損壞。總的來說,軟土地基具有很大的不可預見性。因此,如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就會導致工程受損的情況出現,影響工程質量。若地基出現沉降或對其固定有較大難度,那么不僅導致工程上方的建筑物出現沉降,還會導致建筑物坍塌等嚴重情況的出現[3]。
二、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分析
(一)換土技術
在水利工程中,換土技術是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較為方便的技術之一。這項技術主要是在滿足相關規范的基礎上,對地基進行換土,從而使得地基的土質得到有效提高,且使得地基的質量得到保證。一般在使用換土技術的時候,會采用灰土和水泥作為地基的替換材料。將軟土地基的土質改為灰土和水泥,可以使得地基的強度以及承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灰土以及水泥的成本較低,工程成本也較低,節省了工程的開支。在對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采用換土技術,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可以促進水利工程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二)排水固結技術
排水固結技術是處理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的另一項主要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指的是在符合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將軟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出,從而使得地基的穩定性以及承載力都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在對軟土地基使用排水固結技術時,一般采用的是石管排水或砂井排水兩種方式[4]。但是,在實際進行施工的時候,由于一些施工人員的相關技術掌握還不夠嫻熟,只是將地基中的水分進行單純排出。這樣的方式,不僅會對地基的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會導致出現土質疏松等情況。嚴重的甚至還有可能對地基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實際操作這項技術的時候,就需要施工人員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施工行為進行規范,并充分掌握對該項技術的認知,從而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振動水沖技術
與排水固結技術相比,振動水沖技術與其有一定的區別,它對于實際施工的要求較高。在實施這項技術時,需要根據一定的施工順序來進行鉆孔施工,將水泥、砂石等相關的原材料運用到加固軟土地基中去。在運用振動水沖技術之前,還需要對于施工流程進行合理規劃。并采用相關的設備來進行鉆孔,從而完成工程的加固作業,對地基的使用性能進行完善。
(四)旋噴技術
旋噴技術所要求的專業性較強,它主要是通過對旋噴機的運用,進行軟土地基的相關作業工作,從而使得其防滲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對地基的壓實度也有一個顯著的提高。在實施這項技術時,要求所有參與施工的相關人員都需要對旋噴機的相關操作技巧進行了解,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來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設備的性能得以充分發揮,并且還可以對施工的效率以及施工的質量進行有效提高。普遍來說,在實施旋噴技術的時候,還需要借助高壓的作用,使得噴射的水泥得以對漿液以及土體進行固化[5]。當其出現相應程度的硬化現象時,就會出現旋噴柱,進而實現地基加固的作用。
(五)化學加固技術
在水利工程中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使用的技術還有化學加固技術。這項技術主要利用相關的化學試劑,通過這些試劑產生的化學反應使得軟土的土質得到一定的改善,進而達到提高軟土地基承受力的作用。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使用化學加固技術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以及標準來實施。一般來說,使用化學試劑主要有:氯化鈣水溶液以及硅酸鈉水溶液。這兩種的試劑都具有良好的加固作用,對于地基加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要求對化學試劑進行合理的選擇。另外,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還有一項使用的技術是加筋技術[6]。這種技術主要就是采用鋼筋對軟土地基實行網狀施工,從而使得地基的強度以及承載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水利工程的地基一般都是軟土地基,而軟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承載力差等缺點,若在施工中,沒有使用正確科學的處理技術,就會導致工程周圍地面出現變形的狀況,影響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施工的狀況,對軟土地基實施一定的處理技術。通過這些技術,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保證工程質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軟土地基使用這些相關的處理技術時,需要嚴格按照技術的使用標準以及使用要求,進行相關處理技術的實施。通過這樣的處理技術,使得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順利完成,也對整個工程的效率以及質量進行了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韋統軒.淺議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4:128.
[2]陳志山,葉新明,施汝平,陳兵.探究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科技經濟市場,2015,07:14-15.
[3]劉洪濤,管立志,王亮.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1:152.
[4]孫國靜,王寒芳,趙攀.對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分析[J].河南科技,2013,03:105.
[5]王生茂,黃楠楠.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解析[J].企業導報,2013,09:289.
[6]張廣英,潘玉軍.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探討分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02:154+164.
作者:劉光濤 劉子正 單位:四川地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