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遵義市現有農田水利工程數量多、分布廣,在抵御水旱、發展農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全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調查掌握全市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現狀,總結存在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和建議,對農田水利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對策措施
由于地處山區,遵義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長期以來處于較弱勢的狀態。近年來,遵義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建立責任明確、管理有效、產權明晰的各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機制,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為促進農田水利發展,需了解我市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基本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
1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現狀
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執行情況:全市農田水利建設規劃(2010-2020年)總投資約78億元,規劃建設塘壩9970處,提灌站3320站,建蓄水池51614口,渠道35330km,修建排洪(澇)渠1312km,安裝管道7079km,發展灌溉面積20.027萬hm2。2009年以來,全市共計完成投入約20億元,主要建成渠道3300km,山塘整治150座,攔水堰160座,提水站180站,發展灌溉面積7.33萬hm2。現行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模式:工程建設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建設實行項目公示制度,將工程批復的各項內容在項目區進行公示、公告,確保項目公開、公正、透明。全市在推行“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建設管理模式未取得有效進展,主要原因是當前地方財政困難,用水農戶和集體承擔能力較低,無力承擔先期建過程中需要支付的材料墊付、農民工工資支付等。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工程建完移交鎮鄉或村進行管護。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情況:全市建立了農田水利工程長效管護制度和規定,但運行情況不夠好,尤其是小微型農田水利工程因農灌水費難以征收、管護經費難以落實,管護情況較差,沒有實實在在建立起“建管養用一體化”的管理體制機制。經測算,全市每年需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及維修養護經費約31954萬元,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主體大都為鎮鄉,由于縣級和鎮鄉政府財力有限,水利工程管護經費難以落實。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全市全面啟動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各縣各鄉鎮均設有水利站或管理所,配備有辦公場所、辦公設備和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辦公經費基本落實到位,但辦公條件需進一步完善。全市正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灌溉水價形成機制、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農田水利組織發動和建設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積極推行用水戶合作組織,鼓勵采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形式開展涉農用水合作,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入或創辦農民用水合作組織。
2當前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工程投入資金不足,投工投勞面臨新問題。二是局部水利設施規劃布局不科學、不合理。三是前期工作勘察成果深度不夠,花費時間較長,工程變更較多,從而增加了工作量,拖延了工期。四是由于各類項目開工建設,基層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監理單位現場監理人員局部缺位、監理力度不夠的現象存在。五是個別地方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和宣傳力度不夠,典型報道及簡報、報表報送不及時。六是工程結算審計和竣工財務決算工作不及時,相對滯后,影響工程竣工驗收。七是縣級配套資金不到位。各縣財力有限,配套資金到位率不高。八是部分地方群工矛盾仍然突出。建設過程中,農民對工程建設不理解,占地和青苗賠償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不允許通行、阻工等情況時有發生,造成工程不能順利實施。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中存在的問題:一是重建設輕管理現象普遍存在。二是管護經費難以落實,管護責任不明確,管護不到位。三是因產權制度改革不及時、不到位帶來的問題較明顯,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四是水資源浪費嚴重,缺乏節約水資源的意識。老百姓灌溉期間隨意開孔放水,管護人員又少,戰線長造成。五是管理技術落后,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設施沒有得到廣泛的實施,監測設施未配套,灌溉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六是基層水管單位自身能力建設薄弱,基層水利站(所)人手少,工程技術人員缺乏,鄉鎮中心工作又多,臨聘人員工資待遇低,造成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處于無人管理狀態。
3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是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項目點多面廣,因地方財政吃緊,配備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已不能滿足規劃建設項目所需配備建管人員力量的需要。二是長期以來,農田水利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后,取消了農業稅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兩工制度”,水費征收非常困難。三是多數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交由鎮鄉管護,由于鎮鄉財力有限,沒有配備專門的管護人員和落實管護經費,導致工程處于無人看管的局面,工程不能持續發揮效益。四是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滯后。五是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建管養用一體化”的管理體制機制沒有真正建立健全。
4應對措施
一要精心選擇項目區。要選擇群眾要求迫切、積極性高的地方,工程要與群眾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二是所選項目區基層班子的事業心和戰斗力要強。三要因地制宜,科學選定建設方案。四要嚴格項目建設管理,牢固樹立“建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的強烈責任心,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所建工程能長期有效發揮作用。五要加強技術指導和綜合服務,整合資源優勢。六要積極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和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
【參考文獻】
[1]王玉真.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J].農民致富之友,2017(24).
作者:胡龍 單位:遵義灌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