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不僅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和質量,還有效保障了工程效益,促進了行業發展,使得水利水電工程在經濟社會領域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論文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模式進行了闡述,以期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1新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1.1加快施工進度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開展時,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工程企業更為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效率。水利水電工程與其他工程項目相比,其建設規模更大、周期更長,在整個施工建設過程中,傳統技術往往存在著很大的技術局限性,尤其是在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要求逐步提高的過程中,傳統施工技術的弊端日益顯露,新技術可以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加快施工進度,避免了單純追求高效率的施工作業而忽略工程質量控制的行為,更是受到施工企業的重視和青睞[1]。
1.2降低施工成本
新技術與傳統施工技術相比,其施工的成本更低,可以有效克服傳統的技術局限,不僅可以達到結構施工的要求,還能夠減少部分材料的使用,有效實現了施工成本的控制。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隨著行業技術規范的出臺,施工企業就可以根據相應的施工標準和規范來嚴格開展施工任務,從而對技術應用實現科學管理,使得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工程資源能夠得到最為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可以幫助工程企業贏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2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新技術應用
2.1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數據庫技術
近年來,我國逐步邁入了信息經濟時代,各種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日漸成熟,已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工程測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測量技術、數據采集技術更趨于自動化、智能化,這些先進測量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為水利水電工程實踐提供切實的測繪數據支持,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建設能夠更為科學、規范地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測量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施工水平,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應用,使得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能夠獲得更為完整、準確的工程數據和信息,為工程建設提供現實依據。從當前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實踐來看,專業人員可以在這些技術的指導下,構建更為完善的3D立體化模型。專業化工程模型的構建大大減少了在工程建設方面的人力資源投入,測繪信息化水平的優勢得以凸顯,工程的后期分析、處理和檢索等都得以順利進行[2]。地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工程管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也是水利水電事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表現。地理信息系統以地理空間作為基礎,通過專業模型的構建,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在該模型中進行相應的分析,也就可以為施工人員提供動態化、多變性地理信息,可以指導實際的施工建設任務。3D虛擬方式下,施工人員可以直接利用模型來進行現場布置的優化,模型中還可以更為直觀地反映出各個施工模塊、環節之間的交叉關系,避免細節處理不當所造成的工程技術問題。2.2CAD計算機繪圖軟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涉及數學計算、幾何計算非常多,這些計算的精確性將會影響最終的施工建設成效。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特殊性,使得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其整體的施工難度非常大,比如,在施工建設時,涉及的結構類型非常多樣,不同結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叉性,在一些施工環節,還需要通過貫穿預算等來進行空間位置的合理分析,以保障施工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3]。正是因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復雜性,使得單純依賴人工作業和管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應該加強先進施工技術的應用,比如,CAD計算機繪圖軟件和BIM技術,這些軟件和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高度的信息集成性,相關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借助這些技術和軟件,可以根據所獲得的現場情況來進行施工模型的構建,在軟件內構建三維實體模型,將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結構更為直觀地展現出來。
2.3施工導流技術
隨著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要求的逐步提高,在工程實踐中,需要根據水環境的具體情況,來有效選擇施工導流技術,導流技術可以為正常的施工作業提供切實的保障。雖然在我國水利水電事業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施工導流技術越發多樣,且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但具體應用時還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條件來選擇。施工導流技術下,使得在該區段的施工過程中,水位不會出現大范圍的上漲,可以避免施工作業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各項施工任務可以高效開展[4]。因此,在現代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工程企業在新技術應用時,需要加強對先進導流技術的優化和應用,為施工創造一個更為安全的環境,從而有效地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2.4預應力錨固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受施工環境影響,整個工程結構可能會受到巨大的水力侵蝕,結構失穩問題非常常見。因此,在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工程企業需要結合結構施工要求,加強先進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來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預應力錨固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這一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優勢非常突出,不僅實現了結構加固,更避免了一些結構穩定所引起的質量與安全問題。預應力錨固技術是通過對結構受力的科學分析,有效實現了結構優化,錨孔與錨束是其中的關鍵,前者是預應力加載工具,后者是錨固段的承載[5]。不足的是,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范圍相對有限,在實際的推廣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為預應力錨固技術施工需在預應力錨桿和預應力巖錨的配合下完成,一些水利水電工程現場的條件不符合,需要在工程實踐中,對技術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力爭得到更大范圍內的應用。
3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新技術的應用關乎工程的質量、安全與效益,由于其突出的技術優勢,在未來必將帶動同類型工程施工技術的進步。建設單位在參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時,需要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加強各種先進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升工程的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從而保障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傳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2):164.
【2】孔凡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環保新技術應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2):144-145.
【3】于勇軍.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8(1):219.
【4】蔣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5):203.
【5】黃艷華.關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若干問題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6(6):123.
作者:黃玉紅 周澤軍 單位:云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