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水利供水系統的改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原設計中技術供水系統的組成和存在的缺陷
1.1技術供水池供水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1)來水量受季節性影響較大,豐水期溝渠水量充沛,能滿足電站引水水量的要求。進入枯水期后,溝渠來水量較小,無法保證電站引水水量的要求,特別是到了每年的春耕栽種季節,溝渠存在因農田灌溉引水而產生斷流的現象,無法保證電站的安全運行。
(2)引水溝渠是當地附近幾個村寨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由于年平均來水量不大,電站設置引水渠道后嚴重影響當地的農田灌溉用水,與當地村民存在爭水、搶水的現象,勢必成為電站潛在的安全隱患。
(3)由于電站所處地理位置較為險峻,技術供水池只能設置在電站上游側的山坡上,開挖量較大且處于滑坡地帶,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安全可靠性上來考慮都存在缺陷。由于存在以上幾點不足,電站在后期建設期間,取消了技術供水池供水的建設方案,將水泵供水作為電站技術供水的唯一方案來實施。
1.2水泵供水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1)供水設備的故障率較高。在投產運行一年多的時間里,供水設備曾先后發生過多起水泵無法正常抽水的故障,兩起水泵電機損壞的事故,大大增加了電站的日常運行維護量。
(2)設備操作復雜、機動性差。根據離心式水泵的特點,在每次啟動前需對水泵進行充水或抽氣,電站在電網中屬調峰電站,機組在日常運行中開停機頻繁,由于離心式水泵的應用大大增加了運行工作量,降低了電站在電網中的速動性。
(3)水泵電機對供電電源的依賴性較高。當系統發生故障而引起全廠停電時,機組尚未全停,而機組技術供水卻因水泵電機電源的消失而中斷,容易造成電站燒瓦事故的發生。
2技術供水系統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電站建設的后期取消了建設。采用水泵抽水供水方案后,經過電站一年多的運行實踐驗證,暴露出了運行操作復雜、設備故障率高、機動性能差等諸多的內在缺陷,嚴重影響了電站發電效益的最大發揮,加大了運行檢修的工作量。為改善因供水系統缺陷而帶來的不便,保證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供水方式方案的改造成為電站迫在捷節的事情。
3技術供水改造方案的實施
3.1設備工作原理
來自壓力鋼管的高壓水經高壓濾水器過濾后進入減壓閥,減壓閥將3.0MPa的壓力水減壓至0.15~0.25MPa后進入低壓濾水器,低壓濾水器過濾完水中殘余的雜質后,將壓力水送入各臺機組空冷器和油冷器,完成對各軸承和發電機組的冷卻。本次改造中共設置了兩套高壓濾水器,兩套減壓裝置,兩套低壓濾水器和三組安全閥。正常狀態下,一組工作另外一組備用,能實現高壓濾水器工作中的反沖。每組減壓閥上配有兩組自動控制閥,根據電站水頭變化大、枯水期開停機頻繁的特點,安裝調試時分別對自動控制閥進行調整,一組自動控制閥調整為能滿足一臺機技術用水,另外一組調整為能滿足三臺機同時用水,運行人員可根據機組運行的數量,切換減壓閥上調整好后的自動控制閥,實現經濟用水,盡量減小對壓力鋼管造成的壓力損失。自動控制閥調整比較方便,也可根據當時需要臨時進行調整。設備在電站的日常運行中操作相對比較簡單,每次投入和退出只需操作減壓閥前的高壓閘閥即可。
3.2低壓側用水設備的保護
本系統中共設置有兩種保護方式實現對低壓側用水設備的保護:①減壓閥上自帶的機械限位螺桿;②低壓側裝設的三組安全閥。當減壓閥上的控制閥失靈時,機械限位螺桿對減壓閥的開度進行限位,避免因減壓閥開度增大引起低壓側壓力過高,當低壓側壓力上升到0.4MPa時,設置在低壓側端的三組安全閥動作,迅速卸掉低壓端過高的壓力值,能有效避免設備損壞事故的發生。
4評價
電損失比原水泵供水用電量稍有增加,同時投資增加了2.2萬元。但是,從整個電站設備的安全性、操作的簡便性和供水的可靠性等綜合費效上來講,壓力鋼管取水方案都遠遠優于水泵供水方案,尤其重要的是采用壓力鋼管取水方案后,大大簡化了電站的日常運行檢修維護工作,降低了電站的運行成本,有效避免了因供水設備故障給電站帶來的發電損失。整套設備操作簡便靈活、機動性強,符合電站在電網中完成調峰任務的需求。
5結束語
整套系統投入運行至今已有將近12年的時間,從電站多年來的運行情況來看,整套設備運行安全穩定,操作簡單可靠,設備故障率低,能滿足電站各種運行工況的需要。特別是核心部件ZJY46H型自動減壓閥的運用比較成功,它多年來工作性能良好,壓力調節恒定,安全性、使用壽命、抗汽蝕和抗泥沙磨損能力以及動態檢修能力都能滿足電站發電運行要求,基本克服了技改前所擔心的抗汽蝕性、抗磨損性和壓力自動調整方面所存在的擔憂。應該說本次技改工作無論是從設計,設備的選擇,還是從組織施工上來說都是成功的,基本克服了原技術供水系統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大大提高了電站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達到了預期技改的目的。
作者:楊學福 單位:云南興電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