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水資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斷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應用面也是越來越廣,但隨之而來的是環境的污染,以及生態的破壞,人類的健康也因此受到了威脅,對此,各行各業務必重視生態破壞問題,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生態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水利建設;現存問題;作用
1水利工程建設中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意義
在環境管理和生態設計這一領域中,水利工程生態設計的理念正在悄然興起,并逐漸成為水利工程設計中一項重要的環節。所謂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就是對水利建設過程中,會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程度進行評估,研究,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改善施工方案,以及采取相關的保護手段,從而將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程度,降至最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相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設計,生態水利工程不僅僅要滿足河流綜合治理中總的要求。
眾所周知,傳統的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其河流的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甚至是破壞,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自然河流的非延續性,因為水利工程建設,往往是順河流方向進行的,因此會對河流的延續性帶來影響,原本連續不斷流動的河流,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變成了靜止的湖泊,其生態系統為了適應這樣的改變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不僅如此,河流流速,河水深度都于以往有所不同。而一些長期生活在過去水域環境的動植物,又不得不重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而一些適應能力,調整能力較差的生物,就不得不面臨優勝劣汰這一實際狀況;其次自然的河流變成了溝渠,天然河流被改造成人工湖泊,水利工程對水流進行了攔截,上游的水無法順利流至下游,水量也因此增加,上游蓄水量的增多,迫使上游的水面深度,水面寬度有所增加,于是乎就需要淹沒更多的陸地。
3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生態水利設計的基本原則
所謂的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首先要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次要確保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的平衡,從而讓水利工程服務于社會,并且改變、調整相關的體制,觀念,使水域環境得到不斷的優化,保證水域安全,讓水域生態得到改善,從而讓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夠落實到位。除此之外,還要重視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必要時,要建設水安全體系,建設防洪工程以及采取其他相關措施,從而提高水安全體系的防御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水資源的保護、節約和合理配置等問題提高重視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資源治理、保護和改善的承載能力。另外,還要將護岸工程落實到位,做好河道清淤工作,并加強監督管理,從而保證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4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4.1生態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結合問題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要確保水利工程建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生態造成破壞,其次才是確保供水、供電的有效進行。而當前,我國在這些方面上,仍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便是生態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結合還不夠充分,進而造成生態水利工程發展受到限制。
4.2水利工程相關設計人員的生態意識還不夠高
當前,人們的環保意識都在不斷的加強,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為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不會對環境以及生態造成影響,相關的設計人員,在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前水域狀況以及周邊環境進行設計,除此之外,設計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和相關環保知識。但當前我國的水域工程設計人員只注重水利工程的實用性,很少結合實際狀況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到生態水利工程的順利發展。
4.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不標準
當前,我國的生態水利工程仍處于剛起步的狀態,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國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人員在設計方案時,總是參照以前的設計方案來,并未有專門的水利工程設計要求和標準,設計時鮮少從實際出發,導致水利工程在施工時常常會出現不可預估的實際問題。另外,有的生態水利工程在設計時,選擇的地理設計環境與實際地理環境有較大差異,設計方案投入施工時才發現難以開展水利工程,有些設計人員實地考察過,但并不重視環境差異這個問題,選擇繼續保持原有設計方案,有的設計人員甚至忽略實地考察這一過程,直接著手開始設計,導致設計方案并不能在實際環境中運用,造成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浪費,當地的生態結構也因此遭到破壞。
5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具體應用
5.1為水生態中的生物提供空間生存和繁衍
在整個生產水利工程中,每一條河道、每一道堤防、每一株河畔植物都屬于一個大整體。在水生態系統中,專門設計了堤防,在堤防底部的護底上,設計人員專門設計了流速不同的變化帶,為魚類提供活動場所,同時,設計人員設計直徑不同的孔隙,專門為生物生長和繁衍準備,加上每條河流兩旁都會建造草叢和綠樹,供鳥類和昆蟲類生長、覓食和繁衍,共同促進水生態系統的循環發展。
5.2增強水體的自凈作用
當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受到氧化作用的影響,便會直接轉化為無機物,該過程也被成為水體的自凈。在水利工程中,專門設計出流速不同的雨道,在促進魚類繁衍活動的同時,也提高了水中的含氧量,水的溶氧能力不斷增強,水中大量需氧微生物也因此生長。水生態系統中還有一定數量的需無機鹽的營養物,這些物種根上有需要微生物附著的生物膜,所以增大了無機鹽的需求量,也同時增大了有機污染物的轉化需求,整個水體凈化能力得以加強,水系統的水質也因此得到改變。
5.3調整流域尺寸
水利工程在設計時,必須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的結構,有的河流在進行生態修復工作前,必須設計出完備的修復計劃,河段的空間尺寸和短期尺寸都不是修復的考慮區域,整個流域的尺寸才是修復的主要內容,這才應當是修復計劃的考慮內容。生態水利工程便很好地掌握了河段流域的性質,注重了整體修復的修復方案,實現修復的長期性和實用性,從根本上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盡可能減小人為操作的痕跡,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6結束語
我國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是為幫助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也為對我國經濟文化進行建設工作,我國在水利工程中加入不少建設元素,不僅在生態環境的維護上收到好的成效,也獲得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益,社會因此獲得更多經濟保障。生態水利工程對我國幫助巨大,應向外國學習水利工程技術,以推進我國生態環境建設進程,促進生態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堅.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7(21):275-276.
作者:侯國文 單位:甘肅森華水保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