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促進了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與此同時,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確保農業穩定、持續發展,對于保證我國糧食安全和促進社會建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應重視農田水利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本文在簡要介紹農田水利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現狀,進一步探討了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發展;研究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擁有悠久的農田水利技術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農田水利技術水平較為落后,且糧食產量不高,無法滿足新時期糧食安全需求。近些年來,在科技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支持下,現代農田水利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糧食產量,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保證我國糧食安全。農業作為我國發展的基礎,當前的農田水利技術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發揮農田水利技術的重要作用,確保我國農業穩定、安全發展。
1農業水利建設及其作用概括
1.1農業水利建設
目前,社會各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引進科學技術,才能在發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對于我國農業產業發展來說,亦是如此。不斷引進農田水利技術,并做好與之相匹配的工程建設工作,如水利工程建設,才能保證其在發展中處于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以此保證我國糧食產量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進而保證我國糧食安全[1]。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水利工程作為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是保證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在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中,我國在農田水利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且在農田水利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水資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具體表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更加側重實地考查,在科研的同時加強了農作物的研究,了解不同農作物在不同環境下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便于更好地控制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所需的水量,從而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有利于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1.2農業水利建設的作用
1.2.1有利于社會穩定發展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不僅是國家經濟的命脈,還是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現代社會建設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農田水利,有利于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切實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有利于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有利于廣大農民經濟水平和生活品質的提高,進而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發展[2]。
1.2.2有利于提高農業的自然抗災能力對于農業發展來說,面臨最大的發展困境是水資源的匱乏,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飲用水困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發展[3]。在此背景下,若想促進農業的發展,只有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才能有效提高農業的自然抗災能力,尤其是干旱嚴重地區的農業,可以在強化農田水利建設的情況下,減少因自然災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或者人員傷亡。
1.2.3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業水平的提高,在增強農業自然災害抵御能力的基礎上,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從而有利于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這對于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極為有利的[4]。
2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現狀
2.1農業節水設備和材料方面
在現代農業節水灌溉設備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外噴灌設備。我國自主生產噴灌設備包括多種類型的噴灌機、噴灌用水泵、噴灌用地埋管道和地面移動管道、噴頭、附屬設備等。微灌設備。截至目前,我國自主研發并在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微灌設備,包括過濾器、施肥器等首部樞紐設備、管材和連接件、滴灌管(帶)、微噴頭、滲灌管等。除了上述節水灌溉設備外,還包括地下滴灌專用滴頭、智能型量水儀等,其中大部分節水灌溉設備實現了產業化生產[5]。除此之外,在節水新材料研究方面,提出了適合U型渠道襯砌構件的混凝土配合比,即選用焦油塑料膠泥條和遇水膨脹止水條為預制襯砌渠道伸縮縫的主要材料,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渠道接縫中存在的滲漏問題,從而規避水資源浪費問題,有利于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達到農業節水灌溉目的。
2.2農業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水新技術方面
在水庫灌區建立流域水資源的調度模型,可以對流域內各徑流的水量進行精準控制,同時在充分考慮水庫的水儲量和灌區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分析水庫灌區內各農作物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便于合理調度水資源,有利于提高水庫的水資源輸送能力。在水源灌溉較多的地區,要求有機整合灌溉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在優化調動水資源的同時,便于在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支持下,取得良好的節水效果。除此之外,在農業灌溉上,要集中控制分散的水資源,在實現統一調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灌溉效率。另外,在輸配水環節,應重視節水工程設計與建設,構建集成灌溉模式,有利于達到節水灌溉目的。
3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方向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是提高農業產量、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因此,為了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需在實踐中加強農田水利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對農田水利技術發展方向的分析,可以為農業生產中更好地運用農田水利技術,促進農業整體發展提供依據。
3.1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最大的困境是水資源的匱乏。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可以優化水資源配置,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滿足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需求。渠道防滲、管道輸水技術相比傳統的土渠灌溉方式,在實踐中的應用可以減少60%~90%的輸水損失;噴灌技術相比傳統的地面漫灌方式,可以節約30%~50%的輸水損失量,且具有一系列優勢,如,適應任何地形、人為精準控制輸水量、適時適量灌溉、不產生徑流和深層滲漏等,可以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的同時,達到增產20%~30%的目的。微灌技術相比噴灌技術可以節約15%~20%的輸水量,具有耗能低、灌水均勻、操作便捷、適應性強等優勢,可以根據不同土壤的特性而合理調節灌水速度,能夠增產40%以上,可防止土壤鹽堿化和土壤板結。改進土壤地面灌水技術,具體包括土地平整、大畦改小畦等。
3.2高新技術的應用
現階段,農田水利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困境是水資源的缺乏,使得農田在灌溉供需關系上出現了尖銳矛盾,而與農田相關的排水和灌溉系統又十分復雜,這使得自動化的智能農田水利建設成為農田水利技術發展的必要趨勢。在實踐中,大量引進各類先進的智能技術,即集成應用專家系統、模擬模型等技術,達到時、空、量、質上的精確灌水,從而可以規避農田灌溉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的負面影響,在發展農業的同時,產生良好的生產效益,這也是未來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3.3農業節水設備的產業化根據我國現代農業生產所呈現出的高效集約化經營發展趨勢,自動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的節水灌溉機是未來研究、研發和產業化的重點內容,如機械移管的噴灌機具、地下滴管設備、自動化控制灌溉設備等,都可以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高度重視,也是我國現代社會建設發展中的重要課題。由于我國地理環境和氣候,使得我國農業生產對水資源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在此背景下,只有保障水資源的充足、穩定供應,才能保證農業的穩定高產。然而我國農業所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使得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的缺水困境。因此,結合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加強農田水利技術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以保證我國農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紅春,花建華.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難點及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風,2020(14):148.
[2]楊偉.試析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7):78,87.
[3]晏得勛.淺談現代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及管理[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6):119-120.
[4]武漢銀.淺談現代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24):213.
[5]劉璐嘉,陳峰,蔡小芳,李陽忠.上海都市現代農田水利建設關鍵技術探討[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5(12):57-60,63.
作者:喬源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