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機電提灌站建設與改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提灌建設是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減輕勞動強度,解放生產力,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豐富人們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渠縣機電提灌站現代化運營受制于各項制度,難以發揮其應有的灌溉效益。啟發于國有企業改制,針對性提出一些改制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提灌站;建設;改制
1前言
提灌站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人民環境、縮小城鄉差別,改變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穩定,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文章在接下來的內容,分析渠縣機電提灌站生存現狀,在此基礎上思考改制建議,提出了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負責經營管理體制改革;遵循農機機電提灌管理條例,有重點地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農村機電提灌站有效改制,堅持分類有重點地進行指導;政府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改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等解決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2農村機電提灌站生存現狀
渠縣共有電力提灌站452座570臺/20068kW,其中70年代前建成的85座108臺/3912kW,70年代至80年代建成的182座249臺/9262.5kW,80年代后建成的185座213臺/61893.5kW,這些提灌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一帶,在江河取水的提灌站共346座483臺/18016kW,占總座數的76.5%,占總臺數的84.7%。其中100kW以上的提灌站21座61臺/3109.5kW,全是電力提灌站設計灌面為24762.33hm2,實際灌面19142.8hm2,擁有流動提灌機組5413臺/23426kW,實際灌面4326.67hm2,機電提灌實際灌面23469.47hm2,占水田面積50.6萬畝的69.5%,目前全縣提灌站由于設備老化,加之農村體制改革以來提灌站管理體制脫節,有20%左右的提灌站已報廢或處于報廢狀態,影響灌面近0.4萬hm2。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對提灌站的經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并且有助于盤活現有資產,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激活農村機電提灌站資產重組和經營管理機制更新,在提供農業生產服務的同時為農村集體和業主增加收益,有助于農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3改革措施探討
3.1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負責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機電提灌站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到實踐,必須要有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成立提灌站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并制訂改制方案、步驟、措施,統一對各提灌站進行核資,逐一對全縣提灌站進行改制。
3.2遵循農機機電提灌管理條例,有重點地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農機機電提灌站經營管理,必須要做到有法可依,嚴格遵循《四川農機機電提灌管理條例》,切實運營好農機機電提灌站。在此基礎上,根據地方經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細節性問題包括如下:鼓勵和吸引獨戶、聯戶、業主投資建設提灌站;鼓勵和引導村民、服務機構、業主承包經營提灌站;強化基層干部的服務意識,做好水費收取和用水矛盾協調工作。同時,建議將提灌站建設情況,納入到鄉鎮、村社的政績考核項目中去,提高地方領導的重視程度??傊?,本著保護村民權益的基礎上,積極運營機電提灌站,對一切影響提灌站正常經營的外在因素進行必要的查處。
3.3農村機電提灌站有效改制,堅持分類有重點地進行指導調查轄區內所有在運營機電提灌站,除獨戶經營的提灌站外,所有提灌站都納入經營管理和產權體制改革范圍,不留后遺癥。堅持分類指導:鼓勵所有提灌站買斷經營,與集體產權脫鉤;率先在裝機30kW以下,灌面33.33hm2以下的集體經營提灌站實行買斷經營,30kW以上的實行租賃承包經營;對飲灌站不管什么經營形式必須簽訂農田灌溉合同,并進行公正;對已經報廢和接近報廢的提灌站統一由縣農機主管部門回收設備,造冊登記報國資部門,然后按灌面大,基礎條件好,群眾積極性高等條件,利用現有設備恢復部分報廢提灌站,移交當地政府進行經營管理體制改革。
3.4政府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改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政府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改制后22kW以下的提灌站國家不再補助資金用于維修改造。對已癱瘓無法實施改制的提灌站政府做出重組規定,以減輕農機主管部門的拆遷壓力。對大型提灌站在集體經營期間所欠電費等由政府出面予以核消。對改制期間出現的提灌站原有設備盜損事故,對轄區村、鄉(鎮)領導的責任追究。政府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對修復難度較小的提灌站進行修復,以推進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公示對買斷經營的提灌站,在灌區進行現場競賣。對租賃經營的提灌站按照投標高,誠信最好的原則承包,并予以公示公正。此外,建立激勵機制,地方財政每年用于提灌站的修復資金確定一定名額、金額用于獎勵提灌站經營效益好,群眾滿意的經營業主和當地政府。
4結論
近幾年來,本地受國有企業改制的啟發,已醞釀對全縣提灌站經營管理體制改革,但無上級的配套政策支持,操作難度大。文章提出的改革建議,實在切合地方實際的情況,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成小琴.農村機電提灌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技服務,2014,(3):172.
[2]胡云虎.丘區鄉鎮電力提灌站的現狀及建議[J].北京農業,2011,(12):46.農村機電提灌站生存現狀及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探討張萬旭(渠縣農機管理站,四川渠縣635200)
[3]謝周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規范農村財務管理[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4,(5):29.
[4]韓莉萍.規范農村會計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J].老區建設,2014,(19):21-22.
[5]李茹.運用電算化,強化農村財務管理[J].現代農業,2015,(33):5.
[6]成學良,盛新榮,倪春紅.積極推行會計電算化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J].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2015,(45):19-20.
作者:張萬旭 單位:渠縣農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