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水利風景區的旅游開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旅游需求也在變化,現階段游客更注重旅游體驗,旅游業也逐漸從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與此同時,水利風景區因其獨特的位置和環境優勢,被游客以及相關學者廣泛關注。水利風景區以水體或水利工程(如水庫、灌區、河道、堤防、泵站、排灌站、水利樞紐等)為依托,水利設施的主導功能是社會功能及生態功能,其安全生產和運轉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其他活動必須在該前提下進行。《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實踐探索》一書從實踐研究的角度出發,系統總結了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該書從基礎概念的辨析入手,回顧分析了水利風景區發展歷程及其功能作用,探析了水利風景區資源調查與評價、規劃與設計、開發與建設、經營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等核心內容,并深入研究了水利風景區環境建設與生態保護問題,概要介紹了國外水利發展及其旅游利用。書中提供了大量案例分析,具有較強的典型示范作用。該書一共九章,其中,第一章為基本概念辨析與體系構建;第二章為水利風景區的發展歷程;第三章為水利風景區資源調查與評價;第四章為水利風景區規劃與設計;第五章為水利風景區開發與建設;第六章為水利風景區經營與管理;第七章為市場營銷內涵與方式;第八章為水利風景區環境建設與生態保護;第九章為國外水利發展與旅游利用。
水利風景區需要依水而建,水作為水利風景區的基本載體。在開發水利風景區以及水利資源時需要注意3個原則。①優先性原則。一般情況下,水利風景區也有水利工程的存在,發揮著防洪、灌溉等作用。優先性原則是在修建水利風景區首先需要關注水利工程的社會作用,不能因為發展旅游而忽略或影響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②生態性原則。水利風景區依水而建,因此人為作用下的水利風景區有一個重要工作便是保護水資源,減少水資源的污染,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可持續發展。③分類開發原則。不同地區的水利風景區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發展水利旅游的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及其社會功能,因地制宜地發展水利旅游。當前,我國水利旅游也遇到一系列問題。①對水利工程的功能把握失準。不同地區的水利工程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但現實情況其功能并未完全發揮。另外,一些建筑群體在建設之初便無視水利工程的社會功能。②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旅游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資源的污染。③旅游產品單一、缺乏特色。例如,各地區水上活動項目大體一致,沒有特色。④有待增強管理。由于多部協調合作,難免產生一些管理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茲提出以下解決方案。①展示水利文化,充分發揮水利旅游的特色。結合當地文化,發展獨具特色的水利旅游資源。比如江南地區,人們崇文尚賢,重視教育。因此在發展水利旅游的時候,可以借助江南特有的文化,推出特色旅游項目。以淠史杭灌區為例,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既有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又有水利文化的美學理念,因此可以借助這一獨特文化,建立水利文化館,收集和展示各歷史時期與“水利”有關的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作品等。②加強水利部門與旅游部門的協調。加強溝通與協調,推進水利旅游的管理工作。③合理整合資源。在開發水利資源的過程中,還可以發揮其他資源的作用,比如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等,將不同的資源進行整合,也有助于把各項資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以大別山的水利資源為例,該地區除去原有的水利資源之外,還結合當地特有的紅色文化。④多種模式開發。在發展水利風景區的過程中,發散思維,以灌區水利資源為例,在整個灌區要以點軸開發模式為指導,結合實際情況,可采取集群開發模式、產業鏈延伸和空間輻射開發模式。⑤注重安全設施建設。不管是建設水利工程還是水利旅游,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既包括景區的建筑安全,也保護了景區的設施安全。因此,要完善景區安全管理體制,完善旅游安全法規,明確政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能,強化有效的安全責任落實機制。打造旅游景區安全管理系統,建設控制機制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預警系統、應急救援系統等。加強景區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從業人員與游客的旅游安全意識。
作者:張秋敏 陶楠 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