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風險導向下企業內部審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簡述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流程,淺析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探究了強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的策略,以期為企業內部審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風險導向;企業;內部審計
前言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企業內部審計領域得到了日漸廣泛的應用?,F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指在企業審計過程中,內審員將企業潛在的風險作為導向,并對風險進行科學分析和準確評估,將其結果作為依據,對審計重點進行確定,在此基礎上對企業風險以及內部控制等進行評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促進企業良好實現管理目標,并增強自身的綜合效益。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流程
基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1.審計準備
企業在實施內部審計前,企業設置的內審部門要對審計工作的具體目標進行確定,并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調整。在審計準備過程中,內審部門不僅要對審計工作具體目標進行確定,還要對企業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對審計工作的詳細計劃進行編制;對審計重點進行確定。在該階段,內審員要充分考慮如下因素:企業發展目標、企業戰略經營潛在的風險、企業具體性質、企業會計政策、企業內部控制以及企業財務業績等[1]。
2.審計實施
在審計實施過程中,企業內審要將識別的企業風險作為依據,科學評價內部控制管理各項制度,并對管控外風險進行確定。企業內部控制通常無法對管控外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對此,內部審計要通過有針對性地策略,諸如風險轉移、風險回避、風險承擔以及風險降低等對此類風險進行專門審計和有效應對[2]。
3.審計終結
在該階段,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要對企業潛在的各類風險實施科學評估,并對所收集的相關審計證據進行系統整理和科學評價,及時發現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審計建議,還要對審計報告進行出具[3]。另外,要針對企業存在的各類風險,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4.后續審計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審計報告進行出具后,仍需開展后續審計。內審員要對審計報告中的各類問題及相關建設進行有效跟進,對各類風險進行恰當處理,并執行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并開展最終效果評價。內審員在開展內部審計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企業潛在的風險,對于較小風險,可實施簡單討論。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風險意識
多數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片面注重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追求,相對忽視了企業潛在的各類風險,缺乏良好的風險意識。多數企業未能深刻認識到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各類分別風險,忽視內部審計和風險管控。
2.缺乏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
當前,多數企業基于風險導向模式實施內部審計,并加強了風險管控。但從總體上來看,多數企業尚未形成系統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這就導致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實施內部審計過程中,即使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也難以通過有效措施對之進行及時預警和有效管控,難以提出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方案。另外,企業對于各類風險缺乏科學的衡量標準和有效的處理路徑,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3.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才能確保管理層指令得到有效執行。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內部控制涉及的要素涵蓋風險管理內容,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強化企業風險管理,實現對企業風險的有效降低。然而,當前多數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4.缺乏風險評估量化指標
企業想通過實施內部審計,實現對各類風險的有效控制,必須對風險評估的具體標準進行明確制定。當前,我國多數企業普遍面臨多樣化的風險,但缺乏風險評估量化指標。多數企業缺乏對風險評估量化指標進行構建的意識,在制定風險評估量化指標的過程中缺乏科學依據。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各項工作缺乏科學指導,會對審計工作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難以取得良好的審計效果。
5.缺乏良好的信息數據庫
企業在實際運營中,需基于良好的信息數據庫,才能正確評價各類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對風險信息數據的長期收集和系統整理,并構建完善的信息數據庫。然而,多數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缺乏對信息收集的高度重視,未能構建良好的信息數據庫。部分企業雖然對信息數據庫進行了設置,但缺乏對風險信息數據庫的科學管理,且數據缺乏及時更新,難以為內部審計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三、強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的策略
1.增強風險意識
企業要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深刻認識到經營管理過程中潛在的各類風險,并針對風險預防構建有效機制。同時,企業要明確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風險管控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另外,企業要強化風險審計的氛圍,對內部審計環境進行良好創設,有效增強自身承受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2.構建系統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
企業要構建系統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并實時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風險管控各項機制進行科學調整和有效完善。完成對風險管控機制的構建后,要對風險應對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并及時發現和有效改正存在于風險管控中的問題。同時,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明確內部審計的詳細計劃和具體程序,并明確風險審計涉及的各類方法。另外,企業要構建系統完善的責任追究機制,對風險管控執行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并對相關人員的失職行為進行懲罰,確保風險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實和嚴格執行,促進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并從整體上促進企業業績實現大幅度提升[4]。
3.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
企業要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要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科學設計、有效評價、合理運行和適當改進,對自身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強化,加強管理人員肩負的內部控制責任。同時,要對企業潛在的各類風險進行實時關注。另外,要對內部控制各項工作實施有效監督和科學評價。
4.構建風險評估量化指標
企業要對風險評估量化指標進行科學構建,根據大小、程度對風險進行量化,幫助企業制定科學的風險防范計劃,并有重點地實施風險防范的各項工作。企業要對風險導向審計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并對企業存在的風險類型進行科學分析,深入探究風險原因,并明確風險隱患,據此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對各類風險的有效抵御。企業對相關指標進行設置時,審計人員要深入研究風險類型、風險發生概率以及風險漏報概率以及錯報概率,并詳細核實分析結果,從根本上實現有效的風險評估[5]。
5.構建風險信息采集數據庫
企業要對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據此構建良好的風險信息采集數據庫,在內部審計實踐中,加強對各類現代財務方法,諸如電子化賬簿、憑證以及報表的推廣應用,通過會計電算化有效采集風險信息[6]。另外,審計部門要收集相關審計資料以及信息數據,借助計算機對之進行系統整理,確保信息數據庫實現及時的數據更新,為內部審計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信息依據。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流程主要包括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終結以及后續審計?,F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良好的風險意識、缺乏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風險評估量化指標、缺乏良好的信息數據庫。對此,要通過增強風險意識、構建系統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構建風險評估量化指標、構建風險信息采集數據庫等策略強化企業內部審計。
參考文獻:
[1]周雯雯,初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8):109-110.
[2]趙建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4):105-105.
[3]張新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5(9):27-29.
[4]陳先鋒.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分析[J].財會學習,2017(3):136-136.
[5]劉江燕.基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分析[J].審計與理財,2016(4):15-16.
[6]何海文.基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企業內部審計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4):87-88.
作者:宗海旭 單位: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