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了長足發展。然而,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社會大眾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食品安全問題由此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并成為我國面臨的一項重大難題。如何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保障食品安全,構建科學可靠的食品安全預警體系,推進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嚴格監管,儼然成為我國食品行業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而各項食品安全相關數據是保障食品安全預警體系順利運行的一大前提,同時可為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發展趨勢的評定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同時,通過對該部分數據信息開展有效的整合更新,還可服務于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以及服務于政府職能部門對于食品安全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而切實提升我國的食品安全水平。因此,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對我國食品安全預警及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并可促進和創造可觀的綜合效益。由霍紅、張春梅、顧福珍編著,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物聯網》(2011年04月)一書,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全面論述了食品安全物聯網的構建及管理應用,對本文研究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建設可提供有力的指導。
《食品安全物聯網》一書共計六章。第一章:食品質量與安全基礎。作者首先闡述了食品、食品質量的相關基礎理論,其次介紹了食品安全與安全食品、食品安全學,最后探討了食品中的危害。第二章:食品物聯網基礎。首先介紹了物聯網的內涵及其關鍵技術,其次論述了物聯網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現代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分別介紹了良好操作規范(GMP)、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等內容。第四章: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分別介紹了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及職責分工、中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內容。第五章:食品安全物聯網構建。
首先介紹了食品安全現狀,其次分析了食品安全物聯網的業務流程,然后梳理了系統技術方案,最后論述了應用實施策略。第六章:食品安全物聯網管理應用。分別介紹了物聯網在食品冷鏈物流中的應用、RFID在畜牧業管理中的應用以及RFID在酒類中的應用。作為全國高等學校物聯網技術應用系列教材之一,《食品安全物聯網》一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作者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結合,以期在提高讀者對食品安全物聯網相關基礎理論有效認識的同時,從食品安全物聯網實踐應用中獲得啟發,開拓知識眼界,進而推動食品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面對當前我國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食品安全物聯網》一書而言,主要表現為:首先,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可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一般情況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時,主要是依據計劃對相關食品以抽樣檢驗或者監督抽樣的方式進行檢查,在這一過程中,監管部門往往會面臨怎樣有目的地開展抽樣,怎樣科學合理地對待測參數進行抽樣檢驗等問題。而通過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即可有助于及時掌握相應區域范圍內的食品安全狀況,同時經過數據分析,還可幫助監管部門有效評定在接下來的監管周期內,一系列食品及待測項目對應處在何種安全風險水平,并做到對其中安全風險高的食品種類及項目開展重點監督。其次,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可滿足食品安全預警、監測需求。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具有數據量龐大、數據更新迅速、突發事件眾多等特征,通過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不僅可促進對食品安全風險的有效評價,還可對區域范圍內的食品安全風險發展趨勢進行評估,進而可對接下來潛在的會引發的風險進行預警,并通過制定和實施有效的、針對的防范措施,做到對食品安全風險的有效控制,盡可能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引發的幾率。
最后,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可保障食品消費者的權益,監督食品生產者的行為。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的有力支撐,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還可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提供各類食品的安全狀態信息,對于安全狀態不理想的食品種類采取優先、重點監測,對于一些危害物則納入重點待測的參數,同時通過及時向社會食品安全信息,如此一來,不僅可實現對消費者權益的有效保護,還可實現對食品生產行為的有效監督。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預警體系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且主要表現為食品安全評價指標不夠全面、食品安全風險評價角度不夠多元以及食品安全風險評價結果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食品安全預警評估結果的客觀性、準確性。正如《食品安全物聯網》所提到,食品安全性的描述要基于大量的數據、指標,而通過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可為食品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所以在建設食品安全數據庫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子庫相互間的關系,凸顯食品安全預警的特征。結合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數據庫的建設現狀,對于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的建設,應秉承以下幾方面原則:一是全面系統性原則。食品安全涵蓋食品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環節,所以,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的建設要全面系統地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盡可能做到可全面系統地體現由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二是科學性原則。該項原則要求建設的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可客觀、真實地的體現食品安全的重要內涵。三是重要性原則。該項原則要求建設的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應邏輯分明,把握重點,緊扣食品安全管理及預警的重點內容,以充分體現食品安全的實際情況。四是靈敏性原則。該項原則要求建設的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對應的各級目錄、數據可靈敏地體現食品安全的客觀情況,可及時地評估食品安全的發展趨勢。五是國際通用性原則。標準數據庫、技術法規數據庫中涵蓋的數據應當與國際通用數據保持統一性,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促進緊隨國際發展潮流,另一方面還可促進與其他國家、地區、國際組織之間的比較,便于信息數據的交流共享。
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是基于我國各食品職能部門提供的信息數據,借助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規范、數據模型等統計信息數據,實時分析食品安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對我國各地區糧食供需情況及結構平衡開展評估、預警。建設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旨在建立和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數據庫可實現對信息數據的實時輸出,表現食品安全現狀及評估未來某階段食品安全可能引發的問題,為食品管理部門提供有力依據,為食品質量科研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總的來說,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不僅可服務于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地方政府,還可服務于廣大食品企業、食品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的功能模塊設計而言,其可秉持模塊化的結構設計理念,依照不同數據庫的功能要求,可分別設計輸入、查詢、統計分析、數據傳輸、系統維護等模塊,以此實現對食品安全預警信息數據的采集、加工、查詢、統計、傳輸等功能,銜接了食品安全預警對應的一系列管理工作。這些功能模塊尤以統計分析模塊最為重要,其主要由指標模塊、模型模塊等組成,食品安全預警系統也主要通過這些方式,從各個角度對食品安全予以預警,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預警側重方向,所以用戶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預警,最終通過整合匯總獲取預警結果。所以,該部分功能模塊是一套全面系統的、能夠可靠利用的統計數據、監測信息、抽樣調查資料等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評估的功能模塊。對于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的結構分布而言,作為決策支持的最低層次,數據支持是食品安全預警決策的前提基礎。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中整合了包括標準、法律法規、主要污染數據等在內的一系列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信息數據,并建立配套的數據庫。結合食品安全對食品相關信息數據的需求,可將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結構劃分成基礎數據庫、專用數據庫兩大部分。其中,基礎數據庫涵蓋的相關信息數據、技術可為用戶提供必要的數據分析基礎,用戶一方面可借助系統便捷地對基礎數據進行查詢,另一方面還可依托數據庫提供的數據支持,基于對整合指標預警、模型預警等不同角度的分析,提高對食品安全狀況的有效認識,開展全面評定獲取可靠的預警結果。依據食品原料、加工種類的不同,還可將基礎數據庫劃分成原料食品基礎數據庫、加工食品基礎數據庫等。專用數據庫可劃分成監測數據庫、預警數據庫以及監管數據庫。現階段,學術界普遍將對食品安全界定為質量安全、數量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三大方面,所以,可將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分成食品質量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食品數量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以及食品可持續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另外還可結合具體的預警要求,依據其他形式對專用數據庫進行劃分。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及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加工、運輸等各環節的安全問題帶來了新的考驗,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食品安全事件有著顯著的突發性、危害性等特征,要求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食品安全的預警能力。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如火如荼,在這一背景下,食品安全數據庫勢必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建設更為可靠的數據分析模型、科學完備的食品安全數據庫系統是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相關人員應當圍繞如何更有效地推進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進行探索研究,從多個方面著手,真正意義上為食品安全預警、評估提供有力依據。《食品安全物聯網》一書介紹了豐富的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應用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內容,不僅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教材,還可作為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自學用書,對于研究食品安全預警計算機數據庫建設可提供有益的借鑒。
作者:潘承恩 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商貿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