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日本經濟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日本農業;經驗;借鑒
1日本農業經濟發展特點
日本農業自然資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內多山地和坡地,農業經歷了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漫長過程。“二戰”前,農業土地占有制度和農村產業結構都有細微改變,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較低?!岸稹焙螅毡緡窠洕咚僭鲩L,農業經濟發生了相應變化。農業勞動生產率迅猛增長,經濟實力為農業機械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日本高度重視生化技術,廣泛推廣優良畜禽品種,同時大力發展農業人才教育,為本國農業經濟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1]。日本農業在長期發展中逐漸與本國國情特點相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特點突出表現為經營規模小,專業農戶少,農業集約化水平高,單位耕地面積固定資本額大,農業基礎設施好,農業生產向工業化發展等。農戶平均擁有農業固定資本額快速增長,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地改良,很多農村實現了田園化,土地生產率高,農產品質量好。農戶與產前、產后部門緊密聯系,可以在生產方面得到有關機構的支持,日本從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種為農戶生產生活服務的農業協同組合,促進農業實現現代化。
2日本農業經濟發展的做法
日本農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貿易保護政策、價格支持政策、財政支持政策等。20世紀50年代初期,日本農業進口數量逐漸增多,政府采取保護農產品生產政策,將重要農產品指定為國家貿易項目,不實行自貿,限定農產品貿易項目,嚴格限制進口數量。由于西歐國家農業生產率高,日本農業投入大,只能通過限制進口保護本國農業。日本現行農品價格政策主要有管理價格制度、穩定價格制度、穩定價格基金制度等。農產品價格制度弊端較多,但對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政府重視農業投資,各級財政用于農業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農業直接投資的,主要是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建設,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等發放補助金,對不同種類主體費用負擔比例作出明確規定。對農林水產金融,日本以農協等系統金融機構和政府金融機構共同承擔,國家地方公共團體融通資金,對民間金融機構借款實行系列政策性金融。日本農業金融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地方財政墊付、財政投入金融資金與農協系統金融機構資金。
3日本農業經濟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借鑒
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要想加強農業的基礎作用,就必須發揮國家宏觀調控作用。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在借鑒日本的經驗時應結合本國實際,不能盲目照搬,必須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國家對糧價的改革要放在價格體系中宏觀思考,價格不宜過低或過高,避免妨礙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國要想保持獨立的地位,就必須保證基本口糧自給,但一味強調自給而拒不進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會導致世界糧食供應過剩,因此通過付出高昂成本換取糧食全部自給,不如積極參與國際糧食貿易,保證糧食供求平衡[2]。日本的經驗表明,兼業農戶有悖于農業規模經營原則,中國農業要實現規模經營,需使鄉鎮企業加快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使農業服務按體系運作,橫向建立市、縣、鎮、村各級服務組織??v向按生產、銷售的不同階段,在市場信息、優良品種、施肥灌溉、畜禽病疫、加工儲存等生產過程中提供全方位服務,應由農經、水電、糧食、供銷等多部門構建服務網絡。按照日本農協原則,農業服務組織應注重經濟收益,考慮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服務組織主題,提倡國家、個人皆有?,F代化農業需要高科技產業,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可以使農業生產要素發生巨大變化,提高對農業資源的利用效果。日本依靠先進的科技使生產力位居世界前列,為緩解社會對農產品需要的增長與土地資源有限的矛盾提供新的解決路徑。我國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農業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由于工業產業不斷發展,非農業占地面積增加,在農業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按常規生產方式維持穩定持久發展比較困難。因此必須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強對農業資源的深度利用,科技興農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涉及到各領域各部門,是科技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國的農業教育較為落后,農業技術人才未充分發揮作用,農民文化水平較低,要想改變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就需要增加農業教育等方面的投資,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調動農民應用先進科技的積極性。
4結束語
“二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為擺脫戰后經濟困境,建立了農協和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系,避免了農業急劇衰退,以維持國家穩定。日本未實行城鄉分割制政策,農業生產成本不斷升高,面臨國際市場沖擊,日本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國同樣面臨人多地少的問題,工業產業的不斷發展使經濟快速增長,而長期的城鄉分割政策造成農村人口比例過高,農村各種矛盾尖銳,因此有必要借鑒日本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政策,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建設,建立完善的中國特色農業發展現代化體系,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全面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笑寒.日本農業發展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中國經濟快訊,2001(44):31.
[2]王渝陵.日本農業經濟發展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2):18-21.
作者:王建剛 單位:煙臺市牟平區莒格莊鎮農村經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