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區經濟差距的金融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地區經濟差距是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產生的一種常見情況,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同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影響,導致其經濟差距逐漸增大,各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嚴重阻礙我國的經濟協調發展?;诖耍髡呓Y合自身所學知識,深入分析地區經濟差距,并通過相關理論明確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區經濟差距;金融分析;關聯性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逐漸繁榮,綜合國力逐漸增強。但受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逐漸面臨地區經濟差距逐漸增大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當前的國民經濟總體發展,因此,應積極進行區域經濟協調合作,促進經濟整體發展。
一、金融發展與地區經濟差距實證分析
對于當前的金融發展來說,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其金融中介的發展水平,對于當前的金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并不是關鍵的因素。例如,以當前的銀行貸款為例,其在進行配置過程中,主要是在當前企業較為集中的省份中如浙江、廣西、江西等,但該部分省份的經濟增長速度較為緩慢,進而導致當前的銀行貸款的生產力較低,導致當前的商業銀行資金大部分投入國有企業中,以保證其穩定的運行。例如,以當前的我國各省之間的金融發展、經濟增長以及企業集中度等因素為例,明確地區經濟增長與當前金融發展存在的錯位。根據數據顯示,在2015年我國高于平均增長率的省份,其銀行貸款占GDP的比例低于平均經濟增長率在平均值以下的省份,并且當前的高于金融中介平均發展水平的省份,其自身的經濟增長率低于當前金融中介平均發展水平的省份,而高于國有企業平均集中度的省份的貸款占GDP的比例,比低于國有企業平均集中度的省份高。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的銀行貸款的擴張,對于自身經濟增長并不會產生統計意義上的影響,雖然其銀行的總體貸款比例與GDP的平均增長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但其影響并不顯著。與此同時,當前的外資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也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是非銀行金融資源,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1]。
二、地區經濟差距的優化建議
(一)積極進行資金配置的市場化
通過資金的市場化,可以有效的促使當前的資金在利用過程中逐漸實現利潤方向配置,進而促使其資金的傳統利用方向得到改變,帶動銀行市場化改革,加快利率市場化,實現最優化資金配置,以此為基礎,保證資金實現自由的利潤追逐,可以從整體上提升當前的銀行貸款效率,縮短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同時,依靠當前的市場力量積極進行創新,在當前的背景下,應突破傳統的計劃主導型國家制度,建立以市場為主導型的國家調控制度,通過長期的發展,避免出現金融壓制情況,提升金融的效率,加快落后地區的資本形成,提升資源的配置效率,滿足當前的需求。例如,積極組建區域性中央銀行,加快貨幣政策的出臺,促使區域內的市場得到充分發展,逐漸實現金融市場的創新,形成多層次、開放性的金融市場網絡,注重資本市場的基礎建設,推動資本的流動與重組,實現資金配置的市場化,帶動經濟全面發展,提升我國整體經濟水平[2]。
(二)合理進行金融中介改革
現階段,通過銀行貸款占GDP的比例衡量金融發展水平并不是當前經濟差距產生的原因,而其實際的原因在于當前的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顯著,導致當前的金融中介配置資金的效率較低?;诖?,對于金融中介改革來說,在發展過程中,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不是加強進行企業投資,而是對當前的銀行貸款流向進行控制優化,促使現階段銀行貸款向國有企業流入的占比降低,進而增大向非國有企業流向的占比,發揮出當前金融中介自身的媒介作用,滿足當前的需求,積極促使當前的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之間呈現出正向的關系,縮短經濟差距。例如,積極對當前的金融政策進行調整,合理進行優化創新,制定完善的改革措施,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利用,調整金融發展戰略,帶動經濟發展。
(三)加快非國有企業的融資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我國應積極加快現有非國有企業進入股票市場與債務市場融資的步伐,合理進行創新,并加強執法與立法力度,推進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進行實施,以此來促使國民經濟實現穩定的增長。例如,通過刺激與引導非國有企業進行合理的融資,可以充分帶動投資者的積極性,進而優化當前的整體金融環境,為當前的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經濟均衡。同時,積極促使外資進入市場,通過外資自身對經濟增長產生的積極作用帶動經濟增長,凸顯出外資自身的重要性與作用,積極調整金融發展戰略,大力進行經濟發展,以此來實現縮短經濟差距的目的[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地區經濟逐漸出現差距,并呈現出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影響國民經濟的總體發展。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積極進行金融中介改革,加強資金配置的市場化發展,縮小各地區經濟差距,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多貴,劉開迪,周志田.我國南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及演變分析[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10):1083-1092.
[2]連飛,周國富.經濟關聯、知識關聯與區域經濟增長——兼論政府公共服務的影響[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07):91-95.
[3]劉華軍,彭瑩,裴延峰,賈文星.全要素生產率是否已經成為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決定力量[J].財經研究,2018,44(06):50-63.
作者:勝紫菡 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