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BIM技術設計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設計過程中,通過BIM的可視化應用提高了業主對方案的參與度和把控能力,同時由于可施工化分析的引入,施工合理性、經濟性問題也會在設計方案階段更易進行考量,本來在施工階段才需考慮的問題會被前置到設計方案階段。各種設想的比選,各種矛盾的解決壓力會更集中地展現。原來工程項目從規劃-設計-施工的流程關系變成了圍繞著BIM模型的遞進和穿插關系。這種工作的穿插會增加設計人員工作的難度,如果沒有費用的補償就會影響設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要應對上述諸多的變化,設計管理就要進行相應的變革,建立配套的責權利對稱的管理制度,打造適應于BIM技術的全新的工作流程。
2基于BIM技術的設計管理能實現哪些提升
2.1BIM技術使設計項目的進度管理更準確可控
設計項目的進度管理基本采用節點工期管理的模式,在約定的節點時間交付相應設計階段的設計成果,即方案階段交付方案設計圖紙,初設階段交付初步設計圖紙,施工圖設計階段交付最終施工圖紙。這種傳統的節點管控的方式,很難實現過程管控,不到節點時間,無法看到設計人員工作進展程度。到了節點時間,若項目組成員中出現生病、請假的特殊情況,就會造成無法按照約定時間交付的違約現象。BIM技術的應用,構建了協同工作平臺,項目組成員每天的工作成果都會同步到統一的模型服務器中。BIM經理具有模型管理的最高權限,他可以時時查看和調出項目組中任何專業、任何一個成員的最新工作成果,為過程管控的開展提供技術保障。
2.2BIM技術使設計項目的質量管理落到實處
設計企業都有相應的設計質量管理制度,但同樣的制度下,不同的項目負責人帶出的項目設計質量卻相去甚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設計工作是腦力活動的集成,設計質量與項目負責人的工作經驗、責任心和技術能力有極大的關聯度,而與管理制度的關聯度很有限。尤其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只靠制度建設缺乏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的建設,其結果就是口號式的務虛管理。BIM技術的可視化使設計成果可更直觀地檢查和核對,碰撞檢查可以將各專業設計模型間打架或矛盾的地方顯現,提醒設計人員進行修改。軟件內設的邏輯關系,可以避免許多低級錯誤和圖紙自相矛盾的情況,有效地保證設計質量。總之,應用BIM技術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輔助設計,使設計質量擺脫完全依賴人腦的現狀,變成在過程中可看、可查、可控。
2.3準確快速地形成設計概算
以往的CAD圖紙由于信息不夠全面,無法自動形成工程量,概算人員需要另行建模統計,因此難以保證設計概算的準確和及時。應用BIM技術,設計人員建立的BIM模型實際上是一個富有信息的項目構件和部件的數據庫,從中可以準確地獲得各種材料、設備的統計數據,因此編制概算可直接從模型中提取所需數據,編制時間可縮短70%以上。設計概算是確定和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依據,也是甲方衡量設計方案的經濟性、可實施性的依據,在工程項目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的設計工作中,因為設計方案經常修改,設計概算無法及時準確的隨方案變動,使得設計概算可信度和指導作用受到各方質疑,沒有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相信隨著BIM技術的推廣,項目各參與方對設計概算及其他設計文件的依賴程度會更高,設計的龍頭作用會更加顯著。
3結語
設計的質量、進度和經濟合理性是設計管理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設計單位的設計管理工作是通過貫標體系來進行管控的。這種依托程序文件所開展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由于缺乏技術手段,大多存在于形式主義的層面。BIM技術的應用會打破這種現象,使設計管理通過網絡化的程序滲透到每一個項目的模型中。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樣本文件、出圖樣板等標準化文本,將技術管理要求放入其中,作為所有設計項目開始建模的依據,保證所有設計項目技術要求的一致性。同時針對每一類有共性的項目,通過共享參數的設定保證其在各個項目中的一致。對于只適用于單個項目但各個專業間需一致的信息,可通過項目參數的建立傳遞至各個專業。總之,借助BIM的工具作用,不但會增強設計實現的能力,而且會增強設計管理的能力,隨著設計管理能力的增強又會反過來為設計實現提供更大的可能。
作者:譚春蓮 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