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用墻壁式負壓吸引器檢測數據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通過對醫用墻壁式負壓吸引器進行檢測并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找出檢測合格率較低的科室以及負壓吸引器的故障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方法:利用SD-301電動氣體壓力源檢測臺對1321個墻壁式負壓吸引器進行檢測,對檢測不合格的負壓吸引器做故障分析與記錄,進行維修并重新檢測。結果:1321個負壓吸引器的檢測合格率為86.4%,對179個檢測不合格的負壓裝置進行維修后合格率達到96.6%。在送檢數量不少于15個且不合格率超過20%的科室中,急診類科室與內科系統的負壓吸引器不合格率明顯高于外科系統。結論:通過對檢測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后,醫學工程處對合格率較低科室的該類設備加強巡檢,規范臨床科室對負壓裝置的日常操作,降低故障發生率,使負壓吸引器在使用過程中更加準確、可靠,從而為臨床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關鍵詞:負壓吸引器;數據分析;檢測;維修
負壓吸引器是醫院常見的醫療器械,雖然構造及原理與大型醫療設備相比非常簡單,但它卻是臨床中必不可少的醫療器械[1]。負壓吸引器操作簡單,醫務人員通過調節旋鈕選擇負壓值大小,負壓值的讀數通過與閥體相連接的負壓表頭顯示。臨床中廣泛應用負壓吸引器開展吸痰、引流、吸除污血等治療[2]。在使用過程中準確的負壓數值對疾病治療至關重要。對于某些疾病,過大或過小的負壓值都會影響臨床使用以及治療效果,嚴重時還會對患者產生損傷[3]。以吸痰為例,年齡不同則壓力值設置不同,成年人通常在40kPa—53.3kPa,兒童為13kPa—30kPa,壓力值過大則容易損傷氣道,壓力值過小則起不到治療效果[4]。負壓吸引器由于振動、腐蝕、磨損、變形、室外暴露生銹等多種因素,易導致其精度下降,數值不準等故障[5]。因此定期對負壓吸引器進行檢測較準可為臨床工作提供重要保障。目前臨床中常見的負壓吸引器共分為電動吸引裝置與墻壁式吸引裝置兩種[6],兩者的區別在于提供負壓的壓力源不同,電動吸引裝置負壓靠其自身的真空泵所提供,墻壁式吸引裝置負壓依靠醫院中心負壓系統集中提供。與電動式負壓吸引器相比,墻壁式吸引裝置具有小巧,方便,無噪音等優點[7],因此被臨床廣泛使用。本文介紹了我院今年對1321個墻壁式負壓吸引器的檢測與校準相關情況,通過對結果的數據分析找出檢測合格率較低的科室,分析原因,并找出相應對策,為臨床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1負壓吸引器檢測方法
1.1被檢裝置
我院墻壁式負壓吸引器生產廠家分別為余姚宇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YF-X1)、北京伊陸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型號:墻壁式負壓吸引器)、上海捷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882VR-760-1.5L;882VR-760-2L)。
1.2檢測儀器
負壓吸引器檢測裝置為北京賽斯頓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D-301電動氣體壓力源和SD-805精密數字壓力表。
1.3檢測方法
(1)觀察待檢負壓吸引器外觀是否有破損,表頭玻璃是否破裂,表頭指針是否歸于零點。(2)檢測裝置數字表頭與電動氣體壓力源進行連接并接入電源,將待檢負壓裝置通過軟管與電動氣體壓力源連接,保持接口處確保氣密性良好。用一次性橡膠手套封堵住負壓吸引器引流端。打開待檢負壓吸引器開關旋鈕,關閉電動氣體壓力源回檢閥,調節電動氣體壓力源截止閥。檢測過程中,首先檢測負壓裝置氣密性,在給予一定負壓后觀察負壓吸引器表頭指針是否停留,若指針不停留甚至無法到達給予負壓值處時,指針便往零點處回落則說明漏氣,通常也可通過聽聲音和用手感受的方法進行判斷[8]。(3)氣密性檢測完成后,檢測負壓吸引器表頭讀數是否準確。從零位緩慢給予負壓,選取0.02MPa、0.04MPa、0.06MPa三個負壓值為觀測點。當數字壓力表頭的讀數到達觀測點時,觀察負壓吸引器表頭讀數,用手輕敲負壓表頭外殼,再次讀取表頭讀數,并觀察表頭讀數與壓力源上數字壓力表讀數是否一致。當到達或超過0.06MPa后,調節電動氣體壓力源截止閥緩慢降壓,降壓過程中再按照0.06MPa、0.04MPa、0.02MPa示值順序依次進行回檢,負壓吸引器允許最大誤差為最大量程(0.1MPa)的2.5%,即±0.0025MPa[8]。若待檢負壓吸引器表頭讀數與數字壓力表讀數一致或在其允許的最大誤差范圍內則檢測合格,否則為檢測不合格,對于檢測不合格的負壓吸引器分析其未檢測通過的原因,并進行維修,維修后再次檢測。
2檢測結果與數據分析
2.1檢測結果
本次檢測負壓吸引器共覆蓋107個科室,合計1321個。其中,檢測合格數量為1142個,檢測不合格數量為179個,檢測合格率為86.4%。對不合格負壓吸引器進行維修后合格率達到96.6%。
2.2負壓吸引器主要問題及數量
提取179個檢測不合格的負壓吸引器進行故障數據分析,發現故障分為以下五個方面:(1)負壓裝置指針讀數未達到合理誤差范圍(超差)。(2)負壓表頭指針在沒有壓力源情況下未歸到零點(指針不歸零)。(3)負壓裝置漏氣。(4)負壓表頭指針在檢測條件下不連續移動(指針不連續)。(5)指針在沒有壓力源情況下指針脫落(指針脫落)。故障占比如圖1所示,其中,負壓裝置超差共計51個,占比為28.5%;指針不歸零共計34個,占比為19%;漏氣共計9個,占比為5%;指針不連續共計84個,占比為46.9%;指針脫落共計1個,占比為0.6%。
2.3臨床科室負壓裝置故障率排名
本次送檢科室共計107個,其中送檢數量不少于15個的科室合計37個,對這37個科室進行故障率統計后發現故障率大于20%的科室共計11個,11個科室所屬系統的故障率排名如圖2所示。11個科室所屬系統檢測不合格負壓吸引器故障數據見右表。從圖2中可看到急診類科室與內科系統的故障率明顯高于外科系統。其中急診類可使不合格負壓吸引器多以指針不歸零、指針不連續為主要故障。內科系統不合格負壓吸引器多以超差、指針不連續為主要故障。
2.4負壓吸引器的結構與故障原因分析
2.4.1負壓吸引器結構墻壁式負壓吸引器結構由表頭與閥體兩部分組成,由于閥體部位多以金屬制成,不易損壞,所以負壓裝置故障主要由表頭引起。將表頭拆卸后可發現內部是由表盤、指針、游絲、中心軸、扇形齒輪、傳送桿等組成[9]。游絲與中心軸緊密連接構成表頭的內環,中心軸穿過表盤連接指針,連接在傳送桿上的扇形齒輪與傳送桿構成表頭的外環,扇形齒輪與中心軸接觸[10]。當給予負壓時,壓力會使傳送桿移動,從而帶動扇形齒輪移動,扇形齒輪移動則帶動中心軸旋轉,中心軸旋轉帶動游絲彈性收縮以及與齒輪軸相連的指針轉動,從而指示讀數。當壓力停止時,游絲恢復形變,則帶動中心軸逆向旋轉,使指針歸零,與此同時中心軸逆向旋轉帶動扇形齒輪以及傳送桿恢復至原來位置。
2.4.2故障分析(1)負壓裝置漏氣。負壓裝置漏氣通常是由于與閥體相連接的表頭、旋鈕等連接地方處所安裝的橡膠墊圈老化導致[11];集液瓶與瓶蓋連接處橡膠墊圈損壞;集液瓶有破損。(2)指針不歸零。指針不歸零通常是游絲彈性下降所致[12],當去除負壓后,由于游絲彈性下降,未能完全恢復至初始狀態,從而導致連有指針的中心軸未能全部恢復;打開或關閉開關,增壓過猛或降壓過快,導致指針損傷也易出現指針不歸零等問題[8]。(3)指針不連續。指針不連續通常是游絲彈性下降所致[12]。當給予負壓,使游絲在收縮同時,游絲也給予中心軸反向力矩,從而使中心軸與扇形齒輪可以更緊密的接觸,減少中心軸與扇形齒輪的接觸空隙。當游絲老化,彈性降低,使中心軸受到反向力矩降低,則中心軸與扇形齒輪接觸空隙變大,發生指針不連續的現象。(4)超差。超差的原因有多個,如指針安裝不正確;傳送桿、扇形齒輪、中心軸等機械連接處有磨損,導致傳動軸受阻或齒牙損傷[13];游絲張力下降,對中心軸產生反向力矩改變,產生輕敲超差[14];負壓吸引器氣道被異物堵塞,壓力傳送受阻。
3解決方法
負壓吸引器漏氣位置可通過對其施加較小正壓進行觀察判斷,因連接處墊圈老化導致漏氣的故障可更換連接處的墊圈并重新檢測。負壓吸引器指針不歸零與指針不連續故障可通過更換表頭游絲解決,若游絲不易取下且需消耗大量工時,則更換負壓吸引器表頭重新檢測。負壓吸引器超差故障可將指針啟下后重新安裝再進行檢測[13],若氣道被異物堵塞導致超差則清理氣道異物后重新檢測,零部件磨損嚴重或游絲故障則更換負壓吸引器表頭重新檢測。通過對我院本次負壓檢測結果發現急診類科室與內科系統的負壓吸引器檢測不合格率明顯高于外科系統,根據對故障類型的分析可以發現導致急診類科室的負壓吸引器故障率較高的原因與該科室對負壓裝置使用頻率高有關。長期高頻率使用易導致游絲故障,從而出現超差、指針不歸零與指針不連續等故障。除此之外,規范科室日常操作也十分重要,例如,工程師在巡檢過程中曾發現負壓吸引器一直被打開但并未給患者做治療的狀況,長此以往也容易導致游絲彈性降低繼而發生故障。因此對于臨床中對負壓使用頻率過高的科室,醫學工程處應加強對該類設備的巡檢,規范臨床科室對負壓裝置的日常操作。對于使用時間較長,已無維修價值的負壓吸引器及時做報廢處理。
4結語
隨著醫療設備的發展,很多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與過去相比得到顯著的改善,然而醫療器械的準確度將直接影響醫務人員對病情的判斷[15],因此定期對醫療設備進行檢測和保養有助于提高設備的壽命以及使用效率[16]。目前,國內外各大醫院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十分重視,通過對檢測結果的數據進行分析可幫助工程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17]。負壓吸引器是醫院中常見的也是使用率較高的醫療器械之一,定期對其進行檢測校準將有助于提高負壓吸引器的準確性與可靠性[2],對檢測結果的數據分析也將更好地為工程人員在巡檢過程中提供參考,從而為臨床使用提供重要支持。
作者:伍誠麟 徐艷芳 田金 許鋒 單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學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