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創新激勵效應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企業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但是,由于企業的科技創新具有正外部性,即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內部收益總是小于社會收益,企業遵循市場原則做出的科技創新決策的均衡規模總是小于社會均衡規模。同時,科技創新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說,由于其資金規模有限,且融資相對較為困難,使得其在技術創新活動中面臨較高的風險。隨著我國政府對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對其發展構建了一整套優惠框架,其中,稅收優惠政策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優惠政策的介入可以激勵企業提高研發投入強度,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以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小企業抵御經營風險和外部風險的能力,從而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實力。
一、稅收優惠政策概述
稅收優惠政策是指稅法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特殊規定。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利用稅收調節經濟的具體手段,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定地區、產業、企業和產品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2019年,為支持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現已被廣泛使用。
1.基于稅種分析主要包括所得稅和流轉稅
(1)企業所得稅
對于企業所得稅,我國稅收優惠政策激發企業創新的主要方式有降低稅率、減免稅額以及加計扣除、加速折舊等,可有力推動企業科學技術創新進步。其中降低稅率方式,對各方面都達到政策認定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百分之十五進行征收。在我國重點管理規劃范圍內的軟件企業等,則是按照企業所得稅稅率百分之十進行征收;減免稅額則是在集成電路及其關鍵材料、設備的生產企業、軟件企業等實現獲利后的前兩年時間內,不征收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是基于企業的實際支出上按照一定比例實施扣除。如企業在技術創新研發方面的加計扣除,前期在科學技術創新或改進、新產品研發等活動支出了費用,但沒有相應的無形資產形成的情況下,通常會在扣除后再加上75%扣除,并在當期費用中計入具體的扣除,對中小型科技企業會進行75%的加計扣除。若企業創新研發已有無形資產形成,則需依照成本的175%實施攤銷計算。2021年10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并再度“加碼”,即制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于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加速折舊方式是采用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或者雙倍余額遞減法等對企業的折舊費用進行加速計算。例如,企業針對新產品創新研發購置的高于五百萬元的儀器設備等,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則可采取縮短折舊年限進行計算。
(2)個人所得稅
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創新激勵,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主要采取延期繳納、免征收兩種方式。其中個人所得稅延期繳納是指在滿足特定要求的前提下,個人無法支付一次性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允許在五個會計年度時間內按照分期繳稅計劃分期繳納個人稅收;對于免征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需滿足個人稅法的相關要求,可有效激勵企業加大技術人才資源方面的投入。
(3)流轉稅
流轉稅方面主要優惠方式有免征進口關稅、退還增值稅等。其中增值稅退稅政策,對達到條件要求購買國產設備儀器的內資研發機構等,會全額退還增值稅,進而加強國產設備儀器的推廣應用;免征進口關稅系列政策,如對滿足相關規定要求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進口有關科技創新研發的用品等,可免征收產品的進口關稅等稅費,通過這種方式對進口國際先進技術提供一定支持,有效推動企業增強自主研發能力。
2.基于稅收征收方式分為直接優惠方式與間接優惠方式
稅收優惠政策中的直接優惠方式是在企業實現技術創新轉化為成果后,對所得稅進行減免征收、退還已征收的增值稅、降低所得稅稅率等方式,可有效激勵企業最終創新成果。而享受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通常是我國重點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先進的集成電路產業等;間接優惠方式是采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方式對企業創新研發事前進行優惠,在征收企業應納稅時,減免一定的納稅所得額,有助于激勵企業增大研發投入,從而加快技術及產品的創新改進速度。
二、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效應
1.提高企業預期收益,減少企業成本投入
就管理經濟學角度分析,稅收優惠政策的實行可促使企業新產品在市場中的生命周期明顯縮短,推動企業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創新研發中,可發揮著有效的激勵作用。我國稅收優惠政策中的直接優惠或間接優惠都能激勵企業創新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預期收益提升,同時也能使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對社會資金流向的引領,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助力。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能有效緩解戰略性新興企業的融資壓力,可使企業在中期發展過程中的經營發展難度大幅降低。新型商品在市場更新發展過程中,由政府推進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能使企業消費品成本投入減少,從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隨之進行一定的下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新型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大幅提高,獲得較好的流動性,能有效刺激更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2.吸引社會資金流入,增強產業溢出效應
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可有效激勵更多企業進行創新改革,能將外部的社會資金引入企業中。企業在資金及政策等的有力支持下,經營管理等方面更具活力,使得產業的溢出效應明顯增強。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可有效激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可帶動企業技術發展進步。針對技術創新研發,企業需投入極高的成本,并且研發失敗風險很高,在新技術投入使用后進行不斷調試與檢驗等活動,通常在很長時間內難以獲得成效。這使得很多企業在資金不充足的條件下,首先會選擇中止新技術研發,會給企業創新造成消極影響。企業若能獲得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就能節約一定的費用,追求創新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可將更多的資源投入技術創新中。此外,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可使企業的投資建設與擴大自身經營規模的意愿大幅增強,可激勵企業增加創新方面投入,同時也可促進企業兼并重組,逐步實現規模效益的增長。
三、促進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和完善的對策
1.調整政策結構,提升間接優惠政策比重
在稅收優惠政策實施過程中,往往采取直接優惠稅收方式對企業應繳稅進行計算與征收,這種做法一方面會使國家稅收的總收入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會錯誤引導企業決策動機,使部分企業為了避稅進行造假。對此,應改進激勵創新的稅收優惠結構,適當調整直接優惠待遇,多采取間接優惠方式進行征稅,可以使企業更重視研發環節。對于超出優惠規定要求的企業,建議按照對應比例退還稅收,或者給予一定獎勵。對于技術及新產品等創新研發提供的支持,可適當增大研發方面費用的加計扣除比例,同時允許企業使用研發準備金。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成本投入,以刺激企業創新,推動企業按照政府規劃的目標方向進行投資建設等,引導企業從全局出發制定長期創新經營發展計劃。
2.擴大政策覆蓋面,完善優惠政策管理體系
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不但要為特定產業提供企業稅收優惠,還應擴大覆蓋面,為更多企業提供政策支持。為此,我國稅收優惠政策應適當擴大適用范圍,通過給予更多企業稅收優惠,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當前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同一產業的不同行業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如動漫企業、軟件企業等進行創新研發可享受即征即退及減免優惠,但美術企業只有很少的稅收優惠。對此,可對不同行業的創新結果轉化情況進行調研,設定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并不斷完善稅收優惠管理體系,積極引導企業在創新研發中投入更多資源,促進技術及產品的迭代創新。
3.優化認定程序,促進優惠政策落地落實
我國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各方面的條件要求較高,部分無力進行創新研發的中小型企業由于不能滿足條件要求,無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轉而完全依賴外部引進技術,對企業創新造成不利影響。對此,我國應適當降低稅收優惠政策的部分規定要求,在更大范圍內普及稅收優惠政策,使更多有意愿自主創新的企業享受優惠。我國政府部門可構建稅收優惠管控平臺,由企業提出稅收優惠認定申請,對稅收優惠政策實施進行改善,搜集企業反饋的熱點問題,進一步優化相關認定程序。此外,我國政府部門還可借助大數據技術加強稅收優惠監督管控力度,發現企業創新申報資料造假,立即進行處理,促進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平穩運行。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政府可以借助稅收優惠政策激勵引導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為了提升稅收優惠政策的科學性,我國應改進優惠政策結構,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優惠政策認定程序,促進稅收優惠政策落實。
參考文獻
[1]劉芷伊.論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效應[J].商展經濟,2021(05):92-94.
[2]孫連心.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作用[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1(02):145-146.
[3]田發,謝凡.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效應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9,40(03):297-303.
[4]楊曉妹,王有興.稅收優惠對企業實質創新的激勵效應——基于全國、地區、行業、所有制類型的研究[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04):30-35.
作者:林亞虹 單位:履保(福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