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環境預防醫學的實驗教學實施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網絡教學;預防醫學:綜合實驗預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及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網絡技術應用于預防醫學綜合實驗教學,在網絡環境下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實現網絡與實驗教學過程的契合,是我們本次教學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1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
選擇吉林醫藥學院2012和2013級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的全部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46人。其中2012級學生72人,實行傳統實驗教學模式;2013級學生共74人,實行實驗網絡教學模式。
1.2教學方法
采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模式,在四年級學生的專業課程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環境衛生學和營養學中選擇5個有代表性的實驗,實施網絡輔助教學模式。實驗課前,教師提前通過信息版塊向學生公布實驗項目及實驗預習要求,學生自主選擇時間登陸教學平臺,觀看課件后再通過預實驗視頻了解操作規范;實驗課后,學生通過微信平臺在線向教師提問、提供教學反饋信息,教師在平臺內進行輔導和答疑。
1.3調查方法
實驗網絡輔助教學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效果評價。內容包括:①實驗及綜合能力評價;②教學效果分析。
2結果
2.1實驗及綜合能力評價
調查顯示:傳統模式和網絡教學模式在實驗操作技能(F=12.507,P=0.001)、信息處理能力(F=6.578,P=0.011)、科研素養(F=9.822,P=0.002)和創新思維(F=8.909,P=0.003)方面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教學效果分析
調查顯示:通過網絡實驗教學,79.7%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77.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提高;68.9%的學生認為他們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有提高。
3討論
作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包括衛生毒理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專業課程,具有科學性、實踐性、群體性、綜合性和獨特性等特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而傳統的公共衛生實驗教學內容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單科分割式設置,割斷了學科間的橫向聯系,實驗教學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而“互聯網+教育體驗”是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導向、以學習者的體驗為核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對我們傳統的預防醫學實驗及教學理念帶來了沖擊和挑戰。因此,我們提出通過建立網絡實驗平臺,克服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增加教師與學生間互動的機會,利用網絡信息量大、圖文并茂、知識更新快且全面的特點,促進學生預防醫學實驗技能的提高。在實驗網絡輔助教學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學生的實驗及綜合能力評價和教學效果分析。
結果
顯示:網絡教學模式在實驗操作技能、信息處理能力、科研素養和創新思維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均有提高。說明預防醫學綜合實驗網絡輔助教學對實驗課程教學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作者:杜鵑 馮小雨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