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子商務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人才是影響發展的最關鍵要素,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建設十分必要。根據當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培養體系制度化、培養內容專業化、培養方案復合化、培養模式多元化、人才結構層次化和培訓對象本土化等六個維度進行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建設。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一、電子商務人才在農村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互聯網+農業”成為農業大跨度發展的必然趨勢
互聯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逐漸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網絡市場的多元化衍生出新的行業,產業鏈的延伸以更靈活的方式來捕獲市場需求滿足消費者。農業市場產業鏈的延伸,需要更多專業電子商務人才參與,通過變幻莫測的市場動態,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迅速調整產品線、拓寬銷售渠道、制定適宜的促銷策略。只有專業電商人才才能實現網絡農產品產業鏈快速發展,實現農業大跨度發展。
(二)農村電商發展的相對滯后亟需大量電商人才
隨著國家對農村的重視及惠農政策實施,農村電子商務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從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趨勢來看,市場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農村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加強電商人才供給成了促進農村電商發展最關鍵因素。充足的電商人才是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條件。
(三)網絡時代的“新農民”實現創業夢想的客觀要求
互聯網經濟下的新商機,為許多人創業提供夢想的平臺。電子商務為優質的農產品創造更大市場,“新農民”通過電商渠道,實現低成本的創業夢想,互聯網的經營讓越來越多的人實現脫貧致富。
二、農村地區電商人才建設現狀
(一)農村電商人才建設存在的問題
1.農村電商觀念接受程度低,專業電商人才缺口較大。由于我國農村信息化程度低、傳統觀念和消費習慣,加上農村普遍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電商氛圍還不夠濃烈,對電子商務的接受普遍還停留在淺表層。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非常專業化、多學科交融的技能,需要系統的學習和訓練,農村目前缺少實踐能力強的專業電子商務人才。2.優秀的農村電商人才引進效果不明顯,流失情況嚴重。農村生活環境落后、缺乏文化氛圍,本就難以吸引優秀人才,而農村電子商務企業多屬于初創型企業,本身技術化程度低,人才管理意識缺乏,對人才能力的發揮有明顯的局限性,薪資待遇又無法與大城市相比媲,導致優秀電子商務人才不愿意駐扎農村,更難以留住優秀人才。3.缺乏系統而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支撐,培訓效果有限。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互聯網技術不斷地滲透,農村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地方電子商務發展[1],注重地方電子商務人才技能的培養。各地出臺相關政策,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由于人才需求目標不明確,對培訓者能力素質缺乏了解,培訓內容、形式等隨意性較大,又缺乏評估機制,培訓效果難以達到預期。4.地方高校在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定位。地方高校應服務于地方企業,為地方企業發展輸送合適人才及技術支持。由于傳統的落后觀念,高校少有將人才培養方向定位于服務農村;而農村電子商務領域知識和技能的復雜性,高校難以提供完善的教學資源,針對農村市場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難以實現。
(二)農村電子商務對人才需求分析
農村電子商務具體包括農村信息服務、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進行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2]。因此農村電子商務人才不僅需要掌握電子商務理論知識,還要了解農業生產、農產品種養殖技術,熟悉農產品特性及農產品市場等。具體包括:1.農村電子商務運營人才。農村電子商務是將農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開拓更大市場,因此技術人員不僅要熟知農產品、懂得相關農業種植技術、農業生產技術,還要掌握互聯網技術應用、美工、品牌開發與運營,網絡營銷、線上客服等能力,通過網絡平臺的營運,帶動農產品銷售的線上發展。2.農村電子商務技術人才。技術是電子商務的支撐,技術水平直接影響運營的效果,傳統電子商務技術包括美工、網站開發、數據分析等通常由專業人員完成的。農村電商要發展,需要專門的產品素材拍攝、處理等美工及網站管理、頁面設計等技術人員。為了更好把握市場,預測產品的生產、銷售、產品推廣等,還需要數據分析人員。3.農村電子商務戰略管理人才。農村電子商務不同于傳統的農村發展規劃,科學的管理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電子商務使農產品市場的拓展、產品品類的增加,農產品生產、包裝、銷售、物流等各環節要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管理者掌握品牌管理、農產品管理、營銷管理,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及惠農政策等綜合素養。
三、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機制體系構建
根據目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建設的現狀,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需多方力量合作,制定系統而科學的人才引進與培養制度,根據當地人才需求具體情況,明確培訓內容,多元化培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其中制度化是根本,貫穿于培養內容、培養方案、培養模式、人才結構培養和培訓對象選擇過程中,而培訓的專業化、培養方案的復合化和結構層次化才能滿足人才模式多元化需求,人才本土化是人才能更好服務于當地農村的保證。
(一)人才管理體系制度化
建設高質量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隊伍,規范而科學的人才管理與引進制度非常的關鍵。具體包括優秀人才引入相關政策內容、培訓制度、人才激勵制度、人才晉升制度等。為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駐村,地方政府需制定合適的人才引入福利政策和發展機會,讓引入的人才能安心駐扎下來服務地方電子商務發展;對于新農民再就業培訓方面,從培訓對象選擇、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和培訓考核等各方面也要明確制度化以保證培訓效果[1];為防止人才流失,明確的激勵、晉升制度既有滿足引入人才的物質需求,也要制定豐裕的精神需求。完善而科學的人才培養管理制度是建設穩定又科學的電商人才隊伍的根本保障。
(二)人才建設專業化
健全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建設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程,人才情況直接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專業化。首先,電子商務人才引入制度專業化。農村電子商務起步晚,農村生活、發展機會各方面相對落后,要引入電子商務人才政府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薪資待遇政策,創造適宜的生活、工作的物質與人文環境,從而吸引并留住引進的人才;其次,電子商務人才建設團隊專業化。電子商務知識的綜合性,需要專業師資才能保證培訓效果。地方政府制定培訓目標,可以委托地方高校、企業培訓團隊方式,開展各層面人才的培訓活動。最后,進行績效考核,保證培訓活動的效果。
(三)培養方案復合化
由于農業領域的復雜性和電子商務技能知識的復合性,高校難以提供各方面知識完整、技能熟練的教學師資,因此傳統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很難培養出懂得農業知識與電子商務技能的有效融合的綜合型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高校在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面,首先要改變觀念,根據當前市場人才需求,調整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才能為農村輸送電商人才。另外,為了能培養出直接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的人才,高校需要調動電子商務師資與農業專家的配合,協作培養出能將電子商務技能熟練應用于農業領域的復合實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養模式多元化
針對我國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現狀,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做到多元化。一是政校合作模式。高校依據自己專業的師資力量和配套設施,開展企業相關人員電子商務理論提升培訓;地方政府制定相關定向招生的人才培養政策,高校為農村地區提供精準的“智力扶貧”;地方行業協會與高校聯合,組織電子商務職業技能競賽,通過短期培訓與實踐操作,以賽促訓,提高企業員工的電子商務業務技能;二是培訓形式多元化,開展各種“線上+線下”內容的培訓內容,培訓對象根據自己所需來學習,從而提高培訓者的積極性和效果。
(五)人才結構層次化
企業發展需要不同教育程度和崗位的人才,人才培訓既要滿足企業需求又不能資源浪費,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崗位需求,開展不同內容的培訓。基層的電子商務操作人員注重信息化方法和工具的應用,培訓要讓其了解電子商務基礎知識,電子商務技術及方法的培訓;基層干部強化電子商務基本理論、行業發展及作用、對社會活動影響的培訓,為農村后期宣傳提供理論支撐;中層管理人員工作職責是企業電子商務規劃與決策層,因此培訓重點放在系統的理論知識上,同時注重與電子商務示范區交流學習和取經,對以后開展電子商務的工作規劃和指導工作有借鑒作用。
(六)人才隊伍的本土化
建設農村的根本是人才的建設,通過改變農村居民的觀念、經濟來源形式、工作方式來實現農村的發展,而本土化人才更容易因為情感因素被引入,本土化的培訓對象更穩定而不易流失。在本土人才引入方面,政府要加強與在外求學的大學生、杰出的電商人才及企業家的聯系,通過介紹、宣傳家鄉的現狀及政策,鼓勵他們帶技術及資金,返鄉就業、創業,共建美好家鄉;為了留住外來引入的優秀人才,一方面企業需要提高工資福利、獎勵股權等吸引人才的策略[4];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相關適宜他們長期生活下來的政策;對于基層操作人員,可以和當地技校合作,結合本地農村電子商務的實際狀況定向培養,從而緩解區域內電商人才不足的情況。對于政府而言,努力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文化建設,保障“新農村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從而能安心駐扎下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國銘,覃艷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電子商務,2017(5):62-64.
[2]紀元.地方高校農村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江蘇農業科學,2016(10):576-578.
[3]文雪巍.“互聯網+”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電商人才培訓模式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8(6):21-24.
作者:甘霖 劉猛 單位: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