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BIM在鋼結構施工管理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鋼結構施工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文章分析了鋼結構施工的復雜性和特點,結合bim技術明確信息溝通、精準的作用,以免發生信息失真的情況。將BIM技術應用于鋼結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措施,從數字化加工、二維碼管控、精準測量定位和場地布置與安全防護方面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充分滿足人們的發展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關鍵詞】BIM;鋼結構;施工管理
1引言
鋼結構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需總結定位項目的施工難點,項目負責人需結合實際情況應用BIM技術,積極做好前期策劃、中期控制以及最后的檢查。同時,鋼結構施工管理應用BIM技術時,還需合理應用不同的軟件,以此實現碰撞檢查以及圖紙設計等工作。基于此,本文以綠色施工實施規劃方案為例,分析BIM技術用于鋼結構施工管理的效果。
2BIM在鋼結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BIM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信息化的建模技術,在計算機電腦中建立出一種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隨后,在這一基礎上結合鋼結構施工的相關信息,最終整合成一個完整且和實際情況基本相符的數據信息庫[1]。這一信息存儲庫中包含所有建筑構件的整體描述、狀態以及專業屬性等多個信息,其具有可視化、出圖性以及參數化的特點。BIM鋼結構施工模型可以將建筑施工項目的各個數據、資源進行連接,促使這些資料可以被建筑項目共享。BIM技術不只是軟件,更是貫穿于鋼結構施工管理全過程的一個信息結合,其可以幫助建筑單位開展高效以及精細化的施工內容,促使我國的鋼結構施工管理逐漸向技術化靠攏。在城市化建設日益發展的社會,建筑行業作為發展中必不可缺的一個行業,其發展能夠為人們創造更加具有個性化的建筑,滿足城市規劃的特點,建筑施工的安全合理以及美觀性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就要將先進技術結合到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結構施工管理人員通過利用BIM技術,能夠在三維可視的條件下,將鋼結構的空間位置進行準確定位,并為各專業協同設計提供數據共享平臺,通過BIM數據的共享,設計師能夠合理布置裝飾材料以及管線等位置,利用專門的碰撞檢查,有效消除各鋼結構之間的矛盾沖突,并結合BIM具有的虛擬功能,讓設計師對裝飾位置以及裝飾材料的尺寸進行細致觀察,從而更好地對設計圖紙進行檢查和修改,便于施工人員展開高質量的施工[2]。
3鋼結構施工特點
3.1復雜的性質
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具體施工質量標準也得到嚴格監督,施工難度也在逐漸提高。施工質量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原因是質量的影響因素眾多,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復雜。這些因素對施工產生一定難度,施工問題處理也具有部分困擾,加大了施工難度。
3.2可變性
建筑鋼結構質量問題的可變性主要指鋼結構會隨著時間及一些外界因素而發生變化,使施工中的質量問題逐漸顯露。例如,在應力的作用之下會導致鋼結構中本無裂縫的位置產生一些裂縫;一些鋼結構施工中的零部件也會因長時間承受重力而發生扭曲,這對鋼結構的施工構成安全威脅[3]。
3.3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隱患不能完全排除。這對鋼結構建筑的施工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僅會增加施工成本,還導致工期延長。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導致建筑崩塌,威及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也給社會帶來了影響。
4鋼結構施工管理應用BIM技術現狀
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鋼結構施工,不僅可以提升施工的質量,還能保證最終建設效果,特別對于部分大型工程而言,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鋼結構在實際施工過程內,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鋼結構施工過程中的安裝精密度更十分突出。比如,對施工現場進行拼裝時,一旦存在精度不足的情況,將會對后續的應用以及維修產生影響。將BIM技術用于鋼結構施工管理內,可以充分解決這一問題,以此實現精細化的施工目的,大幅度提升鋼結構的可靠性。由于鋼結構施工行業所具有的特點,其施工源頭多為工廠構件加工,并且,相關人員還需明確鋼結構工程人員的設計[4]。
5BIM在鋼結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5.1建立模型、碰撞檢查
鋼結構施工項目多為多層形式的全鋼結構類型之一,實際建設的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需根據BIM技術實現三維立體模型的建立,隨后在碰撞軟件內導入BIM技術,以此實現鋼結構施工管理內的有效整合。同時,施工人員還需注意碰撞條件的設置工作,合理設置、計算碰撞以及公差值,以此實現碰撞檢查工作,隨后確定碰撞點,并做好各項排查工作。對存在碰撞的地方,及時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合理優化設計內容,以免工程返工以及工期的影響。另外,還需對模型進行合理的編號處理,出具零件的加工圖紙、構建拼裝圖,便于后續的加工效果。
5.2圖紙會審
施工管理人員需在前期讓建模人員查看圖紙以及模型,詳細記錄存在的問題,隨后利用各個專業內的碰撞檢查報告,整理圖紙會審記錄。同時,采用BIM技術輔助圖紙進行會審,可以轉變傳統圖紙會審內存在的局限性,隨后提升審圖效率以及質量,提前發現不容易發現的問題,減少施工過程內的資源浪費等情況,顯著提升施工效率。
5.3方案可視化交底以及動畫演示
采用BIM技術對施工方案內的工藝進行分析,可以合理設置三維可視化交底,保證施工項目直觀、清晰展現在眼前,明確施工方法以及流程,對施工方解釋相關方案,明確質量控制等措施。
5.4工程量統計
BIM模型內富含大量的工程信息,其屬于一個工程信息數據庫,需建立精準度較高的BIM模型,及時應用模型實現構件工程量統計分析,并出具材料、構件清單等,用于后續的訂貨、備料、供料組織運輸的依據,將其逐個交給專人實施,顯著減少復雜的人工操作以及各種潛在的錯誤,便于工程實體根據構件、樓宇、區域進行工程量統計工作,實現分階段材料的采購管理。5.5數字化加工深化設計BIM模型作為CNC文件,隨后導入生產信息管理體系,讓其轉變為初步的系統加工清單以及數控相關數據。根據導入系統內的原始數據,需在數控設備系統內對施工零件圖進行切割余量、孔位尺寸、坡口位置等進行編輯以及標注,隨后形成加工工藝數據以及文件。5.6二維碼管控施工管理人員在二維碼技術下,可以將工件實測實量的數據信息作為根據,隨后生成二維碼。同時,人員也需采用二維碼噴槍機將二維碼噴繪在對應的構件內,便于管理人員、監理、業主等在現場隨時知曉施工質量、時間、安裝部位信息等。
5.7精準測量定位
施工管理人員需將BIM軟件進行精準的定位,明確各個結構以及構件的位置關系、相對坐標。同時,還可以將BIM技術用于精準放線內。通過三維模型確定鋼結構構件的空間坐標后,可以對全站儀等數字化儀器實施精準的放線工作。
5.8場地布置
施工管理人員針對場地以及擬建的建筑物空間數據進行合理的建模后,可以對BIM軟件幫助項目部在規劃階段合理評估,明確場地的使用條件以及特點,隨后對項目作出理想的場地規劃、交通流線組織關系、施工布局等關鍵性決策。同時,建立施工現場整體三維現場布置模型,根據三維現場模型進行實地布置。
5.9安全防護
鋼結構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建立滿足規范要求的參數化安全防護措施,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進度,提前在模型內設計需防護的地方,在防護位置設置安全防護欄桿,采用共享數據參數以及明細表,合理計算鋼管、扣減、安全網等工程量,隨后對施工現場實施安全管理。施工管理人員保證施工至這一進度時,可以保證安全防護與施工同步進行。
5.104D進度模擬
施工管理人員通過對模型以及施工組織進行合理的設計,可以采用BIM進度軟件對施工設立4D模型。同時,在這一基礎上,對原有的施工計劃以及方案進行優化,顯著提升施工進度的掌控能力,保證工序的合理性,便于人員開展后續的施工措施。
5.11質量安全系統管理
施工管理人員可以將模型上傳至管理平臺,在客戶端應用手機終端以及模型進行實施共享。同時,還需在施工現場進行觀察,對存在安全以及質量情況的部分,進行拍照以及文字說明。項目管理人員能在模型內直接觀察到安全質量信息。同時,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落實到整改負責人,在其進行整改之后,由負責人將數據或者現場進行上傳,實現閉環管理。另外,應用BIM技術可以實現質量安全系統的可視化、聯動化以及追溯化效果,便于人員對其進行觀察,保證最終的施工質量,實施有效的質量管理。
5.12節約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需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選擇材料,并實施記錄。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出的建筑材料,占據整體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因此,選擇材料時需選擇綠色、環保的材料。同時,相關人員需合理控制采購數量、供應頻率等,以此對施工展開實時動態監測。相關人員也需注意節水,在簽訂合同時,需注意將節水指標納入合同內,隨后對其進行計量考核。相關人員還需根據工程特點,對生活用水以及工程用水進行分析,隨后分別計量。
6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保證鋼結構施工管理的效果,便于后續施工順利開展,就需明確BIM技術的作用以及價值,顯著提升鋼結構工程的建筑質量,完善相關技術以及內容,促使我國鋼結構施工管理工作的迅速發展,以此保證合理性。同時,鋼結構施工管理應用BIM技術進行碰撞檢查,可以深化鋼結構,優化復雜的工作節點,以此實現良好的工程效益。
參考文獻
[1]穆占春.BIM技術在鋼結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居舍,2020(18):149-150.
[2]胡溶川,李鑫,付正權.鋼結構施工及風險管理中的BIM技術應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6):249-250.
[3]周崢,鄧朗妮,廖羚,等.BIM技術在鋼結構深化設計與施工中應用熱點的知識圖譜構建方法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20,12(3):16-21.
[4]董小雪,湯軍,劉遠剛.基于BIM技術的鋼結構施工管理應用研究[J].建筑節能,2020,48(3):157-160+165.
作者:白巖 單位: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華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