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畫設計中色彩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動畫設計領域,色彩設計作為色彩載體,既包含色彩本身的視覺形態,同時,在心理與生理層面上呈現交互狀態,在各色萬千的色彩中散發著社會文化與設計師的非主觀感受,使得觀眾產生豐富想象。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動畫設計整體質量,完善動畫用色設計體系,本文對動畫設計領域中的色彩運用現狀進行探討,為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動畫設計;色彩設計;運用
一、動畫設計中的色彩概述
(一)色彩運用現狀在動畫設計領域中,色彩是對社會文化以及非主觀感受的一種體現,唯有結合動畫設計理念,滿足觀眾視覺需求以及心理需求,方可取得良好的設計效果,縮短與觀眾間的距離感。但根據實際運用情況來看,色彩運用在我國動畫設計領域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雖然多數設計師正確認識到色彩運用價值,但缺乏色彩設計經驗,在實際運用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如過于追求畫面華麗程度、色彩搭配不合理、背景色彩單調等。
(二)色彩設計的正確認知
色彩本質上是一種特定波長范圍的電磁波,對人類產生視覺刺激,不同波長波段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色彩。因此,人類對色彩的認知具有客觀性,無法以人體自身意志而轉移,從物理學層面來看,色彩顏色具有獨立性,且不同種類色彩對人體視網膜所產生的刺激感有所不同,波長較長的色彩給人以溫暖感,波長較短的色彩給人以寒冷感,這便是色彩冷暖關系的體現。因此,在運用色彩時,設計師應結合動畫設計理念與故事情節,使用不同顏色的色彩,確保色彩搭配與動畫設計內容緊密銜接,在色彩中蘊含設計者的情感心態,基于思維色彩的支配,潛意識層面影響觀眾心理狀態,與觀眾產生心理共鳴。
(三)色彩表達形式
色彩本質上是在特定波長范圍內的電磁波,隨著波長變化,會在人體視網膜中產生不同顏色,各類顏色雖然不具備改變現實世界溫度的條件,卻可以給人以不同的心理變化。例如,在多數動畫作品中,選擇將餐飲店與便利店的店堂布色選為紅色或橙色,給人以熱情生動之感,并增加人們食欲。而對冷色系的運用,則給人以冷漠與安靜之感。同時,設計師應注意的是,在不同故事情節、背景環境與配色情況下,相同顏色給觀眾所表達情感內容也有所不同,基于相同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具有波動性,并非固定不變。此外,顏色也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通過對場景畫風的變化,給觀眾以不同的情感體現,在潛意識層面上改變觀眾自身的情感。例如,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紅色有著喜慶與團圓的寓意,在動畫作品中,設計師可以將紅色為配色,從而表達設計理念與自身情感,如搭建紅色底色的建筑外形結構、家具等。
二、色彩在動畫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一)在角色設計中的運用
在動畫作品中,不同角色形象往往具有鮮明的性格特色,風格迥異的角色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影響,并在角色股互動過程中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故事內核。而在角色設計環節,對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通過搭配角色頭發、膚色、服裝配飾顏色來詮釋人物形象,對各類色彩的純度、冷光關系以及明度等要素的改變,也可以起到詮釋不同角色間的體系與結構關系的作用。1.詮釋角色所表達情感與傳統影視作品相比,從創作層面來看,動畫作品的創作局限性在于,作品中的角色形象為虛擬的,并無法如傳統影視作品一般,通過演員面部表情的變化來表達情感,僅能通過角色肢體變動加以表達,難以向觀眾準確傳達角色所表達的情感。針對這一問題,設計師可選擇調整角色的面部膚色,結合故事情節來表達角色的真實情感。例如,將角色面部膚色調整為紅色與青藍色,可以分別表達出憤怒與恐懼之感。2.體現角色性格特點在動畫作品中,需要通過角色形象的鮮明性格來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為實現這一設計目的,需要運用色彩設計來充分體現角色的性格特點,幫助觀眾快速了解不同角色,提高角色辨識度,牢牢抓準作品的內核。例如,在動畫作品《火影忍者》中,“佐助”角色以藍色作為造型底色,充分體現了該角色賤人與睿智的性格特征。此外,對人物角色造型配色的調節轉變,可以幫助觀眾正確了解不同角色間的情感關系。例如,在動畫作品《犬夜叉》中,“阿籬”以白色和綠色為造型底色,身著白綠相見的校服套裝,體現了角色開朗樂觀的性格。而“桔梗”身著紅白相見的日式和服,體現出單模高貴質感。同時,二者造型配色中均存有白色,且分別以紅色及綠色著裝,從視覺層面上體現出二者的緊密聯系,詮釋了角色間的牽絆。3.區分角色的主次關系在部分動畫作品中,開篇即是宏大場景,觀眾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不同角色間的關系,無法抓住故事核心,難免給人以嘈雜之感。在這一設計前提下,設計師需要通過搭配色彩來區分角色的主次關系,將主角貫穿故事始終。例如,在動畫作品《大圣歸來》中,“齊天大圣”角色身著黃色僧衣,顏色較為鮮艷,而其他配角造型顏色以黑色、灰色為主,并不會給人喧賓奪主之感。此外,通過搭配特定顏色,還可以基于鮮明色彩對比,來區分角色主次關系,在色彩中蘊含主觀意向。例如,在動畫作品《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以代表著純潔天使的白色為白雪公主造型用色,以代表著邪惡與魔鬼的黑色作為王后造型用色。
(二)在場景設計中的運用
從動畫作品創作層面來看,部分故事情節的轉變幅度較大,或是產生角色沖突時,將于特定場景內展開,做到角色與場景的相互襯托,方可使得角色以及場景水乳交融,更好的推動故事情節延伸發展。而在場景設計環節,色彩設計展露出廣闊應用前景,主要應用方向與所起作用如下。1.營造氣氛在動畫作品中,為襯托劇情氣氛,與觀眾產生心理共鳴,往往需要在所搭建常見中融入較為夸張的成分。而對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將場景氣氛與角色融為一體,避免故事情節出現生硬之處。例如,在動畫作品《天空之城》中,采取色彩暈眩繪制手法,“希達”在空中落下一幕中,胸前寶石持續散發出奪目光輝,整體畫面呈現為夢幻般藍色調,沖淡了角色形象與故事情節中的夸張成分,給觀眾以神秘感覺,同時,還暗示了拉普達文明即將涅槃重生。2.展示時間感動畫藝術是時間的藝術,作品片長直接影響到動畫作品容量以及敘事長短、情節多少。當前在部分動畫作品中,受到篇幅限制,為省略無用的故事情節,有效把控作品整體的敘事節奏及風格,確保主角貫穿故事始終,設計師可選擇采取色彩變換方式來轉換場景及調節動作快慢。例如,為表現出時間的快速流逝,借助角色經過場景的定格畫面,通過調節顏色來體現春、夏、秋、冬的景色輪回與季節變幻。同時,在角色經過場景的定格畫面中,調整場景色彩飽和度與明度,將場景色調由白晝轉至夜間,使得觀眾聯想到角色在場景中已待一整天。3.渲染場景從場景渲染層面來看,對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起到襯托角色,將角色情感與場景相互融合的藝術效果,根據情境變化來充分體現角色內心情感活動,進而將故事升華。例如,在動畫作品《蟲師》中,設計師青睞于運用簡潔明亮的色彩,使用淺粉色繪制荷花,使用橙黃色繪制螢火蟲光與燈籠,且主角為身穿橙色日式和服的小女孩,整體場景寧靜安詳,全片皆縈繞著溫暖、舒緩與平靜的情感,通過色彩運用表達出創作者的繾綣深情。4.展示地域特色及文化背景在動畫作品中,各色萬千的色彩中既散發著社會文化,同時,還融入了豐富的地域特色,通過對不同場景的搭設,以及對地域特征與色彩的相互結合,可以在動畫作品中展現文化背景,并提高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在動畫作品《功夫熊貓》中,在場景中融入代表東方文化的暖色調顏色,如紅色與橙黃色,在影片中的建筑、面館、比武擂臺等場景中,處處揭示著中華文化,極具中國特色。
(三)在情節設計中的運用
在多數動畫作品中,設計師青睞于通過調節色彩來襯托故事情節的連續性變化,確保觀眾可以全身心投入動畫作品中,不會在故事情節變化期間出現“跳戲”現象。簡單來講,在故事情節變化方面,對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正確處理情節連續變化與故事自身沖突性的關系,在給觀眾以跌宕起伏之感的同時,故事情節、角色變化與場景不會產生矛盾感。例如,在動畫作品《東京食尸鬼》中,主角“金木研”本是一名平凡的普通人,前期故事場景畫風以暖色系為主,角色所處場景顏色較為鮮艷。而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金木研”發現自己身體產生了某種器官變化,逐漸無法進食正常人的食物。與此同時,場景畫風逐漸由暖色系轉為暗色調,以黑色與暗紅色為主要配色,營造出詭異神秘的場景氣氛,場景顏色變化與故事情節的推進相互呼應,毫無違和感。
(四)色彩思維的運用
在動畫設計領域中,色彩設計作為色彩載體,在心理與生理層面上呈現交互狀態,蘊含著社會文化與設計師的非主觀感受,可以激發觀眾產生豐富聯想。因此,為有效控制觀眾的聯想方向與范圍,設計師必須深入了解色彩設計,樹立色彩思維,綜合分析動畫作品類型與場景規劃方案等因素,合理制定色彩搭配方案,選擇正確色調,將觀眾思維聯想向特定方向進行引導。例如,在動畫作品《字寶寶樂園》中,設計師選擇大量采用對比強烈的色塊,并設定較高的色彩飽和度,以及結合性格特征設定不同角色服裝配色,起到吸引幼兒注意力的作用,通過反復記憶的強烈對比來加深印象,具有較高的學前教育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全面提高動畫制作質量與設計水平,引導觀眾對動畫作品進行深層次思考,與創作者產生心理與精神共鳴。因此,設計師必須提高度色彩的運用力度,正確認識到色彩設計在情節推動、場景設計等方面的價值所在,以推動我國動畫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冉小穩.色彩在影視動畫當中的作用及表現功能[J].藝術評論,2007(06):87.
[2]王靜.色彩處理在動畫設計中的情感性研究[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02):207.
[3]于迪.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06):81-82.
[4]姬文錦.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在影視動畫作品中的作用[J].藝術科技,2018(05):99.
作者:張琪 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