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時代傳統科技類圖書營銷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傳統科技類圖書的營銷方式產生了十分大的影響。科技類圖書出版社應該與時俱進,轉變營銷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不斷適應發展趨勢,滿足讀者需求。文章分析傳統科技類圖書的營銷模式及特點,并對新媒體時代的營銷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科技類圖書;營銷
在各種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出版行業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具有海量信息承載、碎片化傳播的特點,它不僅改變了現代人的圖書閱讀習慣、學習習慣,還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產生了顯著影響。傳統科技類圖書的營銷模式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創新發展趨勢,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
一、傳統科技類圖書的營銷模式及特點
科技類圖書本身專業性強,要求讀者有專業的知識背景,所以讀者范圍較窄,不像人文社科類圖書那樣讀者很廣。傳統科技類圖書的營銷,一般有以下幾類途徑。
(一)利用出版界的三大盛會展示圖書品種,宣傳重點圖書出版界三大盛會即每年年初的北京圖書訂貨會、春夏之交的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和秋季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特色鮮明的三大盛會在國內出版行業極具影響力,已成為增進圖書交流交易、推動全民閱讀、擴大版權貿易的重要平臺。以2020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為例,訂貨會最終展位數為2587個,參展單位768家,其中出版社514家、民營圖書業212家、港臺出版商42家。全國新華書店、民營書店、圖書館、館配商、海內外華文書店近3000個單位派人參會,各參展單位帶來近40萬種圖書,現場采訂圖書價格達到8100萬元,現場人流9.6萬人次。42家場外書店作為訂貨會分會場參加了訂貨會零售工作。各出版單位自己組織的溝通會、交流會、推介會、接待活動累計超過千場。出版界三大盛會是各大出版社圖書營銷宣傳的重要平臺。
(二)利用圖書會,行業學術會議等推廣圖書對于一些重點的科技類圖書,出版社常常借助新書會、讀者見面會等活動造勢。這些活動也是常用的圖書營銷方式。出版社在活動前會詳細策劃,提前分析目標讀者,邀請目標讀者參會;在活動中,則會請圖書作者詳細介紹圖書的編寫背景及內容,與會讀者可以和作者面對面互動;活動后會請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擴大宣傳面,將圖書推向市場。而行業學術會議的參會人員主要為專業人士,利用會議活動推廣圖書比較有針對性。學術會議參會嘉賓中專家的推薦,對圖書推廣的可以起到重要作用[1]。
(三)實體書店和三大電商相結合以中國計劃出版社為例,前些年新華書店是該社圖書重要的宣傳和發行渠道,多個城市當地的書店是該社的商。書店會配合出版社為圖書做營銷宣傳活動,在不同地域推廣圖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實體書店受到電商沖擊,當當網、京東網、天貓等網上平臺成為重要的圖書營銷渠道。越來越多的讀者可以參考電商的銷售排行榜、讀者評論、暢銷書排行榜等信息購買圖書。以上三大電商平臺也成為了出版社重要的銷售途徑。
二、影響傳統科技類圖書營銷的因素
第一,圖書選題類型的制約。很多科技圖書出版社,出版國家標準、行業發展報告、法律法規釋義、教材、教輔類圖書,或者一些有出版基金、科研項目經費支持的圖書[2]。這類圖書讀者相對固定,有時作者也會回購大量圖書,所以在營銷宣傳方面意識不強。第二,廣泛宣傳,無針對性。科技類圖書的讀者和人文社科類圖書的讀者相比更為固定,范圍較小,他們有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例如,土木工程類圖書、消防類圖書的讀者。圖書如果只在京東、當當、天貓等電商網站泛泛宣傳,沒有區分專業領域,很難有效地傳遞信息。第三,編輯和營銷發行人員工作協作性不強。一些出版社,編輯部門和營銷部門是完全獨立的,交流協作少,這對圖書的營銷是非常不利的。編輯是圖書出版的前端,可以與作者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圖書的內容、特點甚至是賣點。而營銷發行部門與市場接觸多,了解讀者需求,但并不了解圖書內容,因此需要加強與編輯的協作交流。編輯不應只完成審校工作,不關心宣傳。營銷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應對圖書內容完全不了解,只是撰寫、宣傳語。第四,科技類圖書封面設計大多比較單調,設計感不強,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版式設計普通有時也是影響圖書營銷的重要因素。
三、新媒體時代科技類圖書的營銷模式對策
在新媒體時代,出版社應該轉變營銷理念,從依賴實體書店營銷轉變為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營銷。只有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特點,滿足用戶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營銷策略。
(一)充分利用“兩微”媒體平臺近幾年,微博、微信得到了廣泛應用。相關數據表明,2019年,微博的平均日活躍用戶為2.16億人;而微信的平均月活動用戶達到了11億,成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app。各大出版社都開通了企業微博賬戶和企業微信公眾號,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實時推廣、宣傳新出版的圖書。相比過去,“兩微”平臺時效性強、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讀者還可以實時留言。打破了地域限制,可以讓出版社及時收到讀者的反饋信息,解答讀者的問題,和讀者實時互動,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大大拉近了出版社和讀者的距離。
(二)充分利用視頻直播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直播用戶的不斷增加,網絡直播已成為一種新的營銷途徑。“網絡直播+營銷”更貼近用戶需求,詳細的介紹、展示產品,能讓產品第一時間被用戶了解。一些作者在科學技術領域十分有知名度,出版社可以為作者策劃一場直播,通過一期或多期直播請圖書作者向讀者介紹圖書內容,講解知識點,讓讀者對圖書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吸引讀者。也可以根據圖書特點,選擇有廣泛的知名度的直播平臺合作,通過直播平臺推廣圖書。
(三)充分利用網上書店營銷因為科技類圖書讀者群相對固定,而出版社一般都有自己的網站,因此也可以創建自己的微店。通過提高圖書質量,多打造符合讀者需求的暢銷書等方式不斷提高出版社的品牌知名度和關注度。出版社在有知名度,粉絲流量大時,可以在出版社網站、微店宣傳推介一些重點圖書。
(四)建立自己的讀者數據庫對讀者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維護與讀者的關系,做個性化營銷。以該社教輔類圖書為例,讀者掃圖書的防偽碼可以獲得增值服務,進行反饋;后臺客服可以獲取讀者反饋,了解讀者對圖書提出的建議。出版社還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更好地和讀者交流。
(五)充分利用作者資源進行宣傳一些圖書的作者在業界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微博、微信朋友圈都有極高的關注度。圖書出版后,可以請作者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轉發圖書宣傳信息。知名作者的宣傳將帶動行業其他知名作者轉發和宣傳圖書,可以大大推動圖書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六)以融合出版模式促進紙質圖書銷售紙質圖書單一的閱讀體驗,越來越不能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以該社融合出版部為例,我社根據讀者現有的閱讀習慣,將紙質圖書做成電子版,作為紙質圖書購買增值服務的一個內容;或拍攝一些講解圖書相關內容的視頻,以二維碼為載體,結合防偽標的使用,作為正版紙質圖書售后增值內容,以達到促進紙質圖書銷量增加的目的。
四、結語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科技類圖書出版社應該不斷總結過去的營銷方式,轉變營銷理念,充分了解新媒體的特點,學習新媒體技術,多利用新媒體平臺優勢,與時俱進,以讀者為核心,創新營銷方式。
參考文獻:
[1]管娜.科技圖書營銷模式淺析[J].職業,2014(24):182.
[2]丁洪良,沈紅芬.科技類圖書的營銷策略[J].出版參考,2012(21):36+28.
作者:張穎 單位:中國計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