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中國積極實施創新和創業發展戰略,高等院校的營銷專業紛紛予以響應,各自建立了基于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現有創新和創業培訓模式的基礎上,探討高等院校營銷專業創新模式的構建,以期幫助高校培養雙重創新人才。
關鍵詞:市場營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現狀
在國家倡導培養創新人才的背景下,許多高校已經從自身的基礎上開始改革,尋找方向,并制定了相應的培養方案。在注重培養創新人才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改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課程設置不適合。營銷專業課程中大部分課程設置多年來并未改變,大部分知識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課程沒有實質性的與社會相結合地擴展,也無法培養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無法滿足社會需求。2.師資欠缺。高校內的營銷專業老師明顯存在著教學水平高低不一的現象。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知識體系,一些具有先進教學理念和知識體系的新教師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這就造成了學生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不一,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所需的相應條件。3.缺少實踐平臺。高校由于自身各方面條件及因素的限制缺少相應的實踐平臺,一些大學只向學生傳授知識,也沒有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在這種現實基礎上,大學生的理論知識無法實踐在相應的工作中,就無法使學生產生相應的創造能力,其創造創新能力會被客觀因素所限制,創新需要在不斷重復熟練的基礎上才能夠產生。這就導致學生在進入到社會中后會逐漸走向平庸,缺少相應的工作目標不思進取。
二、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針對現今社會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來說,各大高校應予以充分的重視,加快改革的步伐,針對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適合和高素質人才。1.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理念。社會不同于學校,營銷專業的學生在社會經濟浪潮中將面對各種順境、逆境,培養學生相應的應變能力、培養創新和創業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應將正確的創新創業理念予以樹立,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培養的人才必定是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只有高校的教師及領導具備相應的理念,才能夠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的人才。其次,學校應逐步引導使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意識觀念予以重視,通過學校自身的方式方法強化其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在校期間學習創新意識的必要,在社會中生存的必需。并且會發現他們將從創新的角度考慮事物的進展,無論他們是否正在制訂商業計劃。通過相應營銷的理念來實現創新,并達到營銷效果。2.構建雙創教育體系。首先,相應教材的改革。各高校根據自身學校及營銷專業的實際方向加以改革,根據創新教育方案進行相應的改革,并編制教材,將所需的創新創業理論進行融合并制定實踐方式方法的指導。將學校專業的理論課程與課外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改變以往傳統方式的教學構建新型的實踐教學理論,以擴展教材加入相關營銷網絡課程為基礎,更好地為學生創新發展提供保障。其次,改革課程體系。課程改革需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高校社會及行業的營銷發展趨勢需要有一個正確的研究及深入的了解,并在以往傳統課程的基礎上加以改革修整,在理論基礎上融入更多的實踐課程,使學生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及社會實踐能力。在學生掌握進入社會的生存技能后,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發展的節奏,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3.培養師資力量。高校應重視教師培訓,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首先,增加創新型教師的引進。高校在提高學校自身教師能力的同時還需引進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學校。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提高高校的招聘條件,對學歷、能力、社會背景等多方面進行要求,這客觀地要求了應聘者需具備較為超前的市場營銷理念及創新創業的能力,這對日后的教學具有較大的益處。其次,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對于已經在大學或大學工作的教師,學院或大學注重雙重創造性教師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社會新型營銷內容進行培訓,聘請各大公司及學者專家來大學內進行講座和交流,為校內的教師提供多范圍的全面培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派遣教師進行國外深造,提高教師的營銷思路及教學能力,增強其創造性的思維。4.構建多維一體的實踐平臺。學校存在較強的理論體系基礎,但實踐一直是學校所欠缺的部分,應構建由政府機構、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多方參與的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首先,在校園內搭建培訓平臺。在學校內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實踐基地,將在校學習的理論基礎、營銷技能,在學校實踐基地通過模擬的方式進行不斷訓練強化,將學校內的理論通過自身的實踐融入到知識體系中,實踐基地可以良好地分享各類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其次,構建校外多方實踐平臺。多方共同構建實踐平臺,有利于學生提前了解社會、行業、崗位的規則,能夠有效地糾正學校書本上的不符之處,調整工作狀態中的不協調因素。另外,企業、政府、學校多方的合作,有利于多方了解行業走向,并能夠對社會動向做出第一時間的反應及應對。5.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高校對學生培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社會中更快速地適應崗位行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能夠做到創新創業,為國家、為行業的發展做貢獻。第一,豐富實踐活動。教師必須為學生開展更多實踐活動,包括在學校內舉辦市場競爭、學校之間的市場競爭、市場競爭、學校公司等,以便學生獲得更多的機會,并可以展示學習營銷技能的平臺。例如,讓公司的學生和營銷人員共同營銷相同的產品和學校企業家在這里,不僅可以測試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可以測試他們制定營銷策略的能力,并且可以適當地提高他們使用廣泛知識的能力。第二,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活動。除了定期的營銷競賽外,教師還必須利用互聯網進行教育活動,以便對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培訓。例如,教師可以參考微信組的創新和成功,利用QQ群等從課堂發送,以便學生下載參考,在線與教師溝通,與同學交流。
三、結語
高校應重視學生創新和創業技能的發展,而高校營銷專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應開發創意課程體系和教師團隊,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和提高營銷技能。
參考文獻:
[1]包月姣.市場營銷專業網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1):53-54.
[2]徐浩.創新創業視角下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11):205-206.
[3]楊運嬌.創新創業視角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1):194-195.
[4]包月姣.創新創業視角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商場現代化,2018,(20):51-52.
[5]婁琦琳.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18,(19):108-109.
作者:諸連川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