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引入市場經濟這一經濟模式以來,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對中國社會道德也產生了很大的沖擊。道德建設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可以成為帶動經濟建設發展的新生長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正確的加強道德建設。
關鍵詞:市場經濟;道德建設;加強道德建設
一、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其中的道德建設問題也非常的重要。馬克思指出,道德作為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和行為之間的規范,則意味著一定的經濟關系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礎。道德與市場經濟之間的辯證關系,市場經濟中道德的反應不是簡單的和被動的,道德原則也不是經濟的原則,更不是簡單市場原則的轉換。市場經濟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的經濟體系,為人們生產和交換物質財富、資源的分配,也提出了人的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作為道德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筑,它受經濟基礎的某些物質限制。市場經濟對道德存在的影響,是社會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矛盾。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來說,動機是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追求經濟利益的無限夸大和增殖,是市場經濟競爭的客觀需要。在這方面人們對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之間就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市場經濟是以“非道德”為前提的。市場經濟發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著不擇手段的商業詐騙、貪婪金錢的追求,企圖將社會中一切有形的、無形的、物質的、精神的,全部都納入了市場經濟中去把它們放在金錢這桿秤上來衡量,最終導致人性本身的物化和異化,導致側頭徹底的追金主義的出現”。在商品交換關系中,因為市場經濟的特征包括自主性和開放性,因此在商品的交換過程中也是自由的交換,在這樣的交換形勢下就存在著一些缺陷,這也就是市場經濟的局限性。市場經濟的局限性:我們在購買時只能先付款后消費,由于商品種類繁多,我們并不是每次都在購買時直接看到消費的效果,而事后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的代價很大,所以市場還具有“欺詐性”。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存在的矛盾現象,客觀上是不允許我們單方面的肯定某有一方面或者否定另一方,兩者是取長補短不可或缺的。市場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合理分配,來調節社會供需平衡等特點,以滿足社會的各種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進步,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然而,市場經濟的穩定性發展,都離不開道德上的支持,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盡管有政策確保和法律措施,而道德自律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社會主義中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由和正常的秩序維護,要求人們在社會中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市場經濟把人們引進了一個更加開放、自由、富裕、文明有道德的社會。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中的矛盾,也就說在當今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中多方面的矛盾也是無時不有,無時存在的,也就是兩者之間的矛盾推動著我們國家經濟不斷地向更高的方向發展。社會主義中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道德建設的進步奠定一定的基礎;市場經濟對人本性面目的要求,有助于道德建設中自律性的實現。同時,市場經濟不僅是法治的經濟,也是道德的經濟。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道德的進步,道德建設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道德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反應不是簡單的和被動的,道德原則也不是經濟原則、市場原則的簡單變換,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道德建設是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結合。目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必須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僅要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價值觀和道德規范,也要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快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二、社會主義市場中加強道德建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人帶領全國人民開始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上的改革,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偉大創舉。這種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理論指導,更需要道德建設方面的進步來維持。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必須要加強道德建設。首先,加強道德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戰略目標。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兩手抓,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并且將兩手配合好,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不可缺少的道德建設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必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道德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戰略地位。其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培養經濟人才的重要途徑。國家之間的經濟較量,實質上就是人才的較量,人才之間的競爭和對比,人才以及勞動者素質是一個國家生產力的關鍵因素。羅國杰教授在他的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中,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分為三點:一是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首先,應該有強烈的動機加強道德修養,這樣才能有主動學習、思考和實踐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個人的道德境界;其次,要積極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激勵的道德修養活動,并持之以恒、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加強我們的個人道德修養;最后,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發揚優點,取長補短。二是采取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應借鑒歷史上思想家們所提出的各種積極有效的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方法,并與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相結合,身體力行。三是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個人的道德修養并不是脫離實際生活的,而是人們在社會實踐生活中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華,就是要把提高道德認識與躬行道德實踐相統一,來促進道德要求內化為個人的道德品質修養,外化為生活實踐的道德行為。因此,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經濟人才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追求,自覺遠離低級趣味,抵制歪風邪氣;腳踏實地,敢于擔當;持之以恒,善始善終。鄧小平說過經濟體制改革下的人才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道德建設是培養經濟人才的迫切需要。最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市場經濟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事物的兩重性一樣,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也存在著正負兩種效應。在正面積極效應上,時間證明了市場經濟不僅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在負面消極效應上,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自發性、滯后性及盲目性等原則,由于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再加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漏缺而無法完全的抑制負面因素的蔓延,就有可能誘發許多不健康的、消極的、甚至是腐敗丑漏的現象。由此可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是我們能否把握好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強以華,魏忠明.市場經濟道德建設的人性基礎[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
[2]李玉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J].前沿,2011
[3]詹霞.市場經濟與道德的轉型[J].生產力研究,2013
[4]《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研究》課題組,張篤西,田治安.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作者:甄芳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