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正確看待我國市場經濟中出現的道德問題
在肯定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推動道德進步的同時,應當看到,伴隨著對外開放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道德領域出現了許多不道德現象。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正確看待經濟建設中存在的道德問題。
首先,我國正處于新舊道德體系的轉換時期,由于舊道德的綜合滯留,而與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相適應的道德體系還沒有形成,使不道德現象產生。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的經濟成分應運而生,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作用已經比較充分地顯示出來。從總體上看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當發展商品經濟的浪潮驟然襲來時,人們茫然不知所措,反而把封建社會的東西拿來使用,利用新體制的不健全,趁虛而入,取得棲身之地,從而泛濫成災。因此社會中的種種不道德現象,恰恰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的產物。
其次,對外開放是一把“雙刃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需實行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就像是一扇敞開的大門,好的東西可以進來,壞的東西也可以進來。不少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拜倒在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面前,喪失起碼的社會道德。然而這種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道德會也會進一步的完善。
新時期,道德建設的對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迫切需要以新的道德體系來為市場經濟提供有利保障。那么,新時期道德建設又該如何進行呢?
首先,集體主義道德的培養至關重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上層建筑,在道德方面必然體現為集體主義原則。真實的集體是把社會普遍利益與個人利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躍發展的時期,我們必需認識到集體主義的重要性,我們要追求集體和個人的不斷完善。個人的不斷完善就意味著是不斷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集體的不斷完善就意味著是不斷努力消除集體方面的不正之風、腐敗現象,更加真實地代表集體成員的利益。如果每個人都努力成為一個道德的人,那么道德的終極目的和標準———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利益總量就會實現。
其次,合理的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在資源配置和財產分配過程中,是否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是否體現出社會的正義和公平非常關鍵。如果實際的分配機制不能真正體現公平原則,那么人們內心的公平信念就會動搖,人們就會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地通過不正當關系,采取不道德行為去獲取社會資源的行為就會得以擴散。因此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已成為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最后,健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完善政策法規。社會主義道德,是建立在社會的經濟結構和政治結構基礎之上的。因此,道德建設發展的快慢還與社會的經濟、政治密切相關。如果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沒有快速的經濟增長,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有道德水平的快速發展。因此,健全體制,應該成為今后改革的重點,也是推進道德建設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保證。(本文作者:石揚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