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市場經濟制約因素改革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制
1.金融體制改革跟不上市場經濟改革的需求,表現在金融體制壓抑著企業的發展。各類型銀行存在著過多的不適當的行政性管制,導致市場分割,使各個市場主體不能通過統一的金融市場尋找最有效的投資目標,只能以自我資金融通的形式進行。在這種狀況下市場資源配置機制難以發揮其作用,不僅帶來企業投資效益下降與自然浪費的后果,也抑制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
2‘市場證券交易價格與期貨交易價格嚴重背離了企業生產實際價值,金融衍生交易比物資生產部門高得多的通貨膨脹。
3.宏觀調控失調。一是來源于對市場貨幣資金管理體制多頭,各自為政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觀;二是在管理內容方面,對各類型股份公司、期貨公司的設立.上市公司的資格審核,股票發行上市的方式、規模、價格等決策統一行政化。這些做法出現許多弊端,抑制了市場機制,使其難以發揮作用,由于管理環節增多,扯皮相繼增加,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效率;另一方面行政干預過多,使股票市場成了政策市場和消息市場,從而加劇了股票市場的震蕩。如香港與廣州股市價格的升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由于對各類型公司的審批程序隨意性大,人際關系占上風,毫無競爭素質,無法提高企業的效益。
4.國有企業機制轉換緩慢。當前部分國有企業仍未真正解決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問題,轉換配套投資需要增加貸款,反使負債率上升,企業經營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改觀,有些企業更為惡化,虧損局面仍未改變。
5.人才交流市場不夠深化,大批人才外流,致使企業無能力開發新產品,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二、建立中國模式的市場經濟
1.首要進行金融體制改革,改革各類型銀行為商業性銀行,實行自負盈虧,承擔資金投放的經濟責任制。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把資金投放在效益高的項目,以解決金融改革不配套的現實問題。如德意志銀行就是大眾、西門子、奔馳、赫希斯特等公司的主要股東,也可以說,德國大型工業企業的所有董事會都少不了銀行。同時,最近20年來,德國對企業建立一種“共同決策”制度,使工會進入所有企業的董事會。實踐證明,對于市場的參與者來說,真正能對企業行為起制約作用的是內部風險機制,是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建立起銀行、證券公司、股份制企業.以致機構投資者風險約束機制,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老板”缺位,投資盈利是個人的,虧損則由國家來承擔問題,使銀行、企業、中介機構能夠真正根據對投資利益和風險判斷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2.提高企業股票在市場的作用,便于籌集社會資金。隨著市場經濟深化,證券、股票、產權、投資資金、長短票據兌現、租賃業務活動相繼出現.。因而,今后應該注重產權交易活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作用,組建發展國民經濟的骨干企業,加強市場與企業的聯系.真正發揮市場需要資源的配置和存量資源的調整作用,以達到降低供需虛假程度。企業要注重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組織科技人員攻關新科技產品,使其在激烈的商品競爭中,以優質高效益取勝,維護企業股票信用。如美國企業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是每個季度都能提供好的經營業績.因為這個參數決定該企業在股市的作為,只要企業在股市中表現良好,那么企業的領導者或管理人員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管理者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取決于他所領導的企業在股市中的表現也就毫不奇怪了。為了最大限度地為股東創造利潤,企業總是盡量壓低職工的J幾資水平,也把社會開支壓縮到最少。
3.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優質新產品上市,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需要發揮企業董事會的作用,對市場信息、產品開發質量等進行正確的決策,使企業建立起對產品自我約束機制。如日本市場經濟發展特點.是重視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它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場份額和獲得最多的利潤。換而言之、它追求的不是股東的利益,而是企業本身的利益,這意l長著企業要將一部分利潤用于生產活動的再投資。為了提高企業的利潤舊本各企業公司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同時它們之間的合作關系也很密切。
4.加強對市場經濟監管,穩定市場物價,堵塞偽劣商品上市,確保消費者的利益。需要制訂商品流通質量法規,也要培訓一批高素質的公安、工商、稅務等監管執法隊伍,改善監管手段。更要清理市場的中介機構與糾正各行業不正之風等,建立健全市場流通機制,使市場改革真正實現“三公”原則。上列簡介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各具有其特色,能促進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可供參考。如美國股票市場升降可促使企業領導提高經營效益;德國的金融機構直接參與企業經營決策,達到提高企業的效益目標;日本企業把獲得利潤一部分用于企業擴大再生產,目的為了取得更多的利潤。但是它們之間雖然市場經營模式各有其側重,而獲取更多的利潤則是它的共性。當前美國在人才開放上實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吸收了世界青年科技人才的關注,保持科技領先地位。我國是在不完善的基礎上發展市場經濟,目標方向是正確的,但在深化市場經濟的進程中.急需要完善各項配套工程改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完全適應我國的國情,是發展中國家必然要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