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保型水產飼料開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從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出發,提出開發環保型水產飼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結合相關研究,緊緊圍繞水產飼料營養配方的精準設計、安全高效的添加劑使用、飼料加工工藝技術的改進和生產中的科學投喂技術這4個核心要點對新型環保的水產飼料進行闡述,梳理了環保型水產飼料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然后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展望,以推動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深入研究,促進水產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產養殖;環保;水產飼料
1開發環保型水產飼料的必要性
對水生動物而言,飼料必須投喂到水中才能被食用。而常規水產飼料一旦入水會受到溫度、pH、滲透壓、水流沖擊等因素發生斷裂、剝落、溶解、溶脹、粉化等反應,污染養殖水體環境,影響水產品的生長性能和經濟效益。據研究表明,傳統水產飼料入水5min的重量損失即可達到13%左右,入水2h的重量損失高達24%(范林君和姚維志,2005)。有學者對國內外4種水產飼料的穩定性進行研究發現,飼料進入水體5min失重率在19.9%~40.7%,表明有1/5~2/5的飼料完全未被水生動物采食,而直接存留在水體中,造成嚴重的飼料資源浪費和水體環境污染(柳旭東等,2009)。此外,即使被水生動物攝取的飼料,也會因為營養含量、比例問題及水生動物消化吸收的能力限制而不被利用,剩余部分直接排泄到水中,造成環境污染。歐洲研究表明,鮭魚養殖過程中,飼料中的氮約有20%被直接溶解在水中,60%的氮雖然被鮭魚攝取,但依然隨排泄物進入水體,只有約20%的氮能真正用于鮭魚的生長(戴子堅和蔡春芳,2002)。一般來說,只有20%的配合飼料可以被水生動物吸收利用,剩下的80%均以各種形式被排放在養殖水體中,造成水中有機氮磷含量升高、溶解氧含量下降,水體富營養化,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和細菌,破壞水域環境的生態平衡,進而引發水生動物疾病,或者造成死亡,給水產養殖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趙春平和周慶安,2002)。此外,由于水產飼料中蛋白質來源主要是魚粉,其添加比例較高,而我國魚粉產量不足,嚴重依賴進口;魚粉價格的走高和其資源的日漸匱乏也提醒我們,要盡可能提高水產飼料中蛋白的利用率,以減少資源浪費(楊志剛等,2009)。因此,提高傳統水產飼料中養分的消化利用率,改進飼料加工工藝,大力發展環保型水產飼料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2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核心要點
環保型水產飼料是指嚴格按照水生動物的營養需求,同時考慮飼料原料的組成及其與水環境的相互關系,通過優化營養配方的設計,使用安全高效的添加劑,改進飼料加工工藝技術等方式,盡可能提高飼料養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飼料適口性、水中穩定性、沉降速度等指標,減少其對養殖水體污染的一類綠色環保的飼料(楊學芬等,2003)。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核心要點包括以下4個方面:(1)按照營養平衡理論,結合水生動物的生理特性進行飼料養分的科學配置;(2)添加安全有效的添加劑,促進水生動物對營養素的吸收,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3)提高和改進水產飼料的加工工藝,使其具有良好的適口性、水中穩定性等;(4)按照水生動物的生活習性科學合理的投喂(羅璋等,2010)。
2.1科學合理的水產飼料配方設計不同種類
水生動物的營養需求存在很大差異性,即便是同一類水生動物在不同生理階段、不同環境和日糧配置條件下,對營養素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準確估測水生動物的營養需求及所用飼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科學合理配制水產飼料的關鍵。但由于水生動物的種類繁多,其生活的水體環境也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因此,進行相關的營養代謝研究十分困難。自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陸續開展水生動物的營養標準研究,先后制定鰻鱺、草魚、羅非魚、鯉魚、中國對蝦、虹鱒、青魚、鯽魚、大黃魚等20多種水生動物的配合飼料營養標準(冷向軍,2009),極大推動了水產飼料行業的發展。但與美國、日本、挪威等漁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生動物營養學的研究相對落后,這些漁業發達國家飼養鰈魚、鯉魚、鱒魚等特定魚類的飼料系數已在1.0~1.3,飼養其他水生動物的飼料系數也在1.5~1.8,相比之下,我國大多數水生動物的飼料系數還在2.1~4.0,差距很大,在水產飼料營養方面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劉晴,2006)。
2.2安全高效的添加劑使用
雖然添加劑在水產飼料中的使用量很少,但卻有著顯著作用。如酶制劑可以降解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質,提高水產飼料的營養價值,同時還可以補充水生動物內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飼料養分的吸收利用,減少排泄物對水環境的污染;微生態制劑可以幫助水生動物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促進營養物質吸收,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同時減少氮的排泄,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誘食劑可以提高水生動物的攝食速度和攝食量,減少水產飼料的浪費;中草藥添加劑可以改善水生動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促進生長。因此,水產飼料中合理使用添加劑可以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養分利用率,減少飼料資源的浪費,同時降低排泄物對水環境的污染。
2.3飼料加工工藝技術的改進水產飼料的營
養價值不僅與飼料原料中的營養素含量有關,還與飼料產品的加工工藝密切相關。飼料加工技術對產品的顆粒大小、混合均勻性、飼料形態、耐水性、沉降速度等指標均有很大影響,并直接影響水生動物對飼料養分的吸收利用(李忠平和周巖民,2002)。水產飼料的生產加工過程主要包括粉碎、倉儲、混合、調制、制粒等工序,而生產環保型水產飼料的要求,主要是對上述工藝過程的進一步完善,如膨化、氨基酸包膜、淀粉熟化、高油脂添加等工藝,使其產品更加營養高效,同時更加符合環保的要求(楊志剛和陳乃松,2007)。
2.4采用科學合理的投喂方法
傳統水產養殖產業中,有“定質、定位、定時、定量”和“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攝食”的投喂原則。在現代水產養殖中,還需根據水生動物的種類、生理狀況、水體環境等情況,合理制定投餌料量、投餌料方法及投餌料比例,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產飼料的利用率,減少水產飼料的浪費及對水體的污染,促進水產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陳淑蘊等,2007)。
3環保型水產飼料開發所面臨的問題
雖然環保型水產飼料的開發應用符合現代水產養殖的發展需求,但在其開發應用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由于我國水產飼料的發展相對較晚,水生動物營養需求研究比畜禽營養落后不少,因此,水產飼料的針對性和使用效果在實際應用中都要大打折扣。在環保型水產飼料的開發中,如何確定水生動物的精準營養需求及據此進行相應的營養配方設計成了關鍵所在。以合成氨基酸的添加為例,其在水產配合飼料中的使用不僅存在效果穩定性和最適添加量的問題,與畜禽動物相比,還有其他許多因素需要考慮,如水生動物種類、原料組成、合成氨基酸工藝、投喂方式等(劉崇新和謝駿,2013)。其次,水產飼料中使用的添加劑雖然具有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污染和浪費的功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酶制劑的耐熱和最適pH范圍會影響效果發揮;而酵母等微生態制劑的添加也可能因為原料來源、菌種選擇、發酵工藝等因素影響到水產飼料的質量,造成添加效果不佳的情況(黃滄海,2015)。再次,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的市場規模還相對較小,大部分中小型水產飼料企業缺少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投入,也無力進行飼料加工生產線的更新升級,缺少進行環保型水產飼料的生產能力。最后,由于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養殖生產中對飼料安全越來越重視。但我國在綠色飼料生產標準、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方面還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引導,導致實際生產中亂用添加劑或違禁藥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推廣應用。
4環保型水產飼料發展的對策
針對環保型水產飼料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只有從多方面統籌協調,共同進步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水產飼料市場的現狀,推動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應用,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4.1加大研究投入
不管是水生動物生活習性、營養需求的研究,還是水產飼料添加劑的應用,我國與日本、美國、挪威等漁業發達國家還有不少差距,這也反應在我國水產養殖產量、資源消耗、投入產出比等方面。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環保要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加大科研投入,積極推動水生動物營養需求、飼料營養價值、精準營養配方、高效添加劑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消化率、利用率,節約飼料資源,降低環境污染,提高水產品品質。
4.2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推動產業升級
一個健康成熟的市場少不了相關規章制度的管理和約束。因此,為了促進水產飼料產業規范、健康的發展,一定要加快推進水產飼料相關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地引導和規范,也會促進環保型水產飼料的推廣和應用。此外,對于積極開展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的中小型飼料企業,國家應給與一定的扶持和優惠,推動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應用,促進整個水產飼料行業的產業升級。
4.3加強水產飼料的質量安全監管
水產飼料的質量和安全直接關系著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水體環境的污染情況,也會影響到水產品品質、市場價格和競爭力,以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因此,除了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還必須嚴格執行水產飼料的質量安全監管,加強對飼料原料質量、添加劑和藥物使用的監控,建立規范的可追溯體系,確保水產飼料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5結論和展望
在水產養殖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水產飼料的廣泛應用功不可沒,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然而,傳統水產飼料在大幅提高水產養殖產量的同時也因消化率、利用率不高等問題造成了諸多資源浪費和水體環境污染。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得不償失,也不符合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因此,大力研發環保型水產飼料,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減少飼料資源浪費,降低水環境污染,并提高水產品品質,這是未來水產飼料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水產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淑蘊.水產飼料的科學投喂[J].當代水產,2007,32(4):28.
[2]戴子堅,蔡春芳.環保保健型水產飼料研究現狀及發展對策[J].淡水漁業,2002,32(4):49~51.
[3]范林君,姚維志.環保型水產飼料的研究與開發[J].飼料廣角,2005,18:32~34.
[4]黃滄海.環保型水產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J].飼料廣角,2015,7:38~41.
作者:李超顯 單位:中共長沙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