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全球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際郵輪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逐漸得到了發展,國際郵輪業務范圍也在進一步拓展,國際郵輪乘務因此出現,目前高校已經針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人才培養專門開設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注重培養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提供充足的后備人才,推動國際郵輪乘務管理業務的發展。但是,就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方面,相關的教學方法還不夠完善,文章分析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人才的需求現狀,分析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因素,并探究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高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實現途徑,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以及其他國際性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
一、郵輪產業及其人才需求現狀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郵輪乘客已經接近2500萬人次,和2016年相相比提升了將近3000萬,提升幅度較大。在國際郵輪的乘客來源中,美國的乘客數量最多,將近1500萬人,占據全球郵輪乘客總數的將近一半,而在亞洲區域,中國游客也占據主要比重。就全球郵輪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郵輪乘客每年還在不斷的增長中,國際郵輪的市場還在進一步擴大。就目前國際郵輪中的乘務人員和游客的比例來看,基本上能夠實現一對二,但是隨著每年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郵輪乘務人員不足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國際市場中乘務人員的英語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更是顯得比較落后,隨著國際郵輪產業的進一步擴大發展,國際郵輪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國際郵輪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在國際化的乘務人才的競爭上,而目前的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顯得明顯不足,對此,需要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方法,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創造有利的教學環境,才能有效促進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二、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
(一)語言差異
目前很多國際郵輪乘務員在進行游客的溝通服務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語言溝通障礙問題,加上不同國家的語言應用習慣、方言、口音等的不同,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乘務員往往會出現誤解和不解,造成雙方溝通困難,甚至引發矛盾問題。這是各國文化差異造成的必然結果。
(二)宗教文化
不同國家的游客可能都有著自己的不同宗教信仰,在飲食習慣以及禮節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禁忌,在乘務人員的培訓中,往往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培訓不足,導致乘務人員無法有效的把握游客的喜好,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造成文化沖突和誤解。
(三)交流習慣
根據我國的人際交往習慣,很多乘務人員在提供乘務服務的過程中都希望借助和游客拉近關系的方式來為游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務,這種交流習慣更注重雙方之間的密切關系,但是在一些國家的游客看來,這種過分的關系和過多的交流可能涉嫌對于自身隱私的打探,讓他們感到反感,這樣在服務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引起沖突,讓游客感到很不愉快。
三、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效教學方法的應用
(一)以文化背景教學為前提,奠定閱讀教學的基礎
當前中西文化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顯著,在此背景下,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顯得更加重要。可以借助英美等西方文學作品為主要的教學背景,創設有效的語言學習環境,將英美文學作為本土化的語言作品,融合西方的文化內涵、風土人情、思維方式等等內容,進行英美文學的閱讀教學在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這對于促進學生對于英語語言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對此,在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應該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學為前提,讓學生對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進行重點把握,在此基礎上,開展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教學,學生才能對于跨文化交際有更加深入準確的理解。因此,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中,文化背景教學是重點和前提。
(二)創造有效語言學習語境,促進中西文化的思維轉換
在進行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一種有效的語言環境,創設有利的語境,引導學生在雙重文化中進行有效轉換,及時轉換語言思維。在進行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英文歌曲、英語小游戲的活動開展,讓學生提前進入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中,實現“熱身”效果。在學生開展一段時間的英語小活動后,引入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概念,引入具體的郵輪乘務服務場景,這樣開展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才能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
(三)開展情境教學,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針對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教師在相關的跨文化課程教學中,要盡可能創設有效的課程教學情境,為學生還原真實的郵輪乘務服務場景,以典型的場景以及糾紛處理等為教學場景設計的主要背景,讓學生能夠在課程教學中主動參與,扮演游客和乘務人員,這樣才能確保情境教學的有效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通過有效的實踐練習把握不同國家乘客可能出現的不同文化矛盾和服務失誤問題,這對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知識積累具有一定的作用。通過將這種情境教學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定期開展,能夠進一步擴大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積累,對于跨文化相關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促進口語交際訓練的有效性提升。
(四)開展校企合作,共育專業人才為了更好地落實
《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高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的精神,規范高校學生實習工作,維護學生、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合法權益,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院校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實訓崗位、企業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需求、學生在企業的表現以及個人的職業成長過程。縮短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學的校企之間的距離,同時為提升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提升專業學生崗位對口性和就業擇業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企業和學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要堅持專業實踐實訓實習一體化教學,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安排每屆學生7-8月在出入境服務領域完成15天的跟崗實習項目和至少6個月的頂崗實習任務,夯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尤其在政治素質、跨文化交際、語言素養和專業技術技能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發展模式。要嘗試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形成一套成熟的合作方式,探索出具有實用性、代表性和推廣性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提升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促進跨文化交際能力不斷提升。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合作模式,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踐的機會,企業能夠為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環境,提供真實的教學資源,學校也能為企業注入不竭的活力、動力。開發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跨文化交際教學可利用“英語+”、“旅游+”、“互聯網+”等繼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更好發展奠定基礎。相關企業應就人才培養、用人需求、實習就業、志愿服務方面進行探索,將跨文化交際乘務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符合郵輪乘務服務業的發展方向,不僅為企業提供“適銷對路”的畢業生,還在暑期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為企業臨時用人提供保障,相關高校應就該模式常態化,增加人才培養數量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校企合作內容。
(五)加強學術交流,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為了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研究,培養和加強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競爭力。在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學中,要體驗浸入式全外教課程,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增強英語交流的自信、提高英語實踐能力、開拓文化視野。教師要在課堂實踐中交流教學方法,推動大學跨文化課程教學改革。學校要積極為廣大跨文化教學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圍繞“語言學研究”、“語言習得”、“英語教學”、“民族英語教學”、“語言習得與語言教學”、“文化與跨文化交際”、“翻譯研究”、“大學英語教學”、“英語課程教學”、“英語教師教育與英語教學”和“英美文學研究”等主題,進行研究討論。通過交流,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育和研究開辟一個對外窗口,加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教學與國內外在該課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發展的新契機,也為本地的語言教育研究工作者開拓視野、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創造條件,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提供持續動力。
四、結束語
國際郵輪市場快速發展,但是相關的乘務人才嚴重不足,對此,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教育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改革,積極探索跨文化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實踐,促進高校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勞斯敏.探究高職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130-131.
[2]袁智英,袁筱鳳.國際合作辦學背景下高職院校跨文化人才培養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5):62-63.
[3]賈玉嘉.系統功能語言學視閾下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6):132-135.
作者:周令芳 單位:云南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