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學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文素養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好壞、涵養高低,而大學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當前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問題比較突出,所以加強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非常迫切。本文以大學文學教育為切入點,就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積極影響以及不足之處進行探討,以期能讓文學教育更加普及與充實,從而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文學教育;大學生;人文素養
所謂人文素養指的是一個人在人文科學方面的研究能力以及知識水平,即人的內在品質,具體包括人文行為、人文精神、人文知識等等,人文素養的最終目標是人在人文行為之中所體現的“能力”與“技巧”。而文學教育則是以文學為載體對人進行培養的一種活動,涉及古今中外的知識,不只是純粹地對文學作品進行教學。就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來講,文學教育有著巨大的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情操?,F階段的大學生,尤其是理科生對于人文知識缺少興趣,缺乏對歷史、文化、民族的認同感。雖然高校在文學教育方面所應用的教材內容較為豐富、學術研究價值較高,然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講掌握難度實在較大。加之課時方面比較緊迫,大部分教師通常選擇與考試相關的課程進行教學,使得文學教育處于邊緣狀態。因此,改善當今文學教育的局面,認識到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影響以及不足則顯得非常重要。
一、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從相關調查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文學教育對自身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具體包括對想象力、語言應用能力、人格、藝術感染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影響。由此可見,文學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對該門課程抱有認真態度的人,則會更加深刻認識到文學教育的現實作用,而這類人的人文素養也更高。因此,一個人對文學教育的態度則決定了他是否可以認真學習文學。除開學校所開設的基本課程之外,自身也會主動積極地去了解、學習與文學相關的書籍,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從學校層面來講,只有學生能夠提升對文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他們才能認真對待這門課程,并主動積極提升文學水平和文學素養。大學越重視文學教育,那么文學教育開展才會越充分,而學生的人文素養才會越高。文學課程成績良好且堅持主動積極閱讀文學作品的學生,其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相對會更好,特別是在傳統文化、歷史方面的理解會更深。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文學教育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重視程度,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都未足夠重視,進而導致學生人文素養偏低,主要體現在對歷史、傳統文化了解不夠深入,知識結構不夠合理,人文知識面狹窄,口語以及書面表達能力偏低。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從而對當前文學教育進行改善。
二、大學文學教育的不足以及改善措施
《雜文寫作》《文學通論》《中華文明簡史》《國學基礎研究》《外國文學名著欣賞》《中國文化要略》《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等,是現階段我國高校主要開設的文學教育課程,大致可以劃分成應用寫作、中外文學與文化比較、中外歷史研究鑒賞、中外文學作品欣賞這四個方面。整體來講,各大高校所開展的文學教育均以基礎課程為主,例如,中國文化要略、大學語文等等,而更深層次的課程就未涉及。課程數量開設較少,導致文學教育不夠充分,這是造成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少主要原因之一。首先,高度重視。高校管理層則必須認識到文學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之中的積極影響,從而突破專業以及課程的邊緣化限制,確保文科以及理科專業都可以對文學教育課程進行學習。其次,學校需要結合文學教育課程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重點對文學教育模式的多樣性進行探索,這樣才能為學生選課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因為校園文化是人文素質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目前很多大學生并不了解自己所在學校的校園文化,甚至終日沉迷于網絡之中,從而消極地對待校園文化建設。第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培養與教師人文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要求高校師資團隊的整體人文素養應達到較高的水平。同時,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多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興趣。另外,教師在完成基礎教學的基礎上,應當適當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有針對性閱讀,從而擴展文學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有著積極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將態度擺正,摒棄文學教育無用的觀念,并正確認識到文學教育對于人文素養提升的有益之處;學生應當主動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全面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接受大學所開展的各種文學教育。在課外,要主動閱讀更多的文學作品,盡量將其培養成自己的一種興趣愛好,這樣才有利于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外歷史與文化。同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注重自身語言應用能力的鍛煉,積極參加校園集體活動,在實踐過程中體現以及增進自身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保慶.大學文學教育的危機及邏輯起點[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9(03):52-57.
[2]王彩霞.高校文學教育的人本缺失及改進措施[J].文學教育(下),2019(06):144-145.
作者:溫如春 單位: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