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規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并且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逐漸增長,在此基礎上國家不斷提出精神文明建設號召。人文旅游是當前形勢下較為熱門的旅游內容,在外出游玩時人們的關注重心逐漸由美好的風景向旅游景點的文化內涵轉變。人文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文化需求,對于區域整體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產業化;政策扶持;效益;文化內涵
1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方向
人文旅游是旅游發展的一種形式,其核心載體是環境與文化,發展人文旅游既要保障正常狀態下的農業生產,也要兼顧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因此,在人文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保持旅游景點風貌的生態性,設計過程中如果與生態性相違背,那么人文旅游資源開發也必將處于瓶頸狀態。所謂的生態性不僅是保障既有鄉村風貌的傳統,也要對鄉村文化和風土人情最大限度的予以保留,避免片面性發展,在現代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低碳經濟號召的指導下,人文旅游資源開發應當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后結合自身實際經驗進行總結,認為人文旅游資源開發的生態性保護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尊重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避免過度的設計對既有風貌造成干擾;保持物種多樣性,防止設計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動植物棲息環境改變;保持自然地貌的基本特性,以最少的人為干擾因素進行設計,最大限度的保留旅游景點的原有特征。
2人文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2.1開發理念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科學合理的開發理念是保障人文旅游資源有效開發的基礎性保障內容,一旦出現理念錯誤將會導致旅游發展陷入困境。根據相關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具有較為優質的旅游資源,但由于區域規劃部門對其存在片面性認知,認為旅游業不如工農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明顯,因此開始大力發展工業,在發展進程中對區域內文物古跡造成了毀滅性破壞。這種情況是對旅游產業缺乏正確認知,難以對其進行準確定位,經濟落后于缺乏合理的開發理念而導致其發展陷入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對潛在的人文旅游資源造成了破壞,旅游業發展受到制約,區域整體經濟發展也難以取得成效。
2.2零散開發難以形成產業化發展
我國一些市縣級人文旅游開發存在粗放式發展狀態,即以個體戶為參與主體,結合就近資源進行人文旅游開發,以農家樂等小規模形式進行體現。這種情況下其文化競爭力較差,難以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私人企業以個人利益為經營目的,缺乏對人文旅游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其創新能力和吸引力較低,難以樹立品牌形象,因此導致對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形成制約。
2.3缺乏有效的政府政策扶持
公共政策的干預對于旅游資源開發,產業形成并良性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部分地區政府發展旅游業的決心不強,直接影響到當地居睹對于旅游業發展的期望,企業不能從旅游業發展中獲得豐厚利益而對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資源得不到進一步開發,旅游業發展各利益群體相心力不足,導致旅游產業發展緩慢。
3人文旅游資源開發的規劃策略
3.1加強對既有文化的保護
面對一些城市在人文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理念偏差,筆者認為應當加強對該項內容的重視,避免在整體發展過程中對既有文化造成破壞。首先應當將人文旅游景點內的建筑風貌保護與修復作為現階段發展的重要內容,其具體方式可以借鑒蘇州園林文化遺產改造,以整舊如舊的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的應用,使古建筑等文化元素成為人文旅游資源開發的靈魂載體,更好的展現區域文化特征和風貌。
3.2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
在人文旅游資源開發中,多數城市都以“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切入點,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數量超過百座,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采用這種開發方式將難以有效的吸引游客。因此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各個城市應當結合獨特的城市文化進行品牌定位,其具體的休閑娛樂與文化旅游項目可以依據自身文化內涵進行構建,例如可以將歷史文化與現代休閑進行有效的融合,構建現代與歷史的時間交匯點,凸顯出鮮明的獨特特征,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
3.3政府予以政策支持
政府職能對于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不可替代性影響,政府對于旅游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和決心直接關系到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效果。因此,各地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其效能,結合區域旅游產業的具體發展形式,統籌規劃出臺相應的紅利政策,加強對文化旅游的形象宣傳。以云南為例,在發展過程中以政府作為主導,規劃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以政府直接介入的方式引導區域文化旅游發展,實現了旅游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3.4整合資源形成產業化發展模式
單打獨斗式人文旅游資源開發難以取得廣闊的發展前景,如果現階段發展過程中仍是以粗放式旅游開發為主,未來必將被市場形勢所淘汰。因此,各區域應當進行人文旅游資源整合,徹底摒棄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在政府的引導下構建規模化旅游公司,對旅游消費進行統一的規范制定,避免個別經營者為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擾亂正常的文化旅游秩序。并且開展產業化發展模式能夠有效的規避區域內部同類人文旅游景點的惡性競爭,在規范的發展體制內逐漸形成良性競爭循環,實現區域內人文旅游資源的科學開發與高效運營,逐漸形成產業化發展模式。
4結語
人文旅游是當前人們較為熱衷的旅游方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各地政府和參與主體應當加強對實際情況的正確認知。在人文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理念,結合政府政策充分發揮獨居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游玩,逐漸形成規范化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基于生態人文理念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區規劃研究[D].天津大學,2014.
作者:張哲 單位: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