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油田礦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油田礦服企業作為油田主體業務的后勤保障單位,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物業與公用事業、社會公益性事業。礦區服務企業圍繞建設和諧示范礦區這一總體目標,通過不斷提升保障生產、服務生活、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當好油田的“后勤部”和“大本營”,全力推進油田主導企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一、油田礦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的問題
(一)人才整體素質不高,且人員接續補充嚴重不足
相對于油田主體企業而言,礦區服務企業員工隊伍趨于老齡化、自然減員高峰隨之而來,同時受中油集團“三控制一規范”政策約束,人員接續補充嚴重不足,技術與技能人才匱乏。且員工學歷水平普遍偏低,造成了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而礦區服務企業的后勤保障工作性質及薪酬水平較低等普遍存在的事實,又大大降低了現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企業發展極為不利。
(二)普遍對長期人力資源規劃不夠重視,不利于人才潛能的培養
在目前了解的礦區服務企業中來看,大多數礦區服務企業在確定自身發展戰略的時候對人力資源管理不夠重視,同時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不夠明確,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直到有了新增用工項目或是人力資源已經明顯阻礙到企業的順利運行,企業才開始緊張起來,進行公司內部人員招聘和培訓。
(三)人力資源的開發滯后于時展
我國諸多大型石油企業對內部員工的管理較為寬松,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管理體系、培訓內容及培養對象等方面,嚴重制約企業培訓效果。同時諸多石油企業不夠注重企業內部人員的考核制度,加之培訓人員培訓過程中的隨意性,造成企業員工培訓結果不如人意。由此較多接受培訓的員工無法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但卻能順利通過考核的原因在于企業內部的考核機制和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四)獎勵機制不完善,獎勵方法不完備油田礦服企業對員工的獎懲制度不夠明確,會對員工的工作熱情帶來威脅。由此會導致諸多員工缺少自我肯定,對待工作愈加消極。某些應該獎勵的員工沒有得到應得獎勵會助長企業內部歪風,無法為員工提供優良積極地工作環境和進步環境。同時企業無法正確把控獎勵機制還會造成企業內部激勵作用缺失,激勵方法的不完善加之激勵程度的錯誤把控會對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服務熱情帶來極大傷害。
二、油田礦區服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一)拓寬員工成長渠道,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有效拓寬員工成長渠道,必須建立以競爭機制為主體的人才使用機制在企業重點崗位通過內部公開競聘選拔,激勵員工學業務學技能,立足崗位成才;出臺公司《技能操作員工“一專多能”管理辦法》,鼓勵操作崗位員工立足本崗,多學業務,積極參加第二工種鑒定,成為復合型操作人才;逐步推行復合崗位設置,合理提高崗位工作負荷;精選青年后備人才,針對隊站長、班組長、技能骨干、優秀技能人才,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針對性培訓,培養儲備會干、能干、干好的后備型骨干人才。
(二)強化人力資源規劃,真正實現“人才強企”戰略目標
油田礦區服務企業可通過建立科學可行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同時結合企業內部發展實況和環境變化來制定出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從而為企業發展及員工發展提供優良的人力資源環境。具體方式可通過改進企業內部工作流程來完善內部員工崗位部署,以期達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嚴格明確企業各個崗位的要求,確保崗位人員具備相關專業素質;針對企業重要崗位明確規劃所需人員及工作目標;最后,企業需對自身用人理念進行完善,避免過于注重學歷忽略實踐能力及家屬為主的用人理念,制定人才錄用新標準,確保企業崗位人才的正確流向。
(三)完善培訓制度,加強與員工的溝通
針對礦區服務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素質不高的特點,礦區服務企業管理人員應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以一線員工為重點,立足隊伍有序接替,強化素質提升培訓,加強緊缺技術工種人才、復合型人才培養;把技能競賽作為檢驗培訓效果和培養、選拔人才的一種有效手段,以競賽帶動技能素質的提升;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帶徒傳技、技能攻關等作用,帶動技能人才隊伍梯次建設。
(四)強化激勵機制
完善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要求企業摒棄陳舊的用人體系,應當采取公開招募及競爭上崗的方式招募崗位所需人才,招募員工的過程中真正實現優勝劣汰,為企業招募實干型人才;同時企業需大量引進新型人才和新型技術,確保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最后企業應當對內部的薪資分配制度加以完善,通過獎金的正確發放來確保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獎金對于員工的激勵作用。企業管理人員及領導應當對員工飽含熱情和信任,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環境。同時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應當更加努力,不僅要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也要滿足員工的榮譽感,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人才作為油田礦服企業的珍貴財富,是企業最具創造力的資源。當前世界經濟逐漸呈現一體化趨勢,我國油田礦服企業面對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因此在人力資源方面應當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建立適應自身發展的管理機制,實現企業長遠發展。
作者:蘆子杰 單位: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二礦區管理服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