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成本會計人才培養與創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已進入了微利時代。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其重要的競爭戰略就是低成本戰略,企業必須在不斷提高或不降低產品(勞務)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產品(勞務)成本,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而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越來越重要,成本會計越來越需要,相應地,成本會計人才培養就成為當務之急。高職教育的宗旨是要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實用性人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成本會計人才呢?課題組2016年4月17日-30日近半個月期間對長沙人才網上所有招聘成本會計的單位進行實地和電話訪問,56個單位有12個單位需要本科學歷,我們學校的學歷是專科,剔除,有效調查樣本44個單位,用人單位在人才市場招聘“成本會計”人員時,對工作經驗、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團隊協作、成本核算、財務軟件、辦公軟件的使用全部提出了要求,而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有一半多的單位有要求,對溝通表達和最新會計、稅收政策法規的要求80%及其以上的單位有要求。這個調查結果就是我們高職成本會計教學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標準。
一、課前師生人人進行崗位調研
我們會計系經過30年的教學經驗,深深感受到學生和老師只有了解自己的崗位,教與學的興趣、教與學動力就自然形成,為此,課程以前是試點要求學生去企業調查“成本會計”崗位,現在是全面鋪開,在課程選學申明中憑“成本會計”圖文并茂的崗位調查報告才能選學《成本會計實務》課程,報告要加蓋調查單位公章,并有財務負責人簽字,報告形式必須是團隊報告,5人一組,自由組合。在課程考核成績一覽表中,崗位調查報告占課程總分的30%。這個改革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崗位認知能力對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在課程學習中更加注重自己工作能力的培養。
二、“校企生”三方開發項目化教材
我們一直在用校本教材,一直是行業企業成本會計專家和學校成本會計老師共同開發的,案例真實生動,但是學生學習起來吃力,在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調查問卷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學生喜歡趣味性的課程,一個學生說老師如果把游戲的精神融入教材,是不是更好呀?我們為此將在學生的提議中將游戲的精神貫穿教材,邀請優秀的在校學生和畢業三年以上從事成本會計工作的學生共同研發教材。
三、課中師生前往生產企業實地考察
我們學校有很多合作的企業,企業財務負責人都是學校長期聘請的專家。《成本會計實務》這門課程長期和我們合作的單位一個是長沙洋格服飾有限責任公司(服裝制作企業),一個是湖南新聞彩色制版印務有限公司(印刷企業)。這兩個單位都離我們學校近,師生外出考察,其中第一個單位坐一輛公交車到,另一個單位過地下通道就到。兩個單位都是大公司,其中長沙洋格服飾有限責任公司有材料倉庫、裁片車間,縫制車間、熨燙車間、產成品倉庫,財務部也很大,公司前面還有特別大的廣場。很適合50名左右的學生參觀考察。公司財務負責人是我們學生的父親,他是一個特別有愛心的企業專家,每次學生考察結束,他都要和孩子們談工作崗位注意事項,職業規劃等,深的孩子們喜愛。湖南新聞彩色制版印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就是我們的畢業生李丹,老板人也特別好。李丹每次都會主動帶學生參觀各條生產線,介紹各個倉庫,各種產品,還會用電腦演示生產成本計算的過程,成本費用控制的要點等等。考察結束,孩子們都要以團隊形式提交崗位考察報告,占課程總分的10%。經過實地考察,和成本會計專家們溝通交流,同學們就會和自己課前團隊調查的單位去對比,為什么有的單位采用品種法,為什么有的單位采用分步法,為什么有的單位采用分類法,對于各種成本核算方法的選用他們就會知道每個單位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合理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方法,這比老師照本宣科的讀各種成本核算方法的適用對象效果強上一萬倍。
四、校內人人參與食堂生產性實訓調查
我們學校有一萬八千多名學生,有8個食堂,服務長廊還有一個包子鋪,每個食堂和包子鋪每天早上都要賣早點,如包子、饅頭。我們課題組老師就在和食堂的大師們、老板們打好招呼,學生團隊會登門請教包子饅頭的生產流程,咨詢原材料,成本等,這些老板是算不出成本的,他們正好借助我們的學生學學財務知識。課程進程中學完品種法后我們發動5個一組的學生團隊一周內調查參觀包子饅頭的制作過程,寫一篇圖文并茂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要有廚師的前面,里面要有團隊成員和大師的合影,還要有產品成本分析報告),這個調查報告占課程總分的20%。有的學生學習完畢,興趣大增,自己在家里買原材料將蒸好的饅頭拿到學校來賣,說賣給老師5元一個,賣給學生10元一個呀,我們就問他們怎么這么貴呀,他們說根據計算:蒸出來的包子成本很高哦,他們有的錯誤的把蒸鍋的錢過多攤入制造費用了。這時我們就會引導他們合理選擇各種費用的分攤方法。校內生產性實訓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大膽改革,拓展了學生的眼界,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對后期自己要從事的成本會計崗位的濃厚興趣。
五、過程考核“校企生”共同評價
有了前面的興奮劑注入,孩子們學習起《成本會計實務》來就覺得不是那么抽象了,我們項目化教材是和行業企業專家學生共同研發的,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會對品種法、分步法和分類法三種方法進行一個專業測試,這個分數占課程總分的30%,也是以項目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的掌握程度。這個成績是由專業老師一個人給出。在課程結束的第19周,我們會要求學生提高一份《成本會計實務》課程學結,這個總結要圖文并茂,分數占課程總分的10%,孩子們會梳理本期課程學習的內容,收獲和不足,不足要如何改進,我們會邀請全體學生互評,給分。綜上所述,《成本會計實務》課程的100分=課前崗位調查報告30分(校內老師企業專家團隊組長共同評價)+企業考察報告10分(校內老師企業專家團隊組長共同評價)+生產性實訓考察報告20分(校內老師企業專家團隊組長共同評價)+課程項目專業考核30分(校內老師單獨評價)+《成本會計實務》課程學結10分(學生互評)。在《成本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也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想邀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進課堂,上課時間專家們要上班,時間沖突。在課程的過程評價中如何公開、公平、合理,以評促改,也是我們共同要繼續研究的課題。如何讓學生在校就建立由成本核算身份向成本管理身份轉型的理念,在校內我們該做些什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楊令芝 彭湘華 馬鍵 單位: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