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一帶一路涉農行業人才培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農業產品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和農業技術對外交流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是構建農業對外合作的保障。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涉農行業人才的特殊要求,高等院校專業設置與應用脫節,缺乏校企合作實踐,學習中忽視語言的民族屬性,農業信息化資源匱乏等問題掣肘了涉農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進程。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提出建構涉農復合型人才培養途徑。
關鍵詞: “一帶一路”倡議;涉農行業;人才培養
2013年,我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作為中國新時期的戰略規劃,“一帶一路”戰略輻射整個歐亞大陸,開啟中國對外改革開放的新格局,為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農產品是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出口額多年一直處于增長態勢,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統計,2019年我國農產品的進出口同比增長5.7%,總額為2300.7億美元。基于我國農產品國際化的發展需求與農產品企業國際貿易的拓展需要,涉農復合型人才是構建農產品對外貿易體系的重要保障。
一、“一帶一路”倡議對涉農行業人才的要求
“一帶一路”橫貫亞、歐、非三大洲涵蓋65個國家和地區,涉及分屬于九大語系中的近60種語言,民族成分多樣,宗教信仰各異,地緣政治復雜。“一帶一路”加速了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與農業技術對外交流合作,促進了農產品出口額穩步增長,農產品對外貿易與涉農產業的相關發展也對中國涉農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1.通曉涉農行業國際通用語的使用特點。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農產品對外貿易與農業技術交流中廣泛使用。涉農產業與農產品貿易存在著大量的農業用語英語專業詞匯,且農產品在交易過程中受實際情況影響較大,涉農行業在走出去與請進來的過程中,為了保持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交流的順暢性,要求從業人員儲備大量農業英語專業詞匯。涉農行業貿易要求從業人員在學習儲備過程中針對農產品介紹,農業合作,涉農經濟談判,及農產品相關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的放矢的積累與學習,掌握農產品對外貿易英語的使用特點。
2.了解國家農業政策與農產品貿易發展態勢。為了實現2020年農村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六年聚焦三農問題,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扶持下,農產品對外貿易與農業相關生產力都均得到了長足發展。國家三農政策會直接影響涉農產業對外貿易與農業技術對外交流,因此涉農行業從業人員需要對國家農業政策與農產品貿易發展趨勢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預判農產品市場。農產品對外貿易不僅需要對農產品本身、交易雙方企業背景與生產能力等進行相關專業的語言介紹,更會牽涉到對農產品對外貿易活動的背景與國家政策深層解讀。
3.培養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一帶一路”倡議承載著中國國際秩序觀,是中國融入世界的催化劑,擴大全球話語權的戰略載體。全球化浪潮下,外語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名片”,社會功能遠超語言范疇,是牽涉國運的文化戰略資源。無論是出于國家長遠利益考慮,還是從涉農產品貿易與企業本身利益出發,具有突出的外語專業能力,了解沿線國家的民族習俗文化,兼具寬闊的國際視野與國家情懷的高端復合型外語人才,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國的全球貿易,擴大中國文化影響力。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涉農行業人才培養困境
對外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視域下中國經濟市場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我國涉農人才國際化培養進程存在的諸多問題制約著農產品對外貿易與農業對外技術交流的發展。
1.高等院校專業設置與應用脫節。“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推進,從國家層面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即相關專業+外語能力或外語專業+相關專業能力。農學專業培養過程中強調農學專業性知識的傳授,外語能力的培養與建構不受重視。涉農行業商務英語則屬于農業學與商務英語的交叉學科,側重培養學習者運用英語進行外貿、企業管理和商務談判的綜合能力,但農學專業知識儲備不足。鑒于上述情況,既有農學背景專業知識又具有涉外商務交往能力的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稀缺,阻礙了“一帶一路”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與技術交流的進程。
2.校企合作機制不成熟,缺少實踐平臺。要成為合格的“一帶一路”倡議下涉農行業從業人員,除了接受農業學與商務英語培訓完成理論知識儲備之外,農產品企業的外貿實踐也必不可少。涉農相關領域的對外貿易工作要求很強的專業性與技術性,學習者需要通過學習實踐逐步提高自己的涉農商務英語的實操性與駕馭性。而國內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在涉農相關行業與領域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夠,校企合作機制缺乏政策性支持與引導,缺少涉農行業對外貿易實平臺,導致學習者對外貿易商務翻譯實戰經驗匱乏,無法滿足“一帶一路”涉農行業國際化市場的實際工作要求。
3.忽視語言的民族屬性,缺乏跨文化意識。“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的理念,涉農行業對外交往承載著不僅是涉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和農業技術交流層面的互通,更是交往過程中跨文化深層信息的傳遞與表達。“一帶一路”沿線涵蓋諸多政治與宗教敏感地區,民族文化多樣,在從事農產品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規避某些領域或者方面的敏感問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國際爭端傷害民族感情。而現實的涉農行業商務實踐培訓過程中更突出對外貿易相關實務的培訓,忽略語言交流中的民族屬性教學,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
4.農業信息化資源匱乏。“一帶一路”倡議下涉農行業從業人員在對外貿易和技術交流過程中所使用的農業學或農學相關專業的英語,屬專門用途英語,其中包含大量的農業和農產品專業詞匯。農產品對外貿易和農業技術交流需要農業英語語料庫和農業英語在線專業詞典的專業技術支持,以確保翻譯表述的準確性與翻譯過程的及時性。而目前階段,國內農業英語專門用途語料庫和農業英語在線專業詞典的建設都剛剛起步,庫內和在線資源都相對匱乏。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涉農人才培養的途徑
農業對外合作承載著中國全球治理觀和國際秩序觀,涉農行業亟須國際化高端復合型人才,通過他們的多元化服務縮小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消除語言障礙,增強民族文化互通,獲得沿線國家對農產品貿易的政策支持。
1.以市場導向調整高校專業設置與課程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培養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人才建設的長遠布局。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制定培養方案和調整專業設置時,要以市場為導向突出專業特色,課程建設以實際需求為基礎。我國高等院校中的商務英語是非常普遍的專業,其課程設置還是以語言教學為基礎,再強調商務技能,缺少市場針對性,無法滿足農產品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趨于專業細分化的需求。高等學校外語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可以在低年級以提高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譯語言基本能力為主,在高年級階段開設更具有專業性的專門用途英語農業英語培訓課程,了解農業科學,農科背景知識,熟悉農學英語的表達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儲備具有嫻熟的商務技能,又有扎實語言功底和農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2.打造產學研合一的實踐教學新模式。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化已延續幾千年,高校可以根據所在地域“三農”具體實際情況,爭取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的相關支持,聯系當地農業企業或“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涉農企事業單位,創建產學研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定向培養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通過校企聯合,可以邀請企業中有農產品對外貿易實際經驗的優秀人才,到高校開設講座,幫助學生直觀了解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人才專業與語言能力的實際要求。農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教育能夠讓學習者和教師們都充分了解“一帶一路”的市場實際需求,把課堂傳授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學習更有針對性,高效促進涉農行業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3.拓展國際視野,加強農業政策學習,服務國家利益。“一帶一路”倡議視域下的農業對外合作涉及沿線各國,其文化、習俗和宗教和中國存在很大差異。為了確保涉農行業對外貿易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除了必備的商務語言專業技能,還需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廣域文化知識進行儲備,遵守商務禮儀。此外,中國近些年持續推進農業發展,作為涉農行業貿易從業人員,定時定期通過企業培訓或自主學習等手段加強對中國當前經濟與政治政策學習與解讀,掌握國家“三農”政策走向,為農產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多維的技術支持。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順利推進可以鞏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促進區域一體化進程,營造和平的周邊穩定環境,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
4.建設整合農業信息化資源。農業資源信息化可以推進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和農業技術對外交流人員的培養進程。在線開放式農學英語詞庫與農學英語語料庫是推動中國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與農業對外技術交流的技術保障。建立涉農英語在線詞庫整合網絡農學英語資源,可以為涉農貿易和農業技術交流提供便捷的翻譯工具,加速專業翻譯進程。農業英語專門用途語料庫建設為農業國際對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相應涉農行業英語語料庫的建設,可以為農業對外貿易與技術交流英語規范性與科學性提供技術平臺支撐,增進農業互聯互通。
四、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為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和農業技術交流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但目前國內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緊缺。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的廣度與深度培養能為“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化掃除語言交流障礙,促進我國農業對外貿易發展,推動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此外,涉農行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可以拓寬農學與涉農商務領域學生的就業渠道,釋放就業壓力,有利于高校的持久發展與穩定。
參考文獻
[1]中國農業農村部.2019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Z].20020-02-17.
[2]趙世舉.中國國家語言能力建設任重而事急[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6):4.
[3]周國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途徑[J].教育研究,2015(10):16-20.
[4]仲偉合,張清達.“一帶一路”視域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語教育戰略的思考[J].中國外語,2017(9):4-8.
作者:馮薇 范欽臻 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