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古以來,文化工作的開展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社會發展史上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結合近年來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文化工作一直都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點話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逐漸受到政府的關注與支持。因此,本文將針對青少年群眾,以文化工作的創新為主要側重點展開一系列的深入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對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研究
引言
社會飛速發展,時代快速更迭,面對當今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文明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政府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廣大青少年群體,相比于其他階段群體,青少年因其青春、充滿活力而具有獨特性,文化工作的開展對引導群眾主流價值觀、提升群眾文化層次與品位有重要作用。針對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發展現狀,不斷推進創新是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順利開展的重中之重。
1加強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重要意義
宏觀上來講,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對青少年思想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深化了青少年思想認知,踐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了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觀上來講,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從思想上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建立健全人格,從行動上引導青少年規范自身言行,健康快樂成長。
2目前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發展現狀
該項工作進行期間所暴露出的核心問題在于工作觀念的正確樹立,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針對性不強,文化活動渠道尚不寬泛,文化陣地較為狹小,對文化工作的性質認識不全面。
2.1物質與資金支持力度不夠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對資金與物質存在一定的硬性需求。資金支持力度不夠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整個工序進程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講,資金短缺直接導致文化館、少年宮等文化場所以及其他硬件設施建設不完善,文化陣地的限制導致文化活動的開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文化活動類型只能僅限于小型公益活動,文化活動次數也必須時時考慮硬件設備的供應,這樣一來,文化活動難以實現普惠性的發展,文化活動的內涵難以真正體現。所以在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期間一定要保證資金與物質的充裕供應,深入青少年群體,了解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審美與興趣愛好,使所舉辦的文化活動更切合青少年的發展需求,使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得以真正落實,如此便是解決了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重大難題。
2.2忽視了產業事業一體化的特性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核心在于群眾,其本質在于它是產業化與事業化的集合體,而并非產業與事業相互脫離的單一個體。基于這樣的大環境下,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暴露出諸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部分群眾文化活動過分地追求經濟效益,完全違背了活動開展的初衷,這樣的做法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直接影響了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健康發展,嚴重時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第二,少數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濫竽充數,勞民傷財僅僅是為了做好表面工作,群眾文化工作的思想無法深入人心,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思想教育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難以落實,進一步加大了工作開展的難度。因此,結合目前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實施過程中所暴露的諸多問題,認真分析問題成因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是這項工作有序開展的必要途徑,工作者面對已出現的問題應給予及時有效的優化與解決,要全面系統地從已有的硬件設備、工作管理體系、工作思想觀念等多角度入手,最大限度朝著適應當前青少年發展需求的方向邁進,為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順利進行提供不竭的動力。
3加強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具體措施
3.1優化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體系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要求優化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體系,社會飛速發展,時代快速更迭,就目前而言,中國社會經濟空前發展,人民的物質文明需求與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工作體系的不斷改進與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對于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體系,首先應準確把握從管理向服務方向這一工作方式上的轉變,拓寬活動涉及領域,擴大文化活動范圍,豐富文化活動內容,促進基層群眾全民覆蓋,最終形成青少年群眾文化活動全面化、多樣化、系統化的繁榮局面。經調查分析表明,迄今為止市場上所呈現的多樣化的青少年群眾文化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分別是技能培訓、思想道德培育以及信息服務等。就拿儀式活動來講,從思想道德教育這一層面來說,儀式活動旨在從思想上引導青少年,深化他們對相關概念的認知,像加入共青團、加入共產黨時的入團、入黨儀式就是我們日常較為常見的兩種儀式活動。從實質性的服務這一層面來說,活動的開展本質上就是為了推動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像面向青少年而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實訓基地建設等諸如此類的文化活動早已被普及推廣。其次,信息化時代,要想促進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空前發展,就必須順應時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該項工程的高效整合。在此期間,基于青少年自我安全意識較為薄弱,篩選信息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對媒體進行相關管理還是必須要有的。可以通過相關信息平臺的搭建,及時有效地過濾掉一些不良信息,要最大限度保護廣大青年的思想意識,打造以綠色健康為主題的網絡環境。與此同時,應給予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基層性上應有的重視,時刻堅持一切工作導向以基層為主體的原則,基于這一重大前提下,再進一步深化文化工作,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向著對基層群眾實現全民覆蓋、對區域內實行組織建設的目標前進。因此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要求,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者基于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系統化的信息環境的優化以及全面化的群眾文化覆蓋面積的擴大,為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良好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3.2加強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事業性與產業性的有機結合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要求注重事業性與產業性的有機結合,以準確把握兩特性間的內在聯系為重要前提,促進兩特性間的和諧統一發展,深入了解青年群眾文化的真正內涵,為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進步提供動力。結合實際情況來講,青年文化具有疊加性、可增值性、可創造性以及推動性等明顯特征。例如部分青少年在青少年群眾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在“飲水思源、反哺故土、回報社會”這樣的文化疊加的大背景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與滿腔的熱血,投身于家鄉的發展建設,為社會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反作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與農村共贏局面的形成。
3.3加強文化載體以及群眾文化工作硬件設施建設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要求加強文化載體以及群眾文化工作硬件設施建設,具體包括少年宮、藝術館、體育館等文化中心,另外,在此期間還要注重品牌效應的充分利用,一方面,通過打造文化品牌,突破群眾心理防線,使群眾從主觀上更易于接受群眾文化工作,再加上群眾文化工作受品牌效應的影響更具廣泛性與多樣性,群眾文化工作實現對基層群眾的全面覆蓋指日可待;另一方面,文化品牌對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對群眾文化層次與品位的提升有重要影響。因此,加強文化載體以及群眾文化工作硬件設施建設工作應雙管齊下,通過青少年基層群眾文化設備的改善,激發自身潛能、挖掘自身優勢,利用文化自古以來以社會的服務產品之一的存在形式,擴大群眾文化陣地,為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培訓、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進行提供由文化館創造的物質、器材資源、服務等多項優勢。
4結語
總而言之,就目前而言,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貫徹落實已暴露出諸多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就是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創新方面的要求不夠明確,第二就是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對基層群眾全面覆蓋的實施難度較大。因此,以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發展現狀為背景,以其重要性為前提,對癥下藥,采取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多快好省地實現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理念、模式、內容等多方面的轉變,從思想上熏陶中國青少年,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注入新鮮血液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施翔宇.基層文化館如何做好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的創新[J].大眾文藝,2020(05):8-9.
[2]喬玉娟.基層文化館做好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的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12):57-58.
[3]應華霞.淺析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J].大眾文藝,2017(23):7-8.
[4]熊新,田小丁.淺談青少年文化藝術教育工作———以烏蘭察布市群眾藝術館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7(24):111-112.
[5]高楓.青少年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06):50.
[6]宋鶯.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淺析視覺文化對青少年兒童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4(03):19+271.
作者:周寧 單位:山東省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