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村的社會管理問題一直是基層社會管理的主要關注點。本文以基層社會管理為出發點,以群眾文化活動尤其是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為落腳點,初步探索了面向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途徑。
關鍵詞:文化活動;基層社會管理;農村文化
1群眾文化活動與基層社會管理之間的聯系
1.1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與基層社會治理相比較,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則是基層治理的組成部分。基層治理包括政治治理、思想引領、文化活動、社會教化、生態保護、經濟指導等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主要是通過對群眾日常生活行為進行規范與指導,并對此提出意見與建議,將各類問題的解決情況向社會公布的重要管理方式;群眾文化活動是基層社會管理的一部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基層政府與黨組織為所轄群眾提供文化活動場所、文化活動主要方向并對群眾文化加以引導,對當前社會政治熱點進行回復的重要民生形式。
1.2相互促進的關系
群眾文化活動是部分,基層社會管理是整體,做好農村群眾文化這個必要部分,對整體基層社會管理的全民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加強對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的工作力度,是促進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手段。群眾文化與基層社會管理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發展帶動部分前進,部分發展推動整體提升。
2基層社會管理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
2.1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農村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最小單位,是當前基層社會管理的重點難點之一。雖然基層社會管理相關工作條例已經在全國廣大農村地區、城市社區推開,但是這項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受傳統農村社會形態的影響,一些臟、亂、差的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方面是基層治理能力之失,另一方面也是群眾文化教化不到位的重要體現。
2.2基層文化活動管理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基層文化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不僅發揮了其娛樂與健身功能,如廣場舞、健身器材等,實質性的文化教化作用還未能及時發揮出來。在基層農村支部建設中,文化專干配備不足,缺乏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與指導,文化器材配備與國家要求相去較遠,基層文化活動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3群眾文化活動特點
3.1公益性
群眾文化活動在基層的主要表現是通過政府及社會的公益性行為,對群眾進行文化教育,以滿足農村的群眾文化需求。這一過程是免費的、無償的,公益性的,比如,各地參觀博物館、文化下鄉等,都是對群眾的公益性文化教化。
3.2大眾化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群眾的生活水平開始變得越來越高,并且開始對精神文化給予了較多的追求,進而更迫切地想讓自己的精神層面得到較好的滿足。而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大眾的一項業余活動來說,應當保證其活動內容與活動形式的大眾化特征[1]。
3.3多樣化
在我國的各個地區、每個地區的不同市(縣)、每個市(縣)的不同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都不盡相同,有些是通過戲曲對群眾進行文化活動教育,有些是通過圖書下鄉的形式滿足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有些鄉村更喜歡電影放映。總體來說,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性特征受各地區不同風俗、當地人口年齡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
4如何在創新社會管理的同時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創新
4.1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以文化人,因此,必須選用群眾最喜歡、最貼近群眾生活的表現方式對群眾進行引導。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最直接、最便捷、最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動方式是舞臺表演與電影放映。針對不同村鎮的不同文化需求,選擇當地群眾能接受、喜歡接受的方式開展文化活動,切實發揮文化活動的教化作用。
4.2通過社會管理的公平化、科學化提升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度
加強對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監督管理,是當前農村文化活動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很多小劇團、小群體借農村演出契機對自己的產品等非文化活動內容進行宣傳,如果不加以監管,任其自由發展,那么農村文化活動的公益性特征將更加淡化。通過社會管理的手段對農村文化活動進行干預,對趨利性文化活動進行限制,保證文化活動的良好發展,為農村群眾積極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自由空間。
4.3準確了解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
要求基層干部深入基層,充分挖掘有價值的民間文化,要將文化中的感染力、感召力充分挖掘出來,以滿足多層次群眾的文化需求[2]。不同類型的農村群體所要求的農村文化活動是各不相同的。經濟發展較好的農村追求的是對精神的充實與發展,科學化、社會主義化的文化活動更能適應群眾文化需求;而經濟發展較落后、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的農村,更希望政府通過文化活動為群眾輸送經濟發展知識、致富渠道探索等內容,通過文化發展對該地區經濟建設產生正面影響。因此,對于不同類型的農村(社區),要有不同的文化活動側重點,才能真正發揮文化活動的正向激勵與鼓舞作用。
4.4發掘資源優勢,明確農村文化活動的理念與目標
以本村傳統的節日、廟會等形式加強農村文化活動建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優勢,加強對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通過文化下鄉、公益演出、知識下鄉等方式幫助更多農村群眾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增長實用性知識技能,進一步明確貼近農村、服務群眾的文化活動理念,增強對群眾的思想教化和意識引領。
5結語
將文化活動貫穿到基層社會管理中,不僅有利于基層管理的科學性、針對性,更能通過科學管理,提升農村地區社會發展速度,切實發揮文化育人、文化促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丁羽豐.面向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途徑[J].時代金融,2016(08):191-192.
[2]王菊.面向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創新途徑[J].大眾文藝,2017(11):6.
作者:朱軍霞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陽川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