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研學旅游企業發展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一種新型的旅游種類———研學旅游正興起,繼承和推動中國“讀書萬里”的傳統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能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新方法。加之研學旅游已經被列入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課,學校普及率迅速提升,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千億。據此,研究了中國研學旅游企業的發展現狀,從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及現有短板等若干方面進行剖析。
關鍵詞:研學;研學旅游;企業發展
1前言
體驗式教育和旅游業的跨界整合使研學旅游正成為市場熱點。其中,研學旅游已是新型教育的首選之一,其作用效果不言而喻。然而,研學旅游行業的行業標準尚未明確,作為擁有研學旅游業務的企業,在我國特有的市場環境和制度框架下合理高效地進行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國研學旅游企業的發展現狀,以期為政行企相關人士提供啟發。
2中國研學旅游企業發展環境良好
2.1研學旅游的市場熱度上升快
在人們收入不斷提高、大興休閑消費的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與人口政策的自由化,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旅游產業跨界融合的浪潮下,對研學旅游市場的需求不斷釋放。在市場迅猛增長的需求驅動下,研學旅游行業內部出現了更為豐富的市場主體,在消費多元化與質量升級需求的驅使下,研學旅游產品的豐富化、標準化、立體化和創新化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2研學旅游消費需求大、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研學旅游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特別是對于一些年幼的孩子。據調查,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研學旅游,80%左右的人表示對研學旅游很感興趣,六成左右受訪者參加過研學旅游。根據未來產業研究院所《中國游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的統計,2016年我國游學人數已上升至325萬人次,國內游學約為260萬人次,國際游學約65萬人次;游學相關行業市場規模已達315億元,含國際游學195億元和國內游學120億元。而我國家庭每年教育總支出約1萬億到1.5萬億,中國教育市場超過了5萬億。據保守估計,研學旅游和樂園教育市場規模未來可能會發展到2000億左右。可見研學旅游的市場空間是多么廣闊。
2.3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國每年的教育投資已連續五年超過其GDP的4%,也就是說,2017年,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超過了3.2萬億元。其中與研學旅游和營地教育相關的有:國家將撥款給各教育局和學校,學校和教育局有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在每學期給學生提供小學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學旅游教育。為全面發展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與身心健康,國家在近年來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來大力支持研學旅游,相關政策如下: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游的意見》,充分肯定了研學旅游的重要性。2017年1月10日,國家旅游局《研學旅游服務規范》,明確規范了對研學旅游安全問題的解決方式。
2017年8月22日,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重點強調對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刻不容緩;9月25日,進一步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提高了研學旅游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地位,并確立將研學旅游納入中小學校教育學分系統;11月20日,《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應聲落地,教育界正式迎來國家首批官方認證的研學旅游示范基地。
隨著今年政策文件作用的持續發酵,各地政府及企業積極為中小學生創造更豐富的研學機會,創造更安全的研學環境。
3當代背景下研學旅游企業的發展機會大
3.1各地政策利好
(1)上海市印發《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發展規劃(2009-2020年)(試行)》。
上海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嚴格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結合上海市《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特制定《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發展規劃(2009年—2020年)(試行)》,旨在全面推進全市相關教育部門的校外教育事業創新發展。這里就包含了校外研學旅游的新型教育形式。
(2)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積極引領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作為指導全市教育系統工作的重要部門,對研學旅行的實施目標及價值作出了完整定義———研學旅游是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由學校組織安排,其目標在于全方位培養中小學生的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形式是一種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并開展普及教育的實踐活動,其價值意義在有助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雙渠道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此指導下,重慶市教育系統廣泛地開展了中小學生研學旅游的試點工作。
(3)江蘇蘇州市教育局印發《2014年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國家、省、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統籌開展了該市研學旅行試點工作。
(4)四川省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正式納入學分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四川省積極推行將研學旅游加入全省教育改革中,把研學旅游安排在小學四至六年級、初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中開展,并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及資源優勢,逐步探索并建立了“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校外課程體系。在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指標中,創新地將中小學組織本校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旅游的情況與成效作為重要評估方面,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5)陜西省、山東省等多省教育廳等部門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
各省教育管理部門靈活結合本土教育概況及旅游資源條件,指導各中小學主動結合實際,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校的常規教學計劃中,做到“有課時、有師資、進課表”,確保每一位中小學生在學期間參加豐富有效的研學旅游。原則上頻率保證每學年安排一次,每次時長為小學2-3天、初中3-4天、高中4-5天,并在時間上應合理與旅游高峰期錯開。
3.2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助于研學旅游的發展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們不僅僅只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足,還要精神上的富足,精神糧食不可無,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因此在精神方面的消費大大增加,主要表現在素質教育、休閑娛樂等方面。而研學旅游正式在精神方面的糧食,隨著消費水平的增高,因此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
3.3社會對教育的重視使研學旅游成為熱點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隨著父母對子女教育方面越來越重視,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多弊端,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全方面發展的需求,因此人們對研學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大,使其成為熱點。
參加研學旅游的學生家長中,近七成家長認為研學旅游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修養。總的來說,超過六成的家長對游學產品具有較高的消費意愿,即使是不太富裕的家庭,也非常愿意主動為孩子研學旅游進行教育投資。
3.4現今的研學旅游產品質量有待提升
當今市場上的大多數研學旅游的產品都還是“多游少學”、“只游不學”。這是因為研學旅游構成的特殊性:教育機構+研學機構+旅行社。市場上大多數企業還是在執著表面的東西,卻沒有看到它真正的內涵,研學旅游的核心元素是要實現教育和旅游的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達到1+1大于2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組合在一起。
研學旅游產品作為研學旅游的核心元素之一,前期課程的設計、中期課程實施、后期課程服務,這些都不能馬虎。在產品內容上,最重要的還是設置什么難度、知識怎樣植入而達到融合以及各環節教育功能如何鏈接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場地的選擇來“因材施教”。正是這些細微環節的鏈接、融合才能讓學生樂學、會學,提升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力。
研學旅游企業本來就是支撐型的企業,卻只是追求快速。例如,從傳統旅游產品的簡單升級到游學的產品,產品研發和測試都尚未完成,沒能將教育與旅游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是用價格去撬動不成熟的研學市場。這讓那些對研學旅游行業本身就不太了解的學校和家長更加難以抉擇。
4結論
研學旅游市場空間廣闊、產品存在極大的提升空間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無論對新成立的還是已經成立的研學旅游企業,未來發展機會及發展空間都依然可觀。
參考文獻:
[1]王晶.哈爾濱研學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J].學理論,
[2]白長虹,王紅玉.以優勢行動價值看待研學旅游[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李軍.近五年來國內研學旅行研究述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4]趙銳,關小鳳,賈秋容.青少年研學旅游發展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
作者:陳穎 譚穎聰 單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