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利用區塊鏈技術盤活企業應收款項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收款項是信用經濟的產物,寬松的賒銷政策能擴大市場,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但應收款的產生又增加了資金占用成本及壞賬風險。應收款的管理目標是尋求實施賒銷所帶來的利潤增長與引發的損失的最佳平衡點。應收款項作為一項重要資產,具有融資功能,應收款的盤活是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依托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數據難以篡改等特性,可有效提升應收款項的盤活水平,緩解企業融資壓力。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應收款項盤活融資壓力
一、企業應收款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應收款項占用規模大,收款期長
在市場經濟中,大多數企業都會采用分期付款、信用賒銷等方式來吸引客戶,拓展市場,增加銷售。隨著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購銷合同的談判中,產品賒銷比重越來越大,收款期也越來越長。比如,在玻璃深加工行業中,賒銷占總銷售的比重超過90%,且收款期一般為6-12月。
(二)企業應收票據不可拆分,背書支付能力較弱
應收票據作為一種非現金支付手段,包含商業票據和銀行票據,能有效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故被企業廣泛采用。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應收票據一旦開出,其票面金額、日期不得更改,票據金額也無法拆分。這給持有大面值應收票據的上游企業帶來背書支付的難題,即無法將手中持有的票據快速背書流轉。此外,票據貼現會產生貼現成本,且隨著票據流轉級數增加,銀行審核越發嚴格,手續也十分繁瑣。
(三)應收款項賒銷政策不合理,不良應收款滋生
賒銷是基于客戶的信用產生的,但目前大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客戶信用評價機制,主要還是依靠企業銷售人員的主觀判斷。銷售人員可能會為了完成銷售目標獲取銷售提成,盲目放款信用標準,這可能會引發大量的不良應收款項。此外,上游中小企業在合同談判中一般話語權較弱,由于下游核心客戶大量應收款項占用而導致上游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應收款項融資功能未有效利用,銀行信貸資本錯配浪費
根據現有的銀行信貸評價機制,相比于規模小、盈利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差的上游中小企業而言,所有銀行更愿意將貸款資金發放給信譽好,資金充沛,還債能力強的大企業,下游核心企業一般能較容易獲得銀行大額的授信額度。但下游核心企業本身擁有眾多融資渠道且在賒銷博弈中能取得額度大、賬期長的貨款占用,其對銀行的貸款資金需求并不高。與此相反,處于產業鏈上游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大額貨款被下游企業占用且未能有效盤活;另一方面獲得銀行授信難度較大,貸款融資困難,這種局面造成企業融資難而銀行信貸資源錯配的矛盾局面。
(一)區塊鏈的技術原理
區塊鏈技術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主要是來自于比特幣這一數字貨幣在網絡上受人追捧,而區塊鏈技術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得到了全世界密碼學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將大量信息打包在多個數據庫(即分布式節點)中,通過哈希算法等密碼學技術,將各個數據庫(即各節點)首尾相連的數據存儲方式,當其中某個數據庫(即某個節點)的信息發生篡改時,首尾相連的數據鏈接方式就會斷裂,這使得要篡改區塊鏈上的數據變得非常困難。區塊鏈與傳統數據存儲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存在數據處理中心,傳統數據庫均為由一個中心點來對數據進行處理。以銀行柜臺轉賬為例,首先客戶通過銀行柜臺發起轉賬指令,然后柜臺工作人員將客戶轉賬指令傳遞至該銀行的核心服務器進行集中處理,從發起指令至轉賬成功一般需一個處理間隔期且客戶需根據短信提醒或查詢賬戶余額才能知道轉賬成功與否,而銀行也需花費大量成本用于維護后臺服務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不需中心服務器,而是通過設立一個共識機制,讓區塊鏈上每個參與者都有一個獨立賬本,每次數據交換均需得到鏈上所有參與者的確認和存儲,從而確保每個數據庫的信息真實可靠。
(二)區塊鏈的技術特性
區塊鏈技術并非一種全新的技術革命,而是基于密碼學的多種現有信息技術的集成運用,其通過提升信用來增加價值,使得離散度高、產業鏈條長、交易環節多的各方參與主體實現有效合作、高度協同,不斷降低交易成本和資源浪費。區塊鏈技術具有以下技術特性:(1)去中心化。區塊鏈上的各個參與主體均處于平等地位,每個參與者都有對交易進行確認和計量的權利,且數據存儲于各個分布式節點中。(2)數據難以篡改。區塊鏈采用了哈希函數等密碼技術,區塊鏈的前后節點主要是依據鏈上形成的獨一無二的哈希值來連接,哈希函數不可逆的技術特性使得區塊鏈數據難以篡改。(3)共識機制,透明可信。由于區塊鏈上每個參與者均可對交易進行確認和計量,為保證所有計量者記錄的數據正確、一致,故區塊鏈技術通過一個共識機制,即共同的計量方法來計量,以確保數據透明可信。(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即類似于一個“電子合同”,當合同條件滿足時,系統將自動執行合同。舉例來說,在銷售合同中,當采購付款條件滿足后,無需采購方的付款申請,系統自動將合同款項支付給銷售方。正是擁有這些技術特性,使得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社會管理、文化娛樂、共享經濟等各個領域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款項的原理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盤活企業應收款項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充分發揮應收款項作為資產的融資屬性,減少企業因應收款項占用而引發的壞賬損失、資金斷裂等風險,還可以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銀行、物流商等多個鏈條參與主體的高度協同、有效合作,加快交易的流轉,優化資源的配置,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盤活企業應收款項的原理,與傳統供應鏈金融相類似,都是基于供應鏈交易過程中上游企業形成的應收款項進行包裝,并合理利用下游核心企業的良好信貸資源,進而達到為上游企業進行融資的目的。
四、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盤活企業應收款項的優勢
傳統供應鏈金融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但其也存在交易真實性確認成本高、核心企業的信用效力有限及供應鏈信息較為離散等實際困難。與傳統供應鏈金融相比較,區塊鏈技術用于盤活企業應收款項具有如下方面的優勢:(1)區塊鏈上的供應鏈交易認證變得簡單且真實可靠。在傳統供應鏈金融中,需要銀行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方逐一認證交易對象、交易結果及交易憑證的真實性,效率低且可能產生廉政隱患,而區塊鏈的技術特性使得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其共識機制能自動對應收債權的真偽、應收債權的轉移進行快速確認和全過程監控,能有效避免人為的失誤和及道德風險,也可極大降低人力成本。(2)區塊鏈技術能有效解決跨產業融資及信用傳遞的問題。在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中,下游核心企業與上游一級供應商的交易較易確認,但二級以上的供應商由于其與核心企業無直接往來交易,供應鏈交易信息較為離散,因此很難獲得銀行的認可進行融資。而區塊鏈技術將產業鏈上的所有參與單位全部上鏈且交易真實可認證、追溯,能有效實現信用在多級供應商之間傳遞。(3)區塊鏈技術能有效克服票據背書、貼現難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中,上游企業收到的應收票據無法進行拆分,而票據貼現又產生了額外的貼現利息且很多商業票據無法有效進行貼現,這些都限制了應收票據的高效流轉。在區塊鏈中利用智能合約和完整鏈條信息,能快速有效地幫助核心企業確權及溯源。下游核心企業可以通過開具數字權證等方式代替傳統的實物應收票據,且數字權證不受傳統票據不可拆分、不可更改等限制。比如,數字權證上游接收方可以將某一筆大額數字權證進行任何有效的拆分,并流轉給不同的上游供應商,使其可以像貨幣一樣在商業交易中靈活流通,有力緩解了中小企業貼現難,流通難的尷尬境地。
五、結束語
區塊鏈技術能有效解決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中上下游參與方的信息不對稱、交易確權登記難、交易受集中控制、服務覆蓋面有限等方面的問題,有了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企業的應收款融資盤活將變得可行且高效。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存儲結構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可以形成安全可信的供應鏈體系,也可以解決銀行對核心企業“供血過多”,而對上游供應商“供給不足”的信貸資源錯配的矛盾,最終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達到共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龍云安,張健,艾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優化研究[J].西南金融,2019(01):72-79.
[2]喬鵬程,張曼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技術下的企業財務管理變革研究——以浙商銀行的分布式賬本應收賬款平臺應用為例[J].航空財會,2020(01):57-62.
[3]劉愷.區塊鏈技術在應收賬款管理中的運用分析—以中企云鏈為例[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0.
作者:郭敏華 單位:中山興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