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特征及翻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水利科技術語是水利理論技術的核心,是國內外領域交流協作的要素,水利科技術語的翻譯直接影響水利科技的傳播。本文結合術語翻譯實例,在分析總結水利科技術語詞匯形式特征及構詞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水利科技術語翻譯應遵循的兩大基本原則:巧用翻譯方法與強化信息檢索。
關鍵詞:水利科技;專業術語;科技翻譯
我國是一個水利大國,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調(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等舉世聞名。近年來,為推動中國水利技術“走出去”,我國積極推進國際水利科技交流與合作,在跨界河流管理、中外水利工程合作建設項目等領域成就顯著。在跨文化交流中,國內水利技術的輸出和國外技術的引入離不開翻譯。因此,正確理解并翻譯水利科技術語可以有效保障該領域前沿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本文結合實例,歸納總結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的詞匯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該領域術語翻譯的兩個原則。
1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的詞匯特征
由于英語和漢語隸屬不同語系,語言差異顯著,尤其體現在英漢語詞匯意義方面。因此,在翻譯水利科技術語時,探析術語本身詞匯特征是保障翻譯標準和質量的基礎。
1.1專業詞生僻化,普通詞科技化
水利科技英語術語不僅包括該領域的專業詞匯,也包括其它領域通用的次專業詞匯。水利專業詞匯是指詞義單一,專用于水利領域的術語;水利次專業詞匯則是指需借助其它專業知識進行語義識別的術語,這類詞語除了具備水利專業含義外,在不同的領域中有不同的釋義。專業技術詞匯如thalweg“深泓線”表示河槽縱剖面最大水深處的連線,主要用于水利科技領域;bedload“推移質”詞義單一,專指由于受到水流力的作用,沿河床推移的泥沙;次專業詞匯如tidalprism,在水利科技領域指全潮過程中流入并再流出河段的“進潮量”,而在海洋科技中專指“潮棱體”;level一詞在日常用語中表示“水平、等級”等抽象意義,而在通信科技中譯為“電平”,在水利科技中譯為“水準儀”,主要用來測量地面高差;除此之外,lead既是材料中的“鉛”,測繪學中的“水砣”,也是航海技術中的“導程”,而在水利科技中指代凍結河流中尚未完全封凍的水溝,即“清溝”。由此可見,水利科技翻譯人員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提取水平,使用符合領域規范的表達,才能確保水利專業傳譯的標準性、權威性。
1.2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的構詞特征
水利科技術語沒有單獨的詞匯構造系統,主要通過賦予普通詞匯以“專業意義”形成專業術語。因此,該領域的術語構詞法有規可循。了解水利科技術語的構詞法可以幫助譯者在翻譯該類型文本時準確把握術語的詞義特征。劉麗芬將術語構詞法細分為:派生法、合成法、縮略法、轉化法。[1]經筆者初步統計,合成法、派生法和縮略法是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的主要構詞方法。術語的產生主要是借助既有詞匯通過構詞方法形成新詞匯。從上述實例可以看出,水利科技術語大多由名詞組合而成,以合成詞居多,這類構詞法多半由基本詞匯組合而成,其組合規律靈活,不受詞序限制,表1歸納了水利科技術語常見的三種構詞法:NA+NB;Mod+NA;NA+Prep+NB。派生詞是由詞根或詞綴構成的,詞匯可以不斷更新迭代,但詞素的數量是有限的,這類構詞法也是專業術語素材的主要來源,如Hydro-“水的-”、abut-“毗鄰的-”、……縮略詞本身結構簡練、信息含量大,也被廣泛運用于科技術語中。通過這些構詞法,水利科技的表達得到更新,內容不斷豐富。誠然,在科技術語的翻譯中,注重詞匯特點只是有效翻譯的基礎,而準確運用翻譯方法、提高專業素養才是確保科技翻譯有效性的關鍵。
2水利科技英語術語翻譯的基本準則
科技術語是特殊性和專業性高度凝練產出的成果。水利術語的翻譯不僅需要科學的翻譯方法指引,也離不開譯者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2.1巧用翻譯方法與邏輯推理
通過對比水利科技英語術語構詞特點,對英漢術語進行對照分析,筆者將水利英語術語翻譯方法歸納如下:2.1.1直譯法和意譯法。直譯法和意譯法是最基本的翻譯方法,直譯可以極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結構特征和文化色彩,但當原文信息無法直譯時,譯者應采用意譯法對原文進行創造性加工。與文學翻譯的創造性和美學性不同,科技翻譯更關注科技信息的科學性。因此,在水利科技中,絕大多數英語術語可采用直譯法。如:tubewell管井;groundwaterpollution地下水污染;slidebed滑床;damsite壩址。運用直譯法進行術語翻譯有利于實現不同語碼中反映同一概念的字面意思達到最大等值。[2]但科技術語本身內涵深刻,部分術語只有通過意譯才能傳達正確信息。一般情況下,由合成法、派生法構成的具有一詞多義特征的術語可采用意譯法,這類翻譯具有“歸化”特征。如水利技術中的violentbreak若按字面意思譯為“暴力破壞”,則會造成語義失誤。實際上,violentbreak是指被水流沖破的開河,應譯為“武開河”此譯保證了術語傳譯的準確,也融入了中國“武”文化。再如summerflood“伏汛”直譯為“夏汛”,雖然不會造成語義誤解,但根據我國水利現狀,大多數江河的洪水期發生在夏秋伏天,因此,譯為“伏汛”比“夏汛”的語義傳達更為準確。2.1.2語序轉換法。科技翻譯涉及漢英兩種語言的語碼轉換,所以,水利術語中的語序處理是譯者面臨的主要考驗之一。絕大多數科技術語可采用正序翻譯法,但由于英漢語言構造的不同,并非每個術語都遵循正序翻譯的規律,部分術語必須采用反序翻譯法。[3]以合成類術語為例,若前者作為定語修飾后者,則可采用正序翻譯法,如:diversiontunnel導流隧洞;pressureshaft壓力豎井;powerstation發電站等。反之,則采用反序翻譯法,如:flooddetention滯洪;corrosionprevention防銹;damconstruction筑壩等。2.1.3概念轉換法。正確區分術語的概念范疇是科技翻譯的前提條件。[4]盡管術語具有單義性,但科技術語中多數詞匯是由日常詞匯轉換而成。本文的概念轉換是指將非水利科技詞匯運用到水利科技領域的方法。在翻譯中,譯者主要采用“挖潛”法,賦予普通詞匯以新意。在水利技術中,術語Key應譯為“鍵槽”,而非“鑰匙”,因為鍵槽是確保施工縫面在灌漿或不灌漿的前提下均可有效傳遞剪力的一種水利工程結構。此外,語言學家M.Bierwisch提出的雙層語義學指出,中心語義層次是由語義形式和認知概念結構共同決定的,倘若語義形式和概念結構存在沖突,中心語義的判定應以語境信息為理解基礎。[5]如例句:“Thetalusconsistsofsiltyclaytosandymatrixcontainingnumerouslargesandstoneblockshavingsharp,angularcor-ners.”句中的talus在醫學、地理學以及交通科技用語中廣泛使用,可譯為“距骨、倒石堆和巖堆”。由例句中siltyclaytosandyclay提供語境背景信息:粉砂質土和砂質母巖是talus的主要成分,故此處talus不可能作“距骨”義。在水利科技領域中,talus是指山坡受重力及雨雪水的沖刷作用,導致巖塊崩落,在山麓間形成的各式各樣的巖屑堆積物,此處譯為“倒石堆”或“山麓巖堆”更佳。2.1.4音意兼譯法。水利科技英語術語大多是名詞,包括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尤其是專有名詞,它們不同于中外皆有的事物或概念,在漢譯時應當首選音意兼譯法。[6]音意兼譯法要求譯者兼顧音義,在準確表意的前提下,譯文應當貼切漢語表達規范。音意兼譯法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音譯之后,再根據術語類別增譯表事物類別的詞,如quanat譯為“坎兒井”,在保留外來語quanat特色的同時,“井”的增譯讓國內讀者能迅速了解其屬性即一種用于灌溉的基本水利設施。二是由人名、地名或特殊現象構成的術語,通常音譯專有名詞,其余詞匯意譯。如groutingofKarst喀斯特灌漿;Muskingummeth-od馬斯京根法;Archimedeanscrew阿基米德螺旋管。
2.2強化信息檢索與專業咨詢
術語標準化是國家語言規劃工作的重心,統一科技術語是一項專業性與學術性并重的語言規劃工作。[7]為促進術語標準化,我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已出版40余部涉及各大科技領域的術語書籍,并于2016年建立權威術語庫———“術語在線(termonline)”,國外相關網站如“unterm”免費提供術語檢索、校對等線上服務。因此,譯者在處理水利科技術語翻譯時,應先查找相關規范譯例,反復比對,再套用現有標準化譯文。國內外水利技術的發展催生了許多新科技術語,部分新術語尚未統一譯名。為了確保科技信息傳遞的精確性,譯者在翻譯時應當借助上下文,尋找同義語義場的相關表達,必要時打破詞匯基本義的束縛,取其信息本質,積極向專家學者請教,共同探討,以便獲得科學專業的譯文表達。
3結語
掌握水利科技術語的翻譯對了解國外先進科技大有裨益。在水利科技翻譯中,術語翻譯是重點也是難點,這既要求譯者有較高的翻譯素養和翻譯能力,也要求譯者必須掌握水利科技專業知識。只有準確把握水利術語的概念意義,才能不斷提高水利科技翻譯的質量,適應水利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進行。
作者:張莉 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