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影響科技期刊英文水平因素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從作者、編輯及溝通交流等方面對影響科技期刊英文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建議,以期在探討影響科技期刊英文水平的因素的同時,找出更適合科技期刊英文水平提升的方法,為創辦一流的國際化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參考。
關鍵詞:科技期刊;英文水平;作者;編輯
當今時代,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期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樣也在面對著更新一輪的機遇。為提升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眾多期刊進入SCI等國際知名索引,其英文題目、英文摘要及關鍵詞作為檢索的重要環節,也直接影響了期刊被檢索的準確度和被引用率。作為衡量科技期刊水平的重要環節,英文水平的高低從側面顯示了文章的質量,也反應了整本刊物的水平。文章從期刊編輯的角度,對影響科技期刊英文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提升科技期刊質量提供可行的參考途徑。
一、影響因素
(一)作者作為影響科技期刊英文水平的最根本因素,作者的教育程度、科研水平及寫作能力都是不容忽視的。良好的教育程度是影響科技論文英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這也與作者的科研水平和寫作能力息息相關。教育背景和科研水平所提供的是基礎,寫作能力則是濃縮、提煉、表述和總結的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優秀的寫作能力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有些作者有著深厚的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自身學術水平較高。但受個人寫作能力限制,或者英文水平限制,無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好地用文字表述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章的質量。而一些作者的寫作能力雖然不錯,但受教育背景和科研水平制約,或者不通曉科技論文的寫作規則,寫出的文章沒有科技論文的語感,影響了文章的整體水平。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把自己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用簡練的語句總結出來,提煉精進,避免贅余和口語化表述,使文章更符合科技論文的要求。有了良好的寫作能力,也仍需英文寫作能力的支撐。英文不是簡單的從中文到英文的轉換,而是要根據語境和科技論文的要求進行轉譯,切不可生硬直譯。應注意第三人稱、科技論文常用的詞匯和時態的使用,保持行文通暢,語法準確。注意中英文差異,從行文差異、語法結構等方面考慮英文的行文和句式,以表達清晰、流暢為主。英文的參考文獻也是影響文章質量的重要因素,應引用得當,盡量選取可信的一手資料,以提升文章的研究價值和參考價值。英文的原版資料更具有參考價值,在引用時應盡量選用原文,而不是只看轉譯或轉引的資料。
(二)編輯除作者外,一篇好的文章也離不開編輯的貢獻,好的編輯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雖然不直接參與文章的創作,但編輯在編排和文字處理上可以依靠編輯專業知識和文字處理技巧,幫助作者對英文部分進行加工整理。作為編輯,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對其進行整體判定,根據具體情況設計編修方案,以確保文章的英文質量。部分作者不重視英文摘要,會選擇用翻譯軟件一鍵轉換,也會出現一些詞不達意的現象。翻譯軟件雖然在專業詞匯上有一定優勢,但不了解中英文的語句結構的不同,翻譯較為生硬、機械。翻譯軟件容易因為程序化斷句,把不相關的詞語拼湊在一起,翻譯出來的文字也就與原文相去甚遠了,這就需要編輯對英文質量進行整體的把關。其次,科技論文對詞匯和語法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編校時需幫助作者進行核對。由于科技論文專業詞匯較多,涉及的專業性較強,所以進行修正的時候要保持與作者的溝通,避免發生偏差。編輯科技論文需要較高的科學素養,對一篇文章的內容應有清晰的判斷。英文編輯的英文水平雖然較高,但科技論文的專業詞匯偏多,專業科技英語的應用并不一定熟練,需要在關注英文的基礎上,注意科技論文的特殊性,表述應簡潔客觀。再次,英文參考文獻也需遵從國家規定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不可缺失必要的著錄項目。編輯需認真進行核對,填補缺漏,同時要確保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三)溝通和交流文章的成功與否與作者和編輯的溝通也是密不可分的。適當的溝通交流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脈絡,使文字通順,也可以提高專業性和準確性。對于編輯而言,一方面需要核對文章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與作者的交流,避免誤改、誤譯英文摘要。編輯的工作依附于作者及其作品,工作的創新性也離不開作者及作者本身[1],因此更應注意與作者的溝通交流。
二、結論與建議
(一)堅定文化自信,做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要做好一本期刊,尤其是一本英文科技期刊,就要首先有自己的“底氣”,樹立良好的辦刊信念,從精神的層面先做好“走出去”的準備。打好思想基礎,明確目標和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綜合學習中外辦刊理念的精華,遵循國際編輯出版的要求和規范的同時,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辦刊道路,建設符合新時代新需求的英文科技期刊,為推進中華民族的文化繁榮做出貢獻,努力向通往出版強國的道路奮進。
(二)調整資源配置,發揮英文科技期刊優勢作為文化的窗口,英文科技期刊始終站在新業態的最前沿,諸多研究新動態、科技新成果、高新技術領域的探索也都是通過英文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為全球所認知的。科研工作對于英文期刊有一定的依賴性,發表高水平的論文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2]。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國際英文期刊的發文量也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也造成了大量優質論文和科研成果流失海外的情況。我國的英文期刊起步較晚,仍需進一步的發展,發揮英文科技期刊的優勢,進行更有效的資源配置調整。在進行期刊升級和轉型的同時,面向實際需求,服務于科研需求和學科建設。一方面要“走出去”,與時俱進,與國際學術期刊接軌,擴大國內國際影響力,創辦一流的國際化期刊;另一方面要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英文學術期刊的發展道路,實現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的特色化、格局化、目標化發展。
(三)嚴謹態度,把控稿件質量對稿件要實行嚴格的三審三校制度,完善外審流程,從源頭上抓好稿件的質量。編校過程中也要及時與作者進行溝通,進行適當的改動,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提升論文質量。尤其是英文部分,要在內容上和質量上嚴格把控,語法、專業詞匯都要特別留意,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除此之外,也要把好參考文獻的最后一關,逐一進行核查和校對,對于缺失部分要與作者進行溝通,盡量補全,確保參考文獻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四)加強培訓,建設出版人才隊伍與以往的傳統出版業不同,新形勢下的英文科技期刊無論是出版的內容,還是出版的形式,都符合新型期刊的發展特點,也更適合新型出版業的發展趨勢。面對當前出版轉型和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積極面對市場化帶來的新挑戰,出版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勢在必行。首先,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從業人員應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專注出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意保持語言的敏感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3]。其次,各出版單位應設置嚴格的人才引進和考評制度,不僅要關注編輯專業素質和個人能力,更要關注創新精神和敢于開拓的勇氣,立足于如何為出版轉型和融合發展服務,引進復合型人才,應對市場化做出新的調整和新的地位。最后,要注意人才培養,定期舉辦出版人才培訓,從英文水平到編校工作,多方面入手,提升編輯素質和工作能力。鼓勵編輯“走出去”,參加學術會議,注重溝通交流,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既要在編輯工作崗位上精益求精,又不局限于編校工作本身,多學多看,發散思維,與國際接軌,為創辦一流國際化英文科技期刊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龔建新.論編輯工作的創造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238.
[2]倪寧兵,張琴.面向學科建設的外文期刊資源有效配置[J].新世紀圖書館,2009(2):21-23.
[3]劉徽,胡克興.技期刊英文編輯素質的培養及期刊語言質量的提升[J].編輯學報,2014,26(Sup1):90-92.
作者:王笑笑 單位: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