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下的提升農業科技期刊傳播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科技期刊要獲得發展,需把握發展趨勢,大膽實踐,融合信息技術,著力于提高編輯競爭力,提升期刊的傳播力。文章分析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科技期刊傳播力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期刊網站平臺建設、運用“兩微一端”多渠道傳播、打造復合型編輯隊伍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農業科技期刊傳播力的途徑。
關鍵詞:農業科技期刊;提升;傳播力
農業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農業科技期刊在過去及未來很長時間,都將憑借自身的學術嚴謹、學術權威的優勢,盡到了傳播農業科學技術信息、促進農業科技信息交流的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在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農業實用技術推廣應用、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過去很長時間,農業科技期刊經歷了黃金發展期。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不斷涌現,農業科技期刊作為傳統媒體發展遇到瓶頸。新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新正踐行著麥克盧漢的媒介隱喻,媒體傳播進入了高速發展、多維度發展和融合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看到,新時代背景下,面對沖擊、面對考驗,農業科技期刊應順勢而為,在繼續加強學術性和權威性的基礎上,借信息技術發展東風進行改革,著力加強指導性和互動性,著力提高農業科技期刊的傳播力,繼續發揮廣泛傳播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
1農業科技期刊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包含的中文類期刊共8700余種,其中農業科技期刊(大農業范疇)600多種[1]。在出版行業轉企改制基本完成的背景下,全國絕大多數農業科技期刊改制成了經營性出版企業,部分省份農業科技類期刊強強聯合組成了集群式出版集團(中心)模式。基于農業事業發展的特性,多數農業科技期刊、出版集團仍由所屬省份農業農村政府部門、農科院、農業類大學主管,期刊企業主辦。農業科技期刊基數大,分布范圍廣,發展相對成熟。但是,近年來農業科技期刊作為傳統媒體,期刊編輯出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紙質期刊發行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現階段,農業科技期刊的問題包括:核心與非核心期刊收到作者投稿數量、質量差異明顯,一方面非核心農業科技期刊投稿數量不足,稿件質量不高,另一方面核心農業科技期刊投稿數量充足,但是出版發行時滯問題突出。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科技期刊缺少適應新時代的轉型發展思維,運用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能力弱。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農業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制約其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軌道。
2提升農業科技期刊傳播力的途徑
2.1期刊網站平臺建設
傳統紙媒農業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出版時滯、關聯信息查詢困難等問題。周期長造成了所傳播技術的滯后,關聯信息查詢困難影響了受眾獲取信息后接受信息的程度,從而削弱了期刊的傳播力。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期刊網站建設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是農業科技期刊提高傳播力的必由之路。期刊網站建設初期,存在人員、技術、資金短缺等問題。在實踐過程中,有部分期刊網站出現了照搬紙質版內容、“僵尸網站”等情況。現階段,根據期刊轉企、集團化發展趨勢,農業科技期刊可以根據各省農業期刊發展實際情況、農業各領域分類情況,集合力量、發揮集群優勢,建立以核心期刊或省級優秀期刊為主力,多期刊共同建設的農業科技期刊網站平臺。通過網站平臺,將走完編輯流程,期刊紙質印刷之前的優秀論文稿件,在網站平臺及時、優先發表。期刊網站平臺可有效解決出版時滯問題,提高期刊內容傳播速度、頻次,提升農業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在信息時代,受眾對農業科技信息的需求已由接受型逐漸轉向求證型,農業科技期刊網站平臺可以集中力量實現由單一文字信息傳播轉向綜合、多媒體、立體關聯信息傳播。農業科技期刊網站平臺的信息不應僅僅局限于紙質期刊論文,應結合自身多期刊主體優勢在網站平臺刊載論文的基礎上,運用超鏈接的形式對論文中涉及的內容、信息點進行立體的介紹,盡可能提示延伸閱讀、新聞鏈接和視頻技術講解,并確保這三方面的信息內容嚴謹、真實、準確。從而實現以網站平臺的信息內容和權威性吸引受眾,達到提升網站平臺多期刊傳播合力的目的。
2.2運用“兩微一端”多渠道傳播
農業科技期刊作為傳統媒體,由于編輯流程制度化、紙質版固態化等因素,本身就帶有權威的特征,容易形成單向傳播的傳播方式,甚至形成“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期刊的傳播力。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受眾對媒體互交性的需求大大增強,農業科技期刊應運用新媒體,增強互動性、延長受眾關注時間。以建立集群式網站為基礎,農業科技期刊可通過發展新媒體,如:創建認證官方微博、認證微信公眾號、開通App客戶端應用等方式,增強期刊的傳播力。農業科技期刊建立官方微博,一可突破期刊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官方微博及時“刊載”重點論文、相關科技新聞信息、主題征文通知等信息;二可借助微博推送功能,提高期刊官方認證微博受關注程度;三可運用微博的評論功能和私信功能,加強與受眾的互動。農業科技期刊建立官方認證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定期或熱點事件期間,向訂閱者精準推送優秀刊文、期刊導讀、期刊目錄、征稿啟事等,并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互動功能做好作者、讀者、專家、編輯相互聯系的工作,并引導作者、讀者及專家將微信公眾平臺的熱點時文、優秀論文和當期論文的目錄轉發給更多的讀者,也可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推送,進行二次傳播、二次售賣,有效增加期刊的傳播力[2]。農業科技期刊開通App客戶端應用是移動終端成為信息傳播主要媒介之一的必然趨勢。有條件的農業科技期刊:如核心期刊,可以根據期刊的特點和需求功能建立獨立的手機客戶端,運用手機客戶端實現多媒體信息推送精準傳播,實現讀者編輯作者三者互動。對于大多數農業科技期刊建立獨立的手機客戶端對于來說難度大、可操作性小、安全系數低,可采取開通優秀客戶端官方賬戶的方式拓展期刊傳播途徑,同樣可以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
2.3打造復合型編輯隊伍
在輿論熱點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高頻次多維度信息傳播競爭中,農業科技期刊要做到提高傳播力,以便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打造編輯業務能力強、媒體素養高的復合型編輯隊伍是提高期刊的傳播力的內在動力。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科技期刊編輯人員隊伍在掌握扎實的編輯功底、熟悉的編輯出版流程、廣泛的農業科技知識,學習了解農業前沿科學技術成果及發展動向的基礎上,緊跟信息時展的步伐,抓牢新媒體陣地,掌握信息傳播主動權[3]。農業科技期刊編輯隊伍建設,一要增強做好新媒體信息宣傳工作的責任意識。提高編輯對新媒體發展的認識,深刻認清形勢,認識期刊新媒體發展的重要性,增強運用新媒體增強期刊傳播力的責任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在新媒體運作上有所作為。二要強化編輯隊伍互聯網信息傳播思維,提高多媒體工作技能。不斷提升編輯學網、懂網、用網、管網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互聯網信息傳播規律的運用、把握能力,增強通過新媒體聯系、引導、服務讀者、作者的本領,從提高編輯主體思維角度提高期刊傳播力。三要加強教育培訓和人才引進,打造媒體素養過硬人才隊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多媒體傳播知識編輯人員教育培訓。同時引進合適期刊工作的互聯網人才,用新人才新思路激活編輯隊伍思路,不斷提升編輯隊伍的整體素質。
3結語
新背景下,面對新媒體的挑戰,農業科技期刊要得以發展必須積極應對,結合自身媒體特點和經營發展實際,走新媒體有機推進、融合發展之路。推進農業科技期刊新媒體發展,本文已在上文中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提高農業科技期刊傳播力、為農業科技期刊服務“三農”、進行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提供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王倩.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科技期刊如何為“三農服務”[J].天津農林科技,2017(4):44-46.
[2]楊晨晨.科技期刊提高傳播力的策略探析[J].傳媒論壇,2018(8):115-116.
[3]龔晨.推進“互聯網+”干部教育培訓創新發展[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9(4):102-105.
作者:李舒婷 單位: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