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出版下的科技期刊編輯轉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們正處于數字時代,科技期刊經營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期刊編輯應積極轉變自身理念,擴展視野,積極創新,樹立多樣化意識,促使其與科技期刊在這一次變革中成功轉型。鑒于此,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對于科技期刊編輯如何轉變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出版行業也隨之迅速發展,數字化出版成為了趨勢,具有持續的增長力,增長率遠遠超越其他行業,相比于傳統的期刊更具優勢。所以,在這一形勢下,傳統科技期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期刊編輯人員應積極創新自身意識,想方設法做出改變,以此來確保科技期刊能夠在數字出版環境中得以轉變與生存。
一、數字化時代對科技期刊提出的新要求
(一)時刻保持危機感近年來網上書店和電子網絡出版逐步興起,出版形態、傳播方式及結算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電子出版業的興起,科技期刊應保持危機感,緊跟時展,否則,便會被新媒體時代所淘汰。因此,科技期刊應緊緊應對挑戰,主動學習新業務,積極探索新實踐。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電子閱讀器和互聯網訪問等出現的缺陷,今后要結合問題進一步研究,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危機感。
(二)為搭建傳播平臺整合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信息充斥在網絡中,不僅類型眾多,也很難辨別其真假,這為科技期刊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必須結合新技術將優質信息篩選出來,提升出版物的編輯水準。這要求科技期間應對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用心篩選與編輯各種信息,為讀者創設真實、可靠的知識平臺,從而獲取更多忠實的讀者。
(三)適時推出高質量的數字出版新產品現階段出版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讀者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對科技期刊來說需要保證出版質量,豐富內容,讓讀者享受到更加優質與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這樣學術和專業出版才能更好地發展。當前很多科技期刊在數據庫出版、網站、電子書和電子期刊等進行了數字出版,顯得過于單調。對此科技期刊要將已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緊跟時展,盡快設計出手機閱讀、微博等其他介質形態,以此來滿足廣大讀者的多樣化需求。
二、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的轉變
(一)科技期刊編輯的技能轉變(1)編稿、組稿的核心技能。對于論文稿件質量而言,作者是關鍵[1];對于期刊成刊質量而言,編輯是關鍵。編輯能力需要牢固的專業知識、扎實的科學技術及深厚的編輯業務經驗及人文素養做支撐。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應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知識、編輯技能,用自己的編輯職業操作保障每一篇稿件的高質量。同時,科技期刊編輯應積極主動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關注高水平專家研究動態,在學習其專業知識的同時,把握好機會向其約稿。積極同年輕作者溝通,注重潛力作者的挖掘,在他們寫作與投稿過程中給予科學指導,有意識地培養年輕作者群,在時機成熟時向其約稿。另外,科技期刊編輯還應善于利用網絡學術圈,加入專業微信群中掌握最新資訊,設立作者群,以數字手段積極同作者間進行密切聯系。(2)充分應用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在數字出版的過程中,需要科技期刊發揮出計算機技術的作用,充分應用期刊行業投審稿系統,保證稿件處理的有效性,避免出現稿件丟失的問題。要注重對先進傳播技術的應用,如微信等新媒體,便于讀者和作者在線加強溝通交流,讓雜志完成紙媒與電子渠道的一起出版,不斷提升數字化水平。此外,應該嚴格執行網絡編輯出版標準,積極組織各類培訓,只有擁有從業執照,才能成為合格科技期刊編輯。(3)提升駕馭市場經營、營銷的技能。傳統出版環境下,由于經營機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科技期刊編輯并不重視期刊的營銷推廣[2]。然而,面對著出版環境越來越復雜的局面,市場競爭也更加劇烈,編輯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市場經營和營銷能力,打造良好期刊品牌形象,實現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可以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推廣工作,這是咨詢與傳播信息的有效途徑。例如我國微信、微博注冊用戶已經超過3億,且用戶還在持續增長。例如《光電工程》《光電子激光》《光學學報》《光子學報》《中國光學》《中國激光》等光學期刊已經開通了公眾號,不僅可推送文獻、介紹期刊,還具有按需閱讀、延展閱讀、作者投稿、查詢稿件、與編輯部溝通等功能,獲得了大批忠實讀者。
(二)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提升(1)學習意識。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發展很快,在此背景下數字出版逐步發展起來,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對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編輯人員既需要掌握豐富的數字出版知識,也應該懂得更多IT技術與營銷技能,要求期刊編輯不僅具備編輯策劃能力,還需掌握網絡技術、電腦技術及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商業操作能力。簡而言之,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需學習以下新知識:①深度標引知識。深度標引概念、詞匯、知識點等,并對引證進行編輯校對,從大規模信息中檢索到文獻;②數字化產品設計能力。與紙質期刊排版與印刷等不一樣,數字化產品有著更多的形態,主要從用戶需求與資源特點出發,設計相應的數字化產品,這樣能夠保證銷售效果的提升。如通過對期刊APP分析來說,軟件研發人員負責對其功能的研發工作,而在界面設計與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則由期刊編輯負責,主要原因是他們不僅掌握了行業的情況,也清楚用戶的實際需求;③新的行業標準/規范。國家在確定數字出版的規范與標準后,要求期刊編輯人員從有充分的了解,便于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2)敏感意識。為了能夠對科技發展動向予以及時把握,促使科技期刊反映出最新科研成果,科技(下轉第97頁)期刊編輯應具有敏感意識,優化與培育新的選題。為了做到這一點,編輯應動態關注與跟蹤國內外學術會議熱點主題,把握機會宣傳自己的期刊,并積極向專家約稿,有利于增加期刊稿源頭,同時可提高期刊的學術創新性。同時,對期刊客戶群中高校、科研機構的優勢學科、重點學科予以關注,這些都是學術研究的關鍵性陣地,可及時了解科研人員課題及科研成果,適時推介期刊和策劃選題,把期刊題材帶入到科技發展的第一線。(3)精品意識。精品意識體現在為讀者提供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創新性的高水準文章[3]。這不僅需要科技期刊編輯充分尊重高水準科研成果,而且還體現出對讀者高度的責任意識。在實際工作中,編輯應按照精品的標準篩選出稿件,以精品的標準策劃專題或專輯,以精品的標準開展作者、專家評審,以精品的標準開展編校工作,以精品的目標廣泛宣傳期刊。(4)品牌意識。對于科技期刊而言,品牌是不可忽視的無形資產,是評價科技期刊市場競爭力的標準之一[4]。科技期刊應積極打造高品質、有特色的品牌,吸引更多優秀作者與專家,擁有優質的稿源,從源頭上構建良心的循環。而科技期刊編輯具有品牌意識是期刊獲取讀者信任、獲取強烈的社會反響、延續出版活力的重點。只有提高期刊品牌,才能夠提高期刊市場競爭力。
三、結語
對于出版行業而言,數字出版是趨勢,自從產生以來,不斷地進步、發展與創新[5]。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數字化出版在傳統出版行業的運用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對于這一形勢,作為科技期刊質量與學術的把關人,科技期刊編輯應想方設法提高自我,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與各種傳播渠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編輯人員,促使科技期刊順利朝著國家化、數字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英敏,江清林.數字出版環境下醫學期刊編輯職能轉變的探討[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7,40(06):118-119.
[2]劉圓.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的轉變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261.
[3]時紅磊.數字出版視角下科技期刊編輯職能、工作方式轉變及自我調整策略[J].科技傳播,2017,9(03):14-15.
[4]張玲.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必備的新意識[J].韶關學院學報,2016,37(12):60-62.
[5]高榮慧,樊紅雨.數字出版環境下醫學期刊編輯職能轉變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4,38(01):53-54+58.
作者:李彩珊 單位: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