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汽車工業設計中心引領帶動作用發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肩負著引領帶動行業、區域發展的使命。本文將以國家級汽車工業設計中心為例,探討在汽車產業創新及轉型升級過程中,如何進一步發揮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引領帶動作用。
關鍵詞:汽車設計;工業設計中心;引領帶動
1汽車設計升級轉型現狀
的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很形象地描述了汽車行業如今面臨的轉型危機。大家或許會心生疑惑,汽車行業近年取得不錯的成績,為什么面對轉型升級,想到的卻是從頭再來?眾所周知,與我們生活悉悉相關,與工業設計息息相關的另外一個行業——手機行業,在過去的十年里,已經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轉型變革,當年如日中天的巨頭們紛紛倒下,新興品牌卻一鳴驚人,手機產業的變革是從功能化轉向智能化,本地化轉向互聯化,輔助化轉向必需化的產業變更。仍然記得,當時作為諾基亞CEO的艾普洛先生,在郵件中向他的員工提及:我們仿佛站在了一個熊熊燃燒的平臺。面對《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規劃,面對汽車產業的創新升級,面對新興互聯網汽車品牌的挑戰,作為汽車外型、功能的首先定義者,作為汽車創新升級的首要推動者,汽車設計中心,已然站到了一個熊熊燃燒的平臺之上。識別危機的同時,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目前,我們的汽車工業設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要落后于西方:(1)社會整體設計創新意識薄弱,工業設計氛圍不夠濃厚;(2)汽車設計平臺建設、研發體系不夠完善;(3)設計師的專業綜合素養也有待提高。目前我國許多關鍵設計人才還是過多引進、依賴西方。正因如此,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任重而道遠。在產業創新及轉型升級中,要進一步地發揮引領作用,帶動汽車工業設計邁入一個新時代。
2如何發揮工業設計中心的引領帶動作用
2.1推進汽車行業“新四化”改革
跳出舊平臺,尋找新機遇。舊的平臺,指的是傳統的汽車功能需求、造型定義。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先生在兩會中表示:這幾年上汽瞄準了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就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以及國際化的發展方向迎風而上,搶占機遇。(1)電動化: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研發齊頭并進;(2)網聯化:搭建車聯網平臺,豐富互聯網家產品;以“大數據能力”、“地圖能力”、“生態能力”為核心,通過不斷升級系統、分析環境及數據、改善產品功能、增加服務內容、適配不同車型,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應用并提升車載互聯網系統,力爭覆蓋維修保養、保險、違章、加油、充電、代客泊車、洗車、有聲讀物、新聞、餐飲、自駕游等多個領域。(3)智能化:關注產品的應用場景與生態構建;一方面,通過智能網聯構建一個更貼近用戶、數據的渠道;另一方面,為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需求提供有機支撐,最終徹底打通互聯網與汽車,形成一個智慧出行生態圈。實現智能高精度導航、智能語音、智能充電、智能行車助手等等。(4)共享化:基于上汽通用五菱車聯網系統的共享化戰略。中心應以燃油車、混動車、電動車三大平臺為依托,車聯網系統為基礎,智能、共享為手段,汽車服務生態為目標,戰略轉型為愿景,以領先的產品能力,創新的服務解決方案,健全的跨界產業鏈,力爭成為出行產品及出行服務的綜合提供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所謂“新四化”,即是汽車產業的新平臺。就目前而言,只有站在這個平臺上尋找新的機遇,我們才有可能與西方的工業設計發展站在同一時間軸上,才能在汽車轉型升級漩渦中不予淪陷。設計中心應深入研究高性能混動車應用、純電動車自主設計研發、互聯網智能化設計體現、共享化戰略探索等,全力推進乘用化轉型、汽車“新四化”和國際化進程。
2.2加強設計創新、技術創新
“設計是追求新的可能”,創新就是新機遇。敢于推出前所未有的新設計,樂于接納年輕的新思想,敏銳的抓住用戶的新需求,用大膽創新的設計,去引發社會對于優秀工業設計的關注,吸引有思想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投身到工業設計行業中去。為工業設計的創新,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是我們在產業創新以及轉型升級中發揮引領作用的前提。不斷的創新設計,不斷地成為趨勢引領者。
2.3將中國氣質融入工業設計
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世界各國的工業設計風格趨于統一,但像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工業設計卻仍然保留著,或嚴謹或自由奔放或袖珍實用的,獨特的工業設計風格。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星漢燦爛,這是一個無限量的文化瑰寶。當下很多所謂中國風的工業設計,往往只是將中國的“雕梁畫柱”浮于設計表面,形達而意不及。在現今的國內的汽車市場上,德國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究其根源,德國工業設計中體現的“嚴謹內斂”,與中華文化圈所內含的“溫良恭儉讓”是相似的。我們的工業設計要深耕、要不斷挖掘中華傳統文化深處的靈感,中國設計要體現中國氣質!作為國家級的工業設計中心,將中華傳統文化深處的內涵注入我們的工業設計,并且將中國設計元素帶到全世界,提升我們的文化認同感,這是實現中國夢的一步,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步。將中國氣質融入工業設計,是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在產業創新及轉型升級中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的關鍵。
2.4乘用化設計品質提升
組建跨區域團隊,實現橫向串聯、專項突破,在設計理念、顏值提升、設計品質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主要從以下方面實現突破:(1)辨識新市場、新用戶需求新市場、新用戶、新跑道上的新友商,以用戶為導向引領產品造型研發,辨識用戶畫像、相比競品車的贏點,把“年輕、科技、時尚、動感”轉化到造型設計上,實現顏值新突破。(2)設計乘用化、國際化在乘用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突破多年的商用車設計思路,實現設計乘用化、國際化。進行乘用化對標分析,明確技術要求,更新設計理念,探索“新標準、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供應商”,全面系統地實現整個產業鏈的乘用化升級。(3)設計質量多方位把控成立造型設計質量感知小組、外飾細節設計小組、內飾細節設計小組,跨區域聯動,從初始造型設計上提高品質感,提升感知質量。從細節處把控,使外飾設計更加“年輕、科技、時尚、動感”,內飾設計更加溫馨、人性化、智能化。(4)設計理念與產品實現相統一很多造型初始設計因面臨產品工藝、供應商水平、產線能力等問題的約束,致使最終產品實現未能滿足設計理念需求。為此,需要重新均衡成本分配理念,建立設計理念與產品實現專項清單,從靜態感知:看、摸、用、聞角度,及十大性能、動態感知方面,明確提升目標與負責人,實現逐項攻破。
2.5力建國內汽車造型設計示范平臺,引領自主研發創新
開展全新汽車造型設計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汽車造型自主研發能力:創意設計方面,提升設計方案表達能力;色彩設計方面,提升色彩方案深入分析能力;數字設計方面,提升二維至三維的理解和轉化能力;模型制作方面,提升立體塑形和模型細節處理能力。同時,提高運營管理、造型工程、虛擬現實等設計輔助專業技能水平。購置如數位板、油泥加工、3D掃描、虛擬現實等汽車造型專業設備,通過平臺能力建設,帶動行業進步和產品升級,使自身造型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引領國內汽車自主研發創新。
2.6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提升地區知名度
中心示范平臺的構建,可以完善企業研發架構,推動企業技術開發,提升企業競爭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進而服務區域汽車行業,實現區域汽車研發能力的提升,也將吸引國內外其它地區更多有能力、有一定經濟規模的乘用車公司及研究機構,來地區進行技術交流和探討,從而快速提升地區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快速增加地區汽車工業產業鏈總產值,推動區域產業的發展,助力地區汽車工業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2.7深入發揮社會公共平臺服務作用
為使推動中心更好地發揮社會公共平臺服務的引領帶動作用,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1)人才培養a)引入和制定培養計劃,設置公共課和專業課,高潛人才外派培訓,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前瞻性地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b)根據各職能分工,開展一系列專業技能競賽、技術提升和定期技能評測等活動;c)將內部培訓資料規范化,將其轉化為行業培訓標準,為社會提供專業教育服務。(2)公共宣傳a)與行業內專業媒體深度合作,通過多種途徑宣傳中心,提高中心的知名度;b)組織大眾科普宣傳活動,如“工業設計中心開放日”,讓更多人了解中心的工作情況;c)向工業設計服務平臺推送造型設計中心相關內容;d)建設工業設計服務平臺網站,宣傳中心的服務內容和動態。(3)公共服務a)提供教育服務:注重實踐,與開設有工業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等專業的高等院校組建工業設計實訓基地,為工業設計專業建設輸送優質的師資力量,并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為全國各地高校提供服務。b)提供設計服務:產品效果圖設計、模型制作、3D虛擬現實設計,為工業產品推廣提供3D虛擬渲染及動畫制作等工業設計相關設計服務。c)提供技術服務:3D打印與掃描,充分利用目前先進的設備資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快速原型樣件制作及產品外觀造型逆向掃描服務。d)為全區域工業設計類企事業單位服務,提供設計支持、方案咨詢、問題解決等服務。e)搭建國際合資工業設計中心,提供設計服務,輸出造型設計,及為當地設計需求提供服務。將中國汽車設計輸出國外,走向世界。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落實汽車工業設計中心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對企業、區域及整個汽車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作者:李倩 陳程 單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