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汽車保險與理賠”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崗位能力培訓的一門核心課程。為使職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適用區域經濟、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相關專業教師需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院校應從課程設計、課程內容選取與實施、教學方法及課程考核設計等方面進行課程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設置
“汽車保險與理賠”作為汽車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其開設目標是為企業培養從事汽車保險相關工作的高級技能型人才,該課程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和實用性。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知識,建立汽車保險市場意識與顧客服務意識,樹立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掌握汽車保險投保和理賠流程。在實踐教學環節,該課程培養學生解決現實中汽車保險投保及汽車保險理賠等常見問題,使學生畢業后能零距離順利對接汽車保險營銷、汽車保險定損員、汽車維修服務顧問等崗位。
二、課程整體設計
1.課程設計原則
以工作過程導向為原則組織教學,以技能培養為主線,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律,實施“理實一體”的教學過程,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融合,充分體現“實踐性”,重視學生工作過程的完整性,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整體課程設計
建立以工作過程為載體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汽車保險與理賠作為核心課程,將圍繞汽車保險的咨詢與銷售、車輛的定損與理賠等核心職業能力開展,采用案例驅動教學,將案例中的程序化分解,形成若干個工作任務,讓學生現場模擬,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更好地將“教、學、做”三者融入一體。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職業院校與汽車維修企業,保險公司相融合,以機動車保險與理賠崗位技能要求為重點,通過工學結合,安排學生走進企業,加深學生在實踐中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為畢業后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依照課程設計原則,課程骨干教師聯合企業人員通過對汽車行業中汽車保險崗位相關的工作職責及工作能力的調研,整合教學內容,將學習內容轉化為教學情境,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及適用性。將課程內容整合為3個情境,每個情境都有具體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在工作任務中通過詮釋各角色來學習和實踐,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及實施
課程教學內容選取以針對性與適用性為原則,從職業工作任務分析,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需要來選取教學內容。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劃分是基于財產保險公司車險業務的實際工作任務和學生的就業崗位進行的,全部教學內容分為五個教學任務模塊:汽車保險基礎知識模塊、汽車保險業務知識模塊、汽車保險投保與承保實務模塊、汽車保險事故查勘定損模塊及汽車保險理賠實務模塊,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教學內容的實施中,教師需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企業需求崗位為載體,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步工作法實施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相互交叉,學生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邊做邊學,主動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查找資料,自主學習,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一個個工作任務,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改革后的課程內容注重工作過程系統化、完整化,培養學生完成綜合性工作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為提升教學質量,體現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下列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情境的設計,根據車險業務實際,將教學內容細分為展業、投保、承保、核保、接報案、出現場查勘、定損、詢價、事故車輛維修、索賠、賠款理算、核賠、賠付、案卷制作與管理、服務跟蹤等具體任務,交叉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完成任務。
2.項目教學法
通過項目教學法,由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相互配合完成汽車保險投保、承保、核保、接報案、事故查勘和定損、理賠等項目,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協作共事能力,培養學生處理具體保險業務的能力。
3.社會實踐
布置調研題目,以學生為主體,利用節假日時間,進行保險市場調查,加深同學對汽車保險市場的了解,增加對課程作用和學習目的的了解,明確就業方向。
4.案例教學法
汽車保險人面對的是廣大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保險事故形形色色,無所不有。這使保險事故的處理和理賠工作變得非常復雜,保險糾紛不斷,保險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對從事車險理賠工作的從業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大量典型的車險理賠案例的講解分析,加強學生對保險條款及相關法規的認識和理解,使其初步掌握處理復雜事件的能力。
五、課程考核
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建立以過程考核、教師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作品設計與答辯相結合的多種考核方式,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及方法能力,形成以檢驗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課程教學改革經過我校三屆汽車專業的教學實踐與探索.取得了較好效果,既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協調發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
作者:候海 伍春霞 單位:重慶科創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