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護士培訓中護理風險管理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介紹護理風險及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分析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新護士培訓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護理風險管理教育的內容以及其在新護士培訓中的具體應用,以提高新護士的護理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護理教育;新護士;培訓
護理風險管理是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是把風險事件發生后的消極處理變為風險事件發生前的積極預防[1]。在有效防范護理差錯、提高護理質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新護士由于環境適應不良,缺乏經驗,操作不熟練,缺乏人際溝通技巧,是護理風險易發群體。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對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有明顯、積極的有利影響。近年來,醫院護患關系趨于緊張,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臨床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效果也十分顯著。護理風險管理教育注重培養新護士對護理風險意識的正確認識,使其養成良好的風險意識,以減少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在保護自身的前提下提高護理質量。
1護理風險管理
護理風險是指在護理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病人死亡或傷殘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風險的特性外,還具有風險水平高、風險不確定性、風險復雜性、并存在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風險后果嚴重等特性[2]。護理風險管理是對現存或潛在的護理風險的識別、評估、評價、處理,系統地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對病人和醫院的危害及經濟損失[3]。
2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新護士培訓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護患關系日益緊張,公眾對醫療護理服務要求的提高,護士要努力杜絕護理差錯和意外事故,提高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護理風險管理教育能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預測意識,增強風險的鑒別能力,減少服務過程中各類危險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Luquire提出建立護理風險管理委員會來專門研究現實的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同時建立相關的消除或減少風險和教育培訓程序,以預防護理風險及確保護理質量提高。Megan-JaneJohnstone[20]認為有對畢業護士實行特定的臨床風險管理教育計劃的需要。
2.1新護士是臨床實踐的風險高發人群
2.1.1新上崗護士臨床經驗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練[4]在臨床工作中缺乏預見性,不能正確預防并及時處理意外情況,由于缺乏經驗,對病情變化不能及時察覺,易對病人造成不良影響。
2.1.2新護士的溝通技巧欠缺[5]由于社交經驗不足,不懂如何正確與病人溝通,不重視健康宣教以及操作前告知病人的重要性,不能與病人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極易觸發護患糾紛,引起病人及家屬不滿。
2.1.3環境與心理因素[6]新護士對工作環境適應不良,又或由于想要自我價值實現的同時又有盲從、悲觀的心理,一旦受挫便出現自我否定和焦慮,這種心理環境適應不良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工作熱情,必然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醫源性的損傷。
2.2護理風險管理能有效防范風險,提高護理質量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不僅能有效識別并防范現存或潛在的護理風險,減少護理差錯和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而且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王慧[7]研究發現,接受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后,護理差錯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劉珊珊[8]經調查發現,對ICU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ICU護理人員護理服務的質量,提高病人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鞏越麗[9]研究證實,實施風險管理之后,醫院的護理風險事件明顯減少,高風險科室病人不安全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
2.3護理風險管理教育能滿足護理人員個人職業安全防護需要
[10]護理行業獨特的工作環境及服務對象決定了護士經常暴露于各種職業危害中,國際勞工組織職業安全與衛生信息中心的國際職業危害數據庫將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分為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環境改造學、心理社會和組織因素危害六大類[11]。近年研究顯示,新護士法律意識淡薄,護理防范知識知曉率較低,自我保護意識薄弱[12]。Sellick認為對護士進行職業防護知識教育可明顯減少針刺傷發生率。因此,有必要對新護士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職業危害,保障護士的職業安全。
3護理風險管理教育的內容
3.1護理風險及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
[13]風險管理教育首先應該讓新護士理解護理風險的概念、類型及危害。掌握護理風險管理的概念、目的,以及護理風險、護理風險意識、護理風險管理、護理職業安全、護理質量之間的必然聯系,即護理風險意識越低,護理管理能力越差,護理質量及護理職業安全就越低,反之亦然。Greene認為只有提高對護理風險的認識才是減少護理風險的前提,并且要不斷進行管理干預來解決這一問題。
3.2護理風險管理的程序
護理風險管理的目的是使護理[14]風險系數降到最低程度,保障病人與護士的安全。護理風險管理包括以下四個階段:風險識別、風險衡量與評估、風險處理及風險管理效果評價。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構成一個風險管理的周期循環過程。通過學習,提高新護士的護理風險管理意識,及時發現和識別護理風險,并對護理風險進行正確的衡量與評估,從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最后對整個護理風險管理過程進行評價,尋找不足,總結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風險管理的過程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護士應在護理工作中時刻保持警醒,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風險事件。
3.3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
3.3.1護士因素由于護士個人因素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包括操作技能不熟練、不能嚴格遵守護理制度、缺乏溝通技巧、工作繁忙尤其在交接班等高危時段易發生護理風險。通過學習發生護理風險的原因,有利于護士自我監督,自我改進,從自身方面減少乃至杜絕差錯事件的發生。
3.3.2病人因素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于病人的配合[15]。護患雙方是合作關系,病人不良的求醫動機和行為,對病人是否能與護士密切配合有較大影響。若病人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或不配合護士進行護理操作,都極易造成護理風險的發生。
3.3.3組織管理因素我國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護理風險控制和管理對策系統性不強,這些都無疑增加了護理風險的發生。其次我國每千人護理人數還是很低,男護士比例較小,由于病人較多,護士相對較少,護士工作量大,增加了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4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
4.1提高新護士護理風險管理意識與能力
4.1.1培養新護士的工作責任心護理工作與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在新護士培訓中,首先應該培養其責任心,在日后的護理工作中能盡職盡責,一絲不茍,認真完成每項護理操作。
4.1.2樹立法制意識,強化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規范新護士崗前法律知識培訓,將學習法律知識納入新護士培訓計劃,以護患糾紛實例教育新上崗護士,吸取教訓,防止類似護患糾紛發生[16]。新護士應樹立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規,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并樹立正確的維權觀。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正確實施各項護理操作,提高護理質量。
4.1.3規范護理操作,提高綜合護理能力新護士應在崗前培訓中著重訓練護理操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嚴格無菌操作,提高護士的操作能力,減少因操作失誤對病人或忽視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
4.1.4培訓護理文書書寫格式、內容、要求新護士應注重培訓護理記錄的書寫要求,護理文書是處理護理糾紛的重要法律文件,是護士執行醫囑的證明,又能在處理護理糾紛時提供重要證據。護理文書的書寫要及時、準確、完整,簡潔,清晰,減少不必要的護理糾紛。
4.1.5合理溝通技巧,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護理操作順利實施的保障,新護士需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正確的溝通方式,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最大限度地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減少由于護患配合不良引起的護理風險事件。
4.2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護理管理者在對新護士培訓過程中,發現并健全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如護理部定期將質量監控過程中發現的高發或危險程度高的護理風險環節和事件進行通報,避免同類事件重復發生,合理安排交換班以及配合工作,減少風險高發時段的護理差錯發生率。總之,隨著醫療服務模式的不斷改進,人們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當代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和綜合業務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需要通過不斷改善自身、加強學習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保證護理服務安全。護理風險管理教育應始終貫穿在護士理論學習與實踐之中,以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充實理論。風險教育不應局限于護理課程和新護士培訓,定期對新、老護士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教育,逐步完善護理管理制度與模式,有助于提高醫院護士整體的護理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有效防范護理風險的發生,從而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永平,徐海紅,邊亞濱,等.新護士培訓流程再造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A):68-72.
[2]戴青梅,陳麗英,徐雪艷.護理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6(8):36-37.
[3]繆薇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30-832.
[4]王芳,韓強.新上崗護士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0,8(5):1289-1290.
[5]侯秋秀.護理風險教育在低年資護士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6):85-86.
[6]陳建春.臨床護理教學中實習護士護理風險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9):82-83.
[7]王慧.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對減少醫學院校實習護生醫療差錯及糾紛的影響[J].貴陽中學醫院學報,2013,35(5):312-314.
[8]劉珊珊.淺談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98-99.
[9]鞏越麗.護理風險管理在提高病人安全目標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4:1.
[10]胡艷寧.對護理職業風險管理教育的思考[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56.
[11]宋亦男.護理職業風險評估方法的建立及應用[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6:1.
[12]鄧璐璐,周衛.護理專業學生醫療護理風險意識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1,8(7):309-311.
[13]查萬群.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減少實習護生醫療差錯和糾紛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6):63-64.
[14]秦軍富,苗梅靜.護士的風險教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延安大學學報,2013,11(1):36.
[15]李曉波,鄭瑾.臨床實習中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1C):270-271.
[16]李梅玲.新上崗護士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6,21(17):53-54.
[17]吳海燕,俞纓.風險管理教育在減少護生護理差錯與糾紛方面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8):23.
作者:曹怡 王登春 徐恰 于思岐 趙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