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培訓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網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不斷應用,對各級調度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網存在結構復雜、設備數量較多、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特點,配網調度員作為配網運行操作和事故處理的指揮人員,其業務能力和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配網能否安全穩定運行。江門供電局配網調度專業自2013年實現集約化管理后,配網調度的操作越來越規范化,但配網調度員的培訓管理工作還是直接沿襲主網調度員的培訓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這極大地制約了目前培訓的效果。現針對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培訓課程,注重五個階段培訓課程之間的聯系和目前配網的現狀,編寫符合廣東電網配網電力調度員實際情況的培訓教材,完成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培訓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集約化;配網調度;培訓教材
引言
縱觀江門配網調度專業的發展史,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110kV+10kV縣調,80年代的主配分家220kV+110kV+市區10kV的地調和縣區110kV+10kV縣調,到目前的主配“1”模式。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江門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配網調度班34名調度員的平均年齡為41歲,調度員普遍年齡偏大,人員結構斷層化嚴重,加之不斷有新系統、新平臺、新技術應用于配網調度專業,以往延續的“110kV+10kV縣調”的培訓體系已無法滿足對配網調度員的技能需求。
1項目背景
江門供電局配網調度員的全職業周期可能經歷實習調度員、副值班員、正值班員、值班長和班長這5類不同崗位[1],而不同崗位調度員的實際技能水平不一樣,且不同崗位對調度員的技能要求也不一樣[2],這就迫切需要針對配網調度專業不同崗位的調度員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3]。
2項目技術方案及實施
2.1問題一:配網調度專業沒有自己的培訓體系
2.1.1解決思路針對目前江門供電局配網調度班通過使用集成了所有配網調度生產業務的“廣東電網公司運行管理技術支持平臺”負責調度江門地區所有10kV線路的現狀,從專業知識、安全管理、調度管理、應急管理[4]、用電調度管理及運行數據統計幾個維度出發,以滿足配網調度員崗位勝任力為出發點,構建配網調度專業的培訓體系,達到“平時做什么,培訓就培訓什么”的目的。
2.1.2具體措施組織班組技術骨干,利用工作分解法對目前配網調度專業的日常工作進行分解推演,明確培訓要素和培訓內容,構建配網調度專業的內容架構。
2.2問題二:配網調度業務量大,調度員沒有時間參與集中培訓
2.2.1解決思路針對目前江門供電局配網調度班配網調度專業業務量大,調度員沒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加培訓的問題,一方面優化調度員值班模式,增加行政班,抽調人員出來培訓,另一方面將大規模集中培訓改為小范圍培訓。
2.2.2具體措施措施1:以往的值班模式是6人的行政班,當值調度員既要負責當天的停送電操作、事故處理,又要安排次日停電工作的審核、預安排等,這就導致調度員操作量大,根本無法抽調人員參加培訓。對此,采取當值(5人)+行政班(5人)的模式,當值調度員主要負責當天檢修操作、停送電操作、應急事故處理等,行政班人員負責次日停電工作提前預審、預安排等。行政班人員同時還作為備值調度員,當值調度員遇特殊情況人手不足時,備值調度員參與調度工作。行政班相對工作量小很多,可以抽調部分人參與培訓,這為培訓全覆蓋奠定了基礎。措施2:將大規模集中培訓改為分散小規模培訓,每三天組織3~4名(其中2名從行政班中抽調,另外1~2名為非值班調度員)調度員開展自主培訓,提高調度員的技能,鞏固配網調度業務流程規范化、作業標準化,提高全體調度員的業務技能水平。這一方面保證了培訓能夠覆蓋全體調度員,另一方面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非當值調度員的正常休息時間和正常業務不受影響。
2.3問題三:配網調度專業沒有自己的培訓教材和題庫
2.3.1解決思路創造性地利用各種管理工具于配網調度專業的培訓和考核體系的建設中,改變以往技能專業書籍的編寫模式,創造性地編寫了適合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使用的《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教程》和《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題庫》。
2.3.2具體措施措施1:《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教程》從配網調度員的實際業務出發,利用配網調度專業人才素質模型、崗位勝任力、工作寫實法及案例教學法等管理工具,以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為抓手,適用于配網調度員,以提高其全職業周期的技能操作水平。措施2:利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筆試、現場培訓法、課題講授法、排序考評法、評價中心法及案例教學法等工具,編寫了《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題庫》,該書既可提高調度員的理論實操水平,也適用于調度員的崗位勝任能力、高級工、技師及高級技師等各項考試。
2.4問題四:不斷有新技術和新系統應用于配網調度專業,而部分調度員年齡偏大,對新技術較難接受
2.4.1解決思路將解決部分年齡偏大調度員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問題作為構建培訓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一方面通過培訓教程的編寫,盡量將新技術和新系統的使用用這部分年齡偏大的調度員容易接受的文字表達;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對新技術和新系統使用相對熟練的調度員對這部分年齡偏大的調度員開展專項訓練,實現內部的幫扶。
2.4.2具體措施措施1:對于配網自愈、檢修單自動許可、配網主站紅黑圖、點圖成票等新技術的應用,首先組織一組學歷相對較高、接受能力相對較強的年輕人完成對這些技術的學習,然后再組織一組文字表達能力相對較強的人員,兩組人共同合作,用簡單的文字和PPT課件表達這些技術的使用。措施2:在平時就注重對班組內訓師的培訓,在班組范圍內營造出人人皆是內訓師的氛圍。將營造班組內部“老調度員帶年輕調度員、年輕調度員帶老調度員”的氛圍作為構建調度員全職業周期培訓體系的重要一環。組織對新技術和新系統使用相對熟練的年輕調度員對這部分年齡偏大的調度員開展專項訓練,實現內部的幫扶。
3項目效益分析
3.1直接效益
通過整套培訓體系的實施,每單10kV線路停電時間減少40min。由此增加的電量利潤=每條線路平均每小時售電量×減少的平均停電時間×線路停電數量×售電利潤=(2730000÷365÷24÷1995)×(40÷60)×5774×0.2≈120.3萬元(2018年江門局售電量為273億kWh,江門電網共1995條10kV線路,共有5774單計劃停電檢修單,實施項目后每單10kV線路停電時間減少40min,取平均單位電價利潤0.2元/kWh)。
3.2間接效益
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培訓體系的實施大幅度提升了供電可靠性水平及客戶滿意度,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培訓體系的實施提升了調度操作管理水平,降低了調度員與現場操作人員誤操作風險,減輕了操作壓力,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給公司帶來了安全上的效益。項目成果中的《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教程》和《配電網調控人員培訓題庫》,進一步規范了配網調度操作的各項作業流程,給公司帶來了管理上的效益。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培訓課程,注重五個階段培訓課程之間的聯系和目前配網的現狀,編寫符合廣東電網配網電力調度員實際情況的培訓教材,完成配網調度員全職業周期培訓體系的構建,大幅提升了配網調度員的技能水平,有效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給公司帶來了管理上的提升,同時本文介紹的培訓體系適宜在各個地市供電局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喬卉,龔慶武,江傳文.采用體驗性游戲模型的配電網運行仿真培訓系統設計[J].電網技術,2011,35(10):230-236.
[2]李榮凱,趙衍恒,王文明.基于職業全周期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9,22(4):19-21.
[3]王傳琳.基于IEC61970的調度員培訓系統互聯體系結構設計[D].天津:天津大學,2007.
[4]高洪雨,徐丙垠,李文進,等.基于崗位需求與技術發展的專業培訓體系的構建———以電力系統配網自動化運維專業為例[J].成人教育,2014(3):52-55.
作者:程正 黃偉杰 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