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下的平面設計教學實施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時代,行業高速演變發展,傳統的中職院平面設計教學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要求。因此,院校和一線教師應積極尋求突破,科學整合各類資源,主動探索、嘗試更新穎、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的課程改革,精心設計各階段教學內容,以此來確保學生可以學習、積累更最新、更全面的專業知識,擁有更優秀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一、前言
信息化時代,對中職院緊迫的要求是將信息化方面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結合信息時代的職業需求來整合、優化各類資源,構建更開放、更高效、更具職業評價標準的學科養成體系,為平面設計教育的革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成果。
二、明確信息化時代中職平面設計教學的新要求
首先,平面設計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信息時代各類網絡產品不斷涌現,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很多網絡公司都增加了平面設計人才的招聘;其次,平面設計領域的不斷拓展。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的不斷普及,使得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對圖形的表現需求漸漸多樣化。另外,各類數字化游戲等軟件,以及人們對微信、QQ網絡教學,以及直播等方面的追捧越來越強烈,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平面設計的應用領域;最后,平面設計要求的不斷增加。面對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要想充分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就要從不同層面入手,促進平面設計質量的不斷提升。針對現階段的平面設計教學來講,要重視學生市場意識和商業意識的科學培養和互聯網思維,而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就要重視平面設計知識結構的豐富和優化。為了真正突破以往授課理念與模式的種種束縛,首先就要改善課堂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運用互聯網思維來進行學習實踐,同時對市場發展、需求特點要有充分的了解,從商業的角度考量作品,將藝術創作與市場需求明確的區分。同時,學校還可以增加與廣告公司等企業的合作力度,開展聯合教學和實訓,這樣在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能引入互聯網時代碎片化的營銷推廣理念,引導學生以更新穎的視角并結合實踐及商業需求來進行設計構思,以此來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
三、結合信息化需求進行課程體系優化
在信息化模式下,中職院也要結合實際需求來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緊跟時展步伐,對課程內容作出恰當調整。傳統平面設計教學通常都將重點放在二維視覺學習上,而在信息化時代,早已突破了平面的審美,三維立體效果通常更引人注目。為此,可以適當增加Cinema4D、3DMAX等一些三維工具軟件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表現“武器”,也有更豐富的職業選擇。另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網站成為常用的信息交互平臺,相應衍生出的網頁設計、UI設計、Flash技術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要在平面設計課程中增加這三方面的學科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容的應對新的職業挑戰。
四、開展生動鮮活的平面設計網絡教學
面對全新的經濟環境,傳統平面教學方式也受到了一定沖擊,傳統平面設計教學方式需要注入更多互聯網元素。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先進的慕課方式,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進行個性化、開放性的教學,讓學生通過線上平臺欣賞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平面設計優秀作品,尤其是國外優質品牌的年度廣告作品,如以可口可樂、Nike、Adidas為代表的運動品牌和以LouisVuitton、Gucci、Chanel等為代表的奢侈品品牌在視覺表現上所運用的色彩、元素,傳遞的深層次品牌內涵和產品精神等。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接觸到頂尖品牌對平面設計創意的認知和理解,更在市場層面,讓學生了解到平面設計如何能用無聲的畫面和色彩語言來講述感人的故事和表達產品訴求。另一方面,借助網絡教學,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創意思維和手法,懂得發現自己的獨特性,用個性化的創意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創意,不保守、敢突破,張揚個性而又不失準則,才是真正的個性化和實用創意。
五、構建整合高效的信息化資源庫平臺
信息化時代,基于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的改良,中職院還要逐步構建和完善科學的課程資源庫,并重視其資源庫與課程教學體系和先進教學方式的有機整合,以此來給學生學習行為、目標的優化與調整帶來積極影響。第一,要圍繞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案例來進行,積極借鑒其中先進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維,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水平。第二,要明確教學的主體性。即重視教師、學生角色關系的合理轉化,有效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發現興趣點,從而確保資源庫可以為各項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提供有力支持。基于這一資源庫,學生可以尋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資源,也能夠獲得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第三,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充分利用也能夠引導學生逐漸改變平時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其糾正自主探究學習意識與能力的缺陷,以及問題思考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的現狀。同時,基于這一資源庫的充分利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進行豐富多樣互動環節的精心設計,全面激發、有效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改善其學習習慣。
六、基于職業模式的網絡化課程實訓
中職院平面設計專業在學制學年末,都會開展專業實訓,為了更好的滿足用工企業的要求,適應信息化時代豐富的職業環境,中職院應該對實訓形式與內容進行創新。在實訓形式上,模擬網絡化辦公模式,利用線上辦公軟件如釘釘、企業微信、Welink、和飛信等辦公軟件下達實訓任務,要求學生在實訓場地獨立完成設計任務,教師模擬上級領導進行任務檢查,嘗試實現工作流程的完全線上化,讓學生感受信息化時代的辦公模式和溝通模式,并不是他們認知里的普通聊天和溝通,讓他們感受線上作業的節奏以及信息化時代公司系統中對管理層和執行層的雙重要求,讓他們認識到信息化環境下作為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和思維模式及執行力。在內容上,除了加入作品創作實訓內容之外,還要注重對一線工作實訓經驗的引入,借助辦公軟件或則協同辦公平臺,與合作企業聯動,學生的實訓成果在校內進行評估和審定后,還要通過線上由企業專業的崗位技術人員或評估人員進行評估打分,讓專業人員根據崗位實踐給出真正有價值的意見,從商業化和市場化的視角對成果進行評估,這樣也能第一時間讓學生了解到自己作品的價值,而不是一味地進行主觀化、理想化的創作,從創意到作品到實踐再到進入公眾視野,為大眾審美所接受,這是一個不斷打磨、不斷完善、不斷修正、不斷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名平面設計學生從學習者到創作者再到專業從業人員的必由之路。在允許的條件下,企業可以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為合作院校學生設置專門的線上實訓通道,即將學生編入企業的工作組,跟隨工作組一起完成企業日常的工作任務,由企業服務方統一下發任務,企業員工和實訓學生一起完成任務,學生的設計作品與企業員工的作品發送到同一工作平臺中,學生也可以直觀地看到他們與專業人員的差距。待組內成員完成任務后,由專業審核人員進行統一的審核和評估,同時也讓企業員工給出不同的意見,由審核人員給出意見,以word的形式反饋給參與任務的學生,讓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水平與從業要求之間的差距有著清晰的認識。
七、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信息化環境和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新穎、多樣化的資源,中職院平面設計專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靈活高效的引導和應用,不論是對教學環節的優化、協調,還是學生學習效果、效率及實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徐超 單位:吉林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