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農業的農業物流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農業逐漸向著現代化農業方向轉變。以電子商務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現代農業,對于農業物流運輸的要求相對較高。然而現階段我國農業物流運輸依然沿用了傳統的農業物流運輸模式,在時效性與質量方面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與要求,必須要實現全面的改革。在農業物流運輸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現代農業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農業物流運輸都存在問題,必須要從政府引導、加強第三方物流建設、農業物流信息化發展以及農業物流標準體系構建等方面入手實現農業物流的全面改革,才能促進現代農業物流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物流;物流運輸能力;電子商務;標準體系
一、引言
農業是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產業,推動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的綜合發展,同時對于保障社會穩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農業物流發展則是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與市場化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的服務功能、提高農業效率與農民收入,具有現實意義。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的農業發展模式相對較為落后,現代農業雖然已經發展起來,但是并不具有較大的規模,同時配套的現代農業物流也并沒有趨于完善,從而導致現代農業的服務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1]。因此,從現代農業的角度出發對農業物流發展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對應的解決策略對于社會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農業物流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現代化農業物流運輸能力增長較為緩慢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5的相關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運輸總額已經達到了102.45萬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工業生產原料以及工業商品的物流運輸總額為89.23萬億元,同比增長9.8%,工業物流占物流運輸總額的87.1%。同比增長了1.6%[2]。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發現目前階段我國的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正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當中,但是主要是由于工業發展促進了物流運輸產業發展,農業物流在整個物流體系中所占據的比例相對較小,2015年只增長了3.2%,與工業物流增長速度相比根本無法同年而語。自從我國農村開始實行生產責任制之后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最基本組成形式,在改革初期,這種生產方式的轉變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但是這種生產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新常態下,單個農戶家庭的發展已經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的腳步。在傳統農業時期,市場總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農民只需要關注生產問題,而并不需要對市場給與高度的關注。但是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不斷前進,傳統農業已經逐漸轉向現代農業,在現代農業中,農產品市場整體上呈現出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這就要求農民必須要直面市場變化。但是現階段大多數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溝通機制還是以傳統渠道為主,主要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介以及農業科技人員的推廣獲取相關的農業市場資訊,這種信息渠道信息傳播速度相對較為緩慢,同時也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信息反饋。因此,大部分的農民在進行生產的過程當中都是依賴于過去的市場價格以及之前的經驗來確定商品價格,這必然會與市場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不僅會導致農產品的銷售出現較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農產品的積壓,這也對農業物流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難題,使得許多企業也并不愿意投入到農產品物流運輸中去,最終導致農業物流運輸能力增長較為緩慢。
(二)現代農業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現代農業物流的市場發展需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首先,目前對農業物流發展的資金投入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不論是設施設備還是技術都無法為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例如,在我國現階段生鮮農產品運輸當中,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物流運輸幾乎每年都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是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由于冷鏈運輸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導致大量的蔬菜水果在運輸過程當中腐爛,每年造成的損失達到了900億元[3]。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運輸,在冷鏈運輸方面則較為規范,生鮮農產品在運輸過程當中所造成的損失只占到5%以內。從軟件方面來看,目前我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還不夠完善,大部分的農產品電子商務都是搭載在大型C2C、B2C以及O2O網站當中,例如天貓生鮮、順風優選等電子商務平臺,但是這些綜合類的電子商務網站對于農產品銷售的態度并不是十分熱情,只是將其作為業務發展中的一個補充,并不是其核心業務,因此,在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過程當中,并不會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發展相對較為緩慢。目前國內最大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是新農村電商網,但是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也并不大,用戶體驗不高,用戶數量也不多[4]。此外還存在著其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但是這些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與發展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信息更新滯后、無法實現資源共享等。因此,從總體上來講,現階段我國農業物流的基礎設施相對較為薄弱,也嚴重限制了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
(三)農業物流配送標準化程度較低
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對于農產品的物流運輸都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標準,不僅針對不同的農產品規定了對應的運輸設備與操作規范,同時還將物流運輸的標準融入到政府的各個監督部門當中,要求有關部門結合在一起加大對農產品物流運輸的監管力度。而從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物流配送狀況來看,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首先政府部門并沒有制定嚴格的農產品物流運輸標準體系,物流企業在進行農產品運輸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因此,許多物流企業的農產品物流運輸根本無法達標[5]。此外,目前農產品物流市場運行機制也并不標準,由于不同的運輸方式之間存在著較大的不統一性,農產品物流在運輸銜接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例如多式聯運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同時物流運輸與設施標準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不一致,農業物流信息化發展相對較為落后。
三、基于現代農業的農業物流發展提升策略
(一)政府部門需要重視農業物流發展,多渠道入手,拓展農業物流發展渠道
隨著現代物流的不斷發展,農業物流在產業發展中所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基于此種情況,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農業物流的重視程度,為農業物流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配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物流的全面發展。首先,政府部門必須從政策上引導社會資金向農業物流的流入,吸引有實力的物流企業投入到農村物流的建設與發展當中,從而構建起多元化的現代農業物流發展機制。例如,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工業物流企業從事農業物流運輸。其次,政府部門還需要為農業物流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完善現代農業物流運輸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例如,完善農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網絡信息技術設施建設。
(二)發展第三方現代農業物流
根據工業物流的發展經驗,第三方物流可以有效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優化整合,從而有效實現物流配送的規劃,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由于部分農產品對于運輸的時效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發展第三方現代農業物流是提高農業物流發展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途徑。發展第三方物流首先需要培養一批專門以農產品運輸為主的物流企業,為現代農業提供專業化的農產品運輸服務,并促使其成為現代農業運輸的示范者。其次,在第三方物流運輸企業成立之初,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讓利降費等方式讓更多的農業生產用戶選擇第三方物流作為農產品物流運輸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門必須要對新成立的農產品物流運輸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幫助其渡過發展前期的難關。最后,促進傳統的農業系統向第三方物流的轉變,或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深度合作,壯大第三方農業物流的實力與規模,例如,傳統的農村供銷社、糧食部門等都可以參與到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建設過程當中。
(三)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物流中的應用力度,提高農業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農業物流信息化發展是現代農業物流最重要的任務。首先,必須要建立統一的農業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實現物流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與信息共享。其次,鼓勵農業物流運輸企業實施信息引導以及技術創新策略,建立符合現代農業的信息資源整合體系、電子商務體系以及農產品消費服務體系[6]。充分利用現代農業逐漸成型的農產品銷售市場,實現市場信息與銷售信息的有效反饋,從而為現代農業物流企業與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市場信息,實現物流運力的有效規劃,同時也允許農民根據市場變化對自己的種植計劃進行動態調整,提高經濟效益。最后,引導信息技術企業投入到農業物流信息化發展當中,加強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農業物流信息體系中的應用,在農業物流運輸信息系統當中為消費者提供物流信息、商品信息等內容,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農產品消費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進行有效搜集與分析。
(四)加強現代農業物流運輸標準體系建構
農產品物流運輸是影響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內容,只有提高農產品物流運輸的速度與質量才能促進現代農業不斷向前推進,而農產品物流運輸標準體系的建構則是提供農產品物流運輸的重要途徑。首先,需要成立全國性的農產品物流運輸標準化管理組織,從體制上確保物流標準化運行得到有效的保證,同時從整個現代農業物流系統的宏觀角度出發對現代農業物流運輸體系的不同環節進行組織協調與標準化對接,從而確保所有環節的暢通運行[7]。其次,還需要加強對物流信息標準化的研究,明確現代農業物流標準化發展的基本方向,避免整體計劃的盲目性與重復性。最后,西方發達國家的物流標準化建設對于我國現階段農業物流標準化工作推廣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我國在進行現代農業物流運輸標準體系的建構過程當中需要充分借鑒國際社會經驗,在建構國內現代農業物流運輸體系的過程當中,同時實現與國際物流運輸體系標準的有效接軌,為跨境農業物流運輸與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農業將逐漸被現代農業所取代,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升現代農業物流的運行效率與服務質量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根本途徑。傳統農業物流運輸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實現全面的改革,建立全新的運行機制才能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建華,趙曉銘.產業融合背景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策略研究———基于鉆石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05).
[2]翁伯琦,馬宏敏,蘇漢芳,張偉利.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路徑與提升策略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農學學報,2015,(12).
[3]段瀚,張沛,張藝琳.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領下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及規劃策略研究———以陜西大荔為例[J].華中建筑,2015,(11).
[4]藏波,呂萍,楊慶媛,王金滿.基于現代農業發展的丘陵山區農用地整治分區與發展策略———以重慶市云陽縣為例[J].資源科學,2015,(02).
[5]王翠敏.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Information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Proceedingsof20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usiness,Econom-icsandManagement(BEM2014)Volume2[C].Infor-mation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2014.
[6]李琰,哈奔,李紅霞.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西安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對策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09).
[7]張思華,張金隆,杜小芳.發展農業與創建現代農業(食品)類企業體系的思考———兼論創建現代農業“物流”和食品“供應鏈”體系[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作者:黃京華 單位:三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