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農業物流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農業物流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現代農業物流的基礎是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同時市場供求信息也比較充分,建設的配送網絡也非常成熟,提高了農業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推動了統一市場的形成,增加了農業產業化規模,進而提高了農產品的價值,拓展了農產品的生產空間。
二、農業物流的發展策略
以上對農業物流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充分表明農業物流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所以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發展農業物流。
(一)從政策上扶持農業物流發展
農業物流可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可以推動三農發展,所以政府部門一定要加以重視,并積極宣傳,促使人們意識到農業物流的重要意義;然后政府部門也要制定相應稅收、財政政策,激發農民和物流企業的積極性,創設良好的政策和經濟環境,對當前的農業物流管理機制進行改善,進而統一和協調農業物流企業的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二)提高物流技術
一、當前現代農業物流存在的突出問題
農業物流標準化滯后仍是制約中國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一大瓶頸。原因是適應農業物流發展的基礎類、技術類、服務類、信息類和管理類標準體系仍未建立起來;物流標準化的運作依然在傳統體制的框架中進行,相互之間缺少交流合作機制,協調性較差。目前,物流標準化實施的市場基礎比較薄弱,農業物流非標準化裝備、設施、行為仍相當普遍。比如,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備標準不能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裝備標準不統一,多式聯運遲遲得不到大的發展;農產品保鮮、貯藏、運輸標準數量不足,包裝標準與設施標準之間沒有協調,不少農產品的分類、分級、分等大多憑人工感覺,誤差過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交叉重復,技術指標要求不一,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不配套;農產品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質量控制技術標準空缺;適應加工的農產品和優勢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不完善;食品添加劑、重金屬、農藥、獸藥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與國際標準不接軌;代表農業物流現代化程度的信息化標準嚴重滯后。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農業物流活動的質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國際農業物流活動的通暢。
二、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建議
(一)強化政府調控職能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應該針對中國農業物流當前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使政府的宏觀調控、中介組織的協調、微觀主體的自身建設、公眾的積極參與相結合,從多個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失時機地加快中國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推動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強化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看,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無論是體制還是促成農業物流模式的轉換,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預,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導,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強制,以及必要的資源支持。
(二)完善農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
加強政府信息導向和信息服務。及時準確地掌握和利用信息,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農業物流的客觀要求。如果對有關農業物流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和利用,就無法避免農資、農產品不合理流動現象的發生。目前,中國農業物流組織有很大一部分在產區的農村,客觀上造成對鐵路、公路交通及農資供給、農產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時了解或了解不準確。這就要求政府必須加大信息宣傳、溝通的力度。首先,農業主管部門和鐵路、交通等部門通過一定的方式運輸方面的信息,使各農業物流組織能及時準確地了解、掌握和利用這些信息,有效地組織農業物流活動。其次,加強農業主管部門、鐵路、交通部門及相關單位與農業物流組織的聯系,相互溝通協調。最后,農業主管部門可利用計算機網絡、通訊等手段廣泛收集農資、農產品供求方面的信息,進行認真分析比較,并及時與有關部門和企業溝通、協商,為農業物流的合理組織創造條件。
摘要:我國的農業機械逆向物流處于初始發展階段,本文在對我國農業機械逆向物流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逆向物流;農業機械拆解;標準規范
我國農業機械保有量多年的穩定較快增長,提高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的精細化、高效化和現代化水平,有效促進了傳統生產方式的科學轉變。隨著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增加,農業機械在全國各地被廣泛使用,其更新換代的速度也不斷加快,農業機械類產品的生命周期相對逐漸縮短。為了滿足顧客的個性化要求,增加購買幾率,農業機械制造商和銷售商在產品銷售中普遍采用相對寬松而靈活的銷售策略,使得其物流供應鏈競爭能力不斷提高,行業穩步發展壯大。同時也應該看到,農業機械制造行業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而隨著全球性資源稀缺性問題的日益顯現,節約能源、材料循環利用等開始成為農業機械行業逐漸關注的熱點方向,逆向物流和廢棄物物流的問題也因此受到了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相關企業和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的農業機械逆向物流行業仍處于初始萌芽發展階段,相對其農業機械正向物流其行業發育程度較為弱小,廢舊農業機械再利用率、回收率、環保水平都比較低,行業競爭比較混亂無序,各級政府對回收廢舊農業機械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并不完善。盡管我國相關部門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相對零散的政策來規范農業機械逆向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但總的看來我國在構建農業機械逆向物流網絡體系方面,仍較為落后。論文在詳細闡述了農業機械和逆向物流的相關概念和涵義的基礎上,在認真的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行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農業機械逆向物流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如何合理優化現有的農業機械逆向物流系統,提高農業機械逆向物流的供應鏈服務效率和行業效益,給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和行業發展的參考路徑。
1農業機械逆向物流
1.1農業機械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規模的發展壯大,農業機械制造業和流通市場也以年均10%的速度態勢穩定成長。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11749.9萬kw,擁有的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業機械數量分別為74.5萬臺和136.9萬部,小型拖拉機和配套農業機械數量分別為187.4萬臺和219.1萬部,農業排灌柴油機數量為289.9萬臺;發展到2013年,對應的數據是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103906.8萬kw,我國擁有的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業機械數量分別為527.0萬臺和826.6萬部,小型拖拉機和配套農業機械數量分別為1752.3萬臺和3049.2萬部,農業排灌柴油機數量為1259.4萬臺[1]。農業部的相關數據表明,2014年全國農業機械的總動力達10.76億kw,同比增長3.57%。雖總動力增幅有限,但是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業機械數量分別達572.3萬臺、894.1萬部,同比增長率都在8%以上,保有量增長率高于總動力增長率一倍有余,我國農業機械的應用仍然明顯表現為配套化和大型化的趨勢特點。伴隨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我國的農業機械相關產業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2008年7月中國農業部(農業部第1062號公告)頒布并實施了農業機械分類行業標準[2],進一步規范了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對農業機械的分類及統計,提供了行業管理可參照、具備更高透明度的依據。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發展取得了最為輝煌的10a連增的成績,但也應清醒看到,整個行業供應鏈仍存在著明顯的結構性不均衡,農業機械制造和流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報廢農業機械并未充分融入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廢棄和報廢農業機械回收業并未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1.2逆向物流的涵義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物流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更為廣泛的領域之中,并實現了智能化、信息化,使物流信息具有了網絡式的發展形態,使物流系統更加完善。農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將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中勢必會增加農業方面的經濟收入。論文主要分析農業物流和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并研究物流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策略,以更好地利用物流信息技術推動我國農業物流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物流信息技術;農業物流;應用策略
1引言
農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和進步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我國經濟收入的基礎。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的應用程度不斷提升,為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步伐,加大農業發展中的科技應用成為重要手段和途徑。物流信息技術應用于我國的農業物流發展過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加快了我國農業經濟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進而推動農業物流實現創新發展和進步。
2農業物流管理的相關內容概述
2.1農業物流的內容概述
農業物流是指以農業類產品為經濟基礎,包含生產、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環節的農業物流運輸系統。受到農業類產品自身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業物流具有一定的管理復雜性,所需要涉及的管理環節、技術應用等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難性,如農業類產品的物流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儲存問題、運輸效率、管理環節等。農業物流的發展是我國實施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其發展不僅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更是農業實現新時代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建設環節,關系著農業類產品的銷售問題。農業物流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發展才可有效保障農產品的運輸,使其進入市場銷售環節,因此,農業物流的建設和發展是我國開展三農建設的重要工作途徑和方法。農業物流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給予了大量資源支持,開展了相關的調研工作,安排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對農業物流進行了技術提升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完善,加大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而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物流的進步。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物流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更為廣泛的領域之中,并實現了智能化、信息化,使物流信息具有了網絡式的發展形態,使物流系統更加完善。農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將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中勢必會增加農業方面的經濟收入。論文主要分析農業物流和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并研究物流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策略,以更好地利用物流信息技術推動我國農業物流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物流信息技術;農業物流;應用策略
1引言
農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和進步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我國經濟收入的基礎。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的應用程度不斷提升,為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步伐,加大農業發展中的科技應用成為重要手段和途徑。物流信息技術應用于我國的農業物流發展過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加快了我國農業經濟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進而推動農業物流實現創新發展和進步。
2農業物流管理的相關內容概述
2.1農業物流的內容概述
農業物流是指以農業類產品為經濟基礎,包含生產、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環節的農業物流運輸系統。受到農業類產品自身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業物流具有一定的管理復雜性,所需要涉及的管理環節、技術應用等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難性,如農業類產品的物流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儲存問題、運輸效率、管理環節等。農業物流的發展是我國實施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其發展不僅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更是農業實現新時代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建設環節,關系著農業類產品的銷售問題。農業物流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發展才可有效保障農產品的運輸,使其進入市場銷售環節,因此,農業物流的建設和發展是我國開展三農建設的重要工作途徑和方法。農業物流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給予了大量資源支持,開展了相關的調研工作,安排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對農業物流進行了技術提升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完善,加大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而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物流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