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旅游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目前農業發展現狀,結合鄉村旅游振興戰略,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業建設;現代化
相較于傳統農業,現代化農業更強調動態管理,目的是通過現代已有條件,對于農業進行改造和升級,提高經濟效益,優化勞動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農業發展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轉變。當前,要促進農業現代化與旅游業相結合,創新多種模式,建立新型農業服務機制,使農民生活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產業等新觀念的深入,農業現代化被賦予了新的價值。這種價值是基于發展的前提,以農業建設為根本,從農民自身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意見。這就要求人們必須通過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內涵進行重新解讀,加強相關人員對于現代化建設的研究,結合農業現狀進行調整,優化農業發展結構,全面貫徹落實發展戰略。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有效途徑,結合多種方式,全面貫徹與落實農產品的發展,統籌兼顧,遠程規劃,協調社會生產,為農民提供更有保障的生活條件,為農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鄉村旅游與農業現代化融合,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轉變發展方式,有效地提升農業的產業結構,促進農業更好發展;有利于緩解農業與人口的矛盾,為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農業資源;有利于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旅游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競爭力,在提升農村旅行產品和形象的同時,增強了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發展。
2鄉村旅游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的路徑
2.1完善基礎實施整合農業資源
受到長期以來的二元模式、二元經濟結構的影響,二元戶籍體系對我國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但是,目前二元戶籍制度出現了嚴重的城鄉分離現象,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公共產品的供給格局上。為此,應采取以下措施。2.1.1建立長期且有效的資金投入機制。政府應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建立長期且有效的資金投入機制,優化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效率,在提高自身價值的同時,促進我國農業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農業部門以及鄉村人員應當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農業資源,使資金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率。2.1.2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從經驗生產轉到科學生產方面,從手工畜牧業轉到機械化發展中來。在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的基礎上,達到生產高效、能耗低量的方式。2.1.3提高農民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要培養農民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其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使其參與到施工決策、建設、養護、培訓等過程中。可以組織以鄉村為單位的人民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其認識到國家是以“授之以漁”的方式幫助自身發展。
2.2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提高經濟效益
在千年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國農民的小農意識較為普遍,缺乏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這對于現有的專業經濟組織來說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目前,由農民組成的合作經濟組織存在著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可行性發展較低的問題,不利于農民發家致富。因此,相關人員應當重視小農意識對農民思想的影響,全面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結合當地實際,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2.3重視鄉村文化推進產業旅游
為了發展農業現代化,加強鄉村農業建設,政府應深入挖掘鄉村文化的獨特性,發揚特色鄉村文化,營造發展鄉村文化氛圍,形成自身發展的鄉村旅行文化。將文化屬性賦予農業將有利于增加資源整合,統籌協調鄉村經濟建設,在提高鄉村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可以節約成本,縮小城鄉差距,還可以推進鄉村的現代化建設。
3結束語
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鄉村旅游與現代化農業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生態治理與鄉村景觀、鄉土風情與新農村建設、科學技術與旅游業、旅游體驗與鄉村文化、生活方式與旅行行為、公共服務與旅游服務的融合,展示出鄉村旅游發展建設的特色,為我國旅游業發展、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促使我國農業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嚴海濤.農業現代化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路徑探索———評《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旅游發展》[J].中國農業氣象,2022,43(01):81.
[2]吳媚媚.鄉村旅游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探究[J].廣東蠶業,2021,55(05):140-141.
[3]張鴻雁.以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群眾,2020(20):48-49.
[4]黨梓毓,劉子旭.闡述融合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旅游發展的途徑[J].納稅,2020,14(05):189.
作者:朱春梅 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伏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