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區塊鏈+農業技術下的發展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以“區塊鏈”為代表新技術的出現,為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能量。本文從“區塊鏈+農業”的角度,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農業生產發展的各環節,探索了區塊鏈與農業的多場景結合,分析了區塊鏈技術進入農業將面臨的挑戰,最后對區塊鏈技術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為實現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農業大數據;技術推廣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傳統農業受生產特征等方面的影響,導致農產品供應和需求嚴重失衡。因此,需要改變、優化、升級農業的生產、銷售、服務等模式,將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一種新的方式,促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2015年3月5日,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互聯網開始成為許多行業發展的新視角。2018年區塊鏈技術開始融入農業領域,“區塊鏈+農業”的開始,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1-2]。
1區塊鏈概述
提到區塊鏈,人們第一反應是比特幣,其實區塊鏈更應該看作是比特幣的一種補充實體技術。將區塊鏈看作一種實物賬,每個區塊都是這個賬對應的頁面,每個頁面都記錄著交易的信息,每個人都各自記錄自己的賬,但需要所有人的確認這個賬才能夠生效。簡單來說,區塊鏈是由數據區塊通過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密碼學原理等技術構成的一個可靠的數據庫模型[3-6]。它的獨特性能夠幫助解決在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出現的信息不對稱、數據不真實、網絡安全等問題。
2區塊鏈在農業領域的場景探索
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廣泛,涉及到物聯網、云計算、供應鏈、人工智能等領域,全球主要國家都開始注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與運用。根據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現狀,區塊鏈技術與農業之間可以進行以下6種結合。
2.1“農業物聯網+區塊鏈”
目前,物聯網發展迅速,但由于物聯網設備的快速增多,數據中心的維護、管理的成本特別高。將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在一起運用在農業上,農業數據將被物聯網真實準確地采集并保存記錄,從而大幅度減少大額的維護費用,并且提高了物聯網的智能化與規模化。
2.2“農業大數據+區塊鏈”
隨著區塊鏈擴大,農業大數據系統將會與之關聯,而大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安全管理、數據維護等將是目前面臨的難題。區塊鏈技術可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及不可偽造性,對于傳統的數據庫而言,農業大數據區塊鏈化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2.3“質量安全追溯+區塊鏈”
當人們不再只考慮一日三餐的溫飽問題時,飲食安全開始被大家關注。從種植到端上餐桌的過程中,消費者對生產、加工、運輸中使用的農藥、化肥、添加劑等難以信任,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可以確保這一供應鏈中信息的真實準確性,讓人們更加放心飲食的安全。
2.4“農村金融+區塊鏈”
目前,金融行業在區塊鏈的運用上比較成功,但農村金融在這一塊卻相當薄弱。例如,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貸款時,需要銀行、征信公司等機構提供相應的信用信息,但這些信息可能不完整、數據可能不準確,而區塊鏈技術可以讓信息實現公開化、篡改困難,從而減少成本。因此,在申請貸款時,銀行、征信公司等機構不用提供證明,可以在區塊鏈上直接提取信息。
2.5“農業保險+區塊鏈”
每年都會發生農業災害,損失慘重,農民的利益應該放在首位,但農業保險對災損評估不準確,對災害監測不準等問題的存在導致定損、理賠實施困難。區塊鏈技術與農業保險的結合將會大大提升農業保險數據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保險流程。此外,將智能合約運用到區塊鏈中,智能合約會讓農業保險賠付更加簡約化、智能化,如果檢測到了農業災害的發生,理賠程序將會自動啟動,從而提高賠付的效率。
2.6“供應鏈+區塊鏈”
供應鏈中環節眾多、信息數據量大,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讓交易信息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公開透明,優化了整個供應鏈條,從而確保供應鏈條上的各方參與者快速發現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從而使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永久記錄信息、避免篡改、安全性高,還可將供應鏈內產品流通時出現的假冒偽劣問題一次性解決。
3區塊鏈進入農業面臨的挑戰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的發展卻十分緩慢,區塊鏈技術的到來將會給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改變,但在區塊鏈進入農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
3.1技術本身還要優化在
“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趨勢下,農村科技發展要實現更大的進步,所受到的限制還是很多的,其底層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制約。目前,區塊鏈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吞吐量、延遲時間、安全性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因此,在農村科技發展和區塊鏈相結合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突破區塊鏈的技術限制與農業的融合,實現二者有機結合。
3.2技術進入門檻高
區塊鏈技術較復雜,涉及到許多領域的一些前沿科技。農業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弱項,目前最缺乏的就是這一方面的人才,這導致信息化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比工業落后。因此,要不斷提升農村農業發展和區塊鏈結合過程中的科技準入機制,提高門檻,讓區塊鏈在農業上的應用更加專業化。
3.3相關政策法規還不夠完善
“區塊鏈”概念最早是由中本聰于2008年提出,2015年開始在我國傳播,但直到2019年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才開始頒布實施。2019年3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了第一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這也是首次公布備案情況。雖然區塊鏈技術朝著規范化邁進了一步,但還需完善,在科技基礎網絡條件不完善的領域還存在風險,導致許多人不敢嘗試引進區塊鏈技術。
3.4應用場景還需繼續拓展
在促進區塊鏈和農村結合的過程中,需要擴展在農村的應用場景。當前,很大一部分區塊鏈的應用場景與農業農村銜接困難。因此,應以互聯網為基礎,在對農村網絡市場的開發建立中,不斷的開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最大程度的提升區塊鏈的價值。
3.5相關科技人才缺乏
在農村推廣區塊鏈技術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大量專業人員積極推廣。由于該技術才起步,在農業方面運用還不成熟,目前仍缺少農業區塊鏈方面的科技推廣人員,而且農村條件艱苦、待遇較低,很難吸引高學識的專業人才,所以很難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新要求。
4區塊鏈在農業發展方面應用的建議
4.1促進農村科技發展,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
大多數農民受教育水平低、觀念落后、勞動質量也不高。在某些農村地區,網絡設施并不完善,計算機科學方面知識還不夠,還不能使用計算機來銷售農產品,因而農業的發展得不到必要的技術支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大對農村科技的投資力度,增強農民對區塊鏈的了解,用區塊鏈新技術打造綠色安全的農產品供應鏈。此外,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宣傳“區塊鏈+農業”的知識和利益,盡早實現“平臺+基地+農戶”模式,從而達到“互利共贏”新局面。
4.2增加農業發展的各種投入
現代農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農民的人工勞作,還需要動員社會一切力量,逐步建立對政府、企業、農民和信貸的多元化投資。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現代農業的發展,鼓勵個人投資,大學和科研機構可以對技術進行投資。財政部門應當制定支持現代農業的具體措施,解決現代農業的運行和發展所需的資金[7]。
4.3完善“互聯網+農業”的利益機制
在現代農業管理過程中,應加快完善利益調節機制,探索龍頭企業,使基地和農民之間形成利益共享,運用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方式來確保農民的利益。建立以政府為支持、市場為導向、技術供求互動、農業科教一體化、科技與產業之間相結合的模式,形成產業化和技術創新的新型農業。
4.4重視“區塊鏈+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區塊鏈技術的運用需要大量的財政支持,需要運用先進技術,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網絡信息化基礎相對薄弱,需要促進農業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增強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應運用區塊鏈新技術建立示范園區,起到一定的示范帶頭作用,讓更多的人看到區塊鏈技術的好處,從而加入其中,讓農業得到更好發展[8]。
4.5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訓
區塊鏈技術門檻較高,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較少。因此,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對農業服務人員傳授新知識、新理念,聘請專家和科技人員向農民提供最新的信息技術、生產理念、經營方式。此外,應重視大學教育,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提高專業人員對區塊鏈的運用及進一步研發。
5參考文獻
[1]楊洋,賈宗維.區塊鏈技術在農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與挑戰[J].農業網絡信息,2017(12):24-26.
[2]趙宇琛,譚子聰.農村區塊鏈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16):213-214.
[3]盛玲.農業+區塊鏈:廣闊卻不平坦的發展之路[J].中國農村科技,2018(5):46-49.
[4]金釗.比特幣現金區塊鏈擴容技術研究[J].電子世界,2018(5):122-123.
[5]江艷平,熊雪朋.保險業引入區塊鏈的探析[J].當代經濟,2018(5):32-33.
[6]楊紅梅.“互聯網+”: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J].中國外資,2018(5):80-81.
[7]李喬宇,阮懷軍,尚明華,等.區塊鏈在農業中的應用展望[J].農學學報,2018,8(11):78-81.
[8]孫忠富,李永利,鄭飛翔,等.區塊鏈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展望[J].大數據,2019,5(2):116-124.
作者:黨苗 單位:柞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